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百年的傳承,河南戲曲精華——越調

幾百年的傳承,河南戲曲精華——越調

越調,也曾稱之為“四股弦”。主要流行於河南及湖北、陝西等省部分地區。據文獻記載在明代確有“越調”存在,但這種“越調”是否就是現在的河南越調,還有待考證。

清代中葉河南已有越調班社在演唱,如清乾隆年間禹縣的縣衙門及車馬行會就曾組織過越調班。清末越調藝人王慶和(紅臉)來禹縣搭班,併成為車馬行越調班的領班。清同治年間鎮平縣李營有李目坤的越調班,光緒年間內鄉縣有張朝選的越調班,舞陽縣有老越調班,等等。到清末河南南陽一帶及其他各縣如襄城、郟縣、許昌、新鄭、密縣、榮陽等縣,越調班社達一百多個。在廣大農村還有很多木偶、皮影班社,也都是唱的越調,不少越調戲班的演員都是演唱木偶、皮影出身。這個時期出現了一批知名演員,如吳春城(藝名真得酥)、陳小金(人稱戲子王)等。所演劇目有“老十八本”、“小十八本”之說。民國初年,越調進入城市演唱。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前後,大多數越調班社都在鄉村活動。

1947年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鄧縣,幫助越調演員史道玉等成立越調劇團,進行演出。同年,申風梅、申秀梅姐妹所在越調班在郾城參加了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野戰軍,隨軍演出。1955年民間職業劇團進行普查登記,在原有的民間越調班社基礎上,河南省先後成立了鄭州市越調劇團、商丘專區越調劇團(後調歸周口地區)、許昌地區越調劇團、鄧縣越調劇團等十六個職業團體。

1963年,申風梅率周口地區越調劇團到北京演出,周恩來總理看了申風梅主演的《收姜維》後,接見全體演出人員,誇獎“河南的諸葛亮會做思想工作”。同時,申風梅拜馬連良為師,老舍賦詩祝賀。越調上演的優秀傳統劇目除以上提到的外,其他如《諸葛亮弔孝》《李天保弔孝》《火焚繡樓》《白奶奶醉酒》等,都深受觀眾喜愛。同時還上演了一批現代戲,如《苦菜花》《扒瓜園》《賣籮筐》、《鬥書場》等。

幾百年的傳承,河南戲曲精華——越調

幾百年來,越調紮根於中原文化沃土,不斷吸收著民間演唱和姊妹藝術的藝術元素,使自己由曲牌體演變為板腔體,文化含量越來越豐富。傳說其所演出的劇目有“老十八本”和“小十八本”。越調的傳統劇目,古色古香,唱詞少,道白多,語言深奧文雅,結構嚴謹,唱詞都按照一定曲牌或調門演唱,道白必須用竹笛伴奏,不能隨便更改,如《文王吃子》、《抱火

鬥》、《紅書劍》等,稱為“正裝戲”。這些戲顯示著這一劇種的古老,但是普通民眾很難欣賞。於是就從其他劇種移植了一些劇目,根據小說、故事、民間傳說新編了一些劇目,甚至出現了一些“活詞”連臺本戲。這類劇目貼近世俗生活,通俗易懂,唱詞多,道白少,破除了“正裝戲”的曲牌詞格的限制,演唱相對自由,如《王子龍私訪》《李天保弔孝》《劉公案》《頂磚頭》等。人們稱這些劇目為“外裝戲”。清代末年,外裝戲已經基本取代了正裝戲。以往的正裝戲也不得不往外裝戲演變。

越調是地方大戲,演唱劇目多是“袍帶戲”,如《戰長沙》《收姜維》《長坂坡》《三氣周瑜》《孔明祭燈》《篡御狀》《馬武揭金磚》等,當然也有不少以民間生活為題材的劇目。

越調的音樂原為曲牌體,清乾隆年間以來逐漸演變為板腔體,兼用雜曲小調。板腔體部分有[慢板] [銅器調][贊子][流水][散板]幾個板類。

越調唱腔中還有一些附屬性的具有結構意義的唱句,如“[大起板][導板][炸簧] [叫板] [洩垛子][流水過橋] [哭腔]等。雜曲小調在越調中所佔比例不大,主要有[一串鈴][望鄉調][撕裹腳調][玉莢蓉][娃娃][吹吹腔]等。越調文場常用曲牌有絲絃曲牌如[大開門][小開門][絆腳索][悶葫蘆]等;嗩吶曲牌如[梅花酒][傍妝臺][點絳唇][前場][三槍][尾聲]等。武場中的鑼鼓點大都與京劇、豫劇相同,[導頭板][五錘頭][串錘][拐頭釘]等較有特色。越調樂器最有特色的是短竿墜胡和四弦,另外有二胡、高胡、中胡、琵琶、月琴、三絃、古箏、嗩吶、笙、笛子、悶子、板鼓、大鑼、小鑼、手鑔等。

越調的角色行當的特點、所扮演的人物等,與其他地方大戲大同小異。分生、旦、爭、醜四大行。早期,行當分工不細,一個演員往往要擔任幾個行當。民國以來,分工越來越細,但仍然存在跨行當表演的現象,以至於旦演生、生演淨慢慢形成了這一劇種的一個傳統。鬚生是越調的一個有特色的行當,也是一個挑套的行當,大多扮演嚴肅正直、豪邁大氣的人物,擅演文戲,講究唱功,儒雅莊重,灑脫飄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