我們為什麼會對“甜”如此渴望?

我们为什么会对“甜”如此渴望?

從耳畔的甜言蜜語到甜美的夢境,“甜”總是能和愉悅的感覺聯繫在一起。現在,科學家們通過對小鼠大腦中的特定通路進行研究揭示出了這一現象的原因:為什麼甜味食物被認為是好的,而苦味的被認為是不好的。

哥倫比亞大學Zuckerman 研究所的Charles Zuker是該研究的主要作者之一,他說:“甜這個詞的概念就暗示著與美好、獎賞有關的渴望,而苦則意味著事情的另一面。所以我們想要知道,大腦是如何對這些感官體驗進行編碼的呢?”

Zuker說,雖然該研究使用的是小鼠,但是對於人類大腦可能也是一樣的,理解參與味覺感知的大腦回路也許能夠最終幫助我們改變對特定食物的反應,比如對糖的渴望。

該團隊在過去研究中已發現,產生甜味和苦味的化學物質是通過口腔和舌頭上不同細胞來檢測,由此產生的信號被髮送到島葉皮層(大腦的一部分)的不同區域中,味道在這裡被標記為甜或苦。

現在,該團隊稱他們已經發現了小鼠感知甜味或苦味與感知愉悅或糟糕是如何被關聯起來的。

這項研究發表在5月30日的《Nature》上。研究團隊利用大腦成像技術揭示出,島葉皮層的神經元連接到大腦中多個不同的區域,包括處理情感的杏仁核。最重要的是,他們發現,這些信號被髮送到杏仁核的不同位置,而這取決於小鼠攝入的物質是甜的還是苦的。

我们为什么会对“甜”如此渴望?

研究人員對小鼠進行了基因修飾,以使它們杏仁核中的神經元會對光產生反應。這使得他們能在小鼠進行測試區域後利用光(通過植入光纖維)來觸發杏仁核中的“甜味”或“苦味”區域,而不需要小鼠真的攝入什麼食物。

結果表明,小鼠避開了進入被研究人員觸發杏仁核苦味區域的房間,但是會在被觸發杏仁核甜味區域的房間來回遊蕩。這表明,杏仁核甜味區域產生了正面的體驗,而苦味區域產生了負面的體驗。.

該團隊還發現,當小鼠喝無味的水時,如果杏仁核甜味區域被光觸發,那麼小鼠會喝更多的水,但是如果杏仁核苦味區域被觸發,那麼它們就會把鼻子抬起來,彷彿聞到了什麼不好的東西。

我们为什么会对“甜”如此渴望?

研究團隊還發現,經過基因改造的小鼠因此可以使用藥物關閉杏仁核,在服用藥物之後這些小鼠對甜味或苦味物質都會變得無感了。Zuker說:“將杏仁核關閉後,我們對所謂的甜或苦的情緒和快感都消失了。”

此外,他們發現利用甜味或苦味物質對小鼠進行訓練,使它們能夠進入測試區域中特定的門,即使小鼠的杏仁核被化學關閉了,他們還是能夠區分味道的。

雖然這些測試規模很小,只使用了三隻小鼠,但是該團隊認為,多次實驗都取得了相同的結果,這表明這是一項具有說服力的成果。

Zuker說,這些結果表明,對甜味的積極感知是一種先天本領,也許是因為在進化過程中我們需要尋找富含能量的食物,確認味道和判斷味道的好壞是由兩個不同的大腦區域負責的。

微信公眾號:中國生物技術網

回覆關鍵詞熱點”可閱讀熱點專題文章,包括“施一公”、“腸道菌群”、“腫瘤”、“免疫”和“健康”

近期熱文TOP15(統計週期:2017.2.1-2017.12.20)

直接點擊文字即可瀏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