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真实的胡亥,既有勇有谋,还精通法学和统兵之能

上次写了一篇关于胡亥和扶苏的文章,主要是论证《赵正书》中关于秦始皇其实早就立胡亥为帝,而不是如《史记》所载,胡亥、赵高和李斯三人串通把本该属于扶苏的皇位给阴了过去,既“沙丘政变”的真实性。

大家如果对此感兴趣的话,可以翻翻我的历史文章找到。而我今天要说的是该文章发出来,在论证“嬴政本来就是把皇位留给胡亥”的过程中,有读者评论说,“胡亥是什么德性秦始皇不知道么,凭什么选一个蠢货而不是选德高望重的扶苏?”,是的,今天我就来说说历史上真实的胡亥,是不是如太史公在《史记》中所言的那个。也就是胡亥凭什么可以在继承问题上打败扶苏,难道真的是秦始皇眼瞎么?

历史上真实的胡亥,既有勇有谋,还精通法学和统兵之能

或许是由于胡亥在位时间太短,为人又太失败,太史公司马迁并没有单独为胡亥立传,关于他的一切我们只能在《秦始皇本纪第六》和《李斯列传》中了解一二,以至于胡亥的出生年月以及几岁即位都成了众说纷纭的事情,甚至前后足足相差了9年时间。不过后来在《剑桥中国史》中,多数学者都形成了胡亥即位秦二世时为二十一岁的说法,而《史记》卷六结尾的“十二岁”为笔误。

很显然,我也是支持“二十一岁即位说”的人,因为太史公同样在《史记》卷六中间就说:

“二世皇帝元年,年二十一”。

历史上真实的胡亥,既有勇有谋,还精通法学和统兵之能

当然了,胡亥到底几岁即位,对于胡亥到底是个什么人来说,说重要也重要,说不重要也不重要。论其重要是因为当初秦始皇把扶苏发配到边疆跟随蒙恬修长城后,另一边就带着胡亥巡视天下了。

如果此时的胡亥已经成年,又被始皇帝带着巡游天下,那么这个举动其实非常明显,就是作为未来地位接班人提前进行的权力交替和思想教育,几乎等同于昭告天下胡亥就是自己帝位的继承人。如果此时的胡亥年仅十一岁,可能就真的只是如《史记》记载,因为“秦始皇最喜小儿胡亥”,所以才没有带其他孩子,只是带着胡亥巡游天下。只是后者的可能性太低太低,因为当时秦始皇的身体已经不怎么样,他大费周折要巡视天下,肯定得带上自己的继承人。

历史上真实的胡亥,既有勇有谋,还精通法学和统兵之能

那么不重要的地方在哪呢?不重要的地方就是不管胡亥几岁即位,都不影响他在真实历史中到底是个傻逼还是个鬼精。

对于胡亥,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那就是他绝对是个暴君,这在其登基后杀了自己足足33个兄弟姐妹就已经昭然若揭了。可是,种种迹象表明,胡亥并不是如《史记》记载,完全就是赵高的傻子傀儡。

首先是大家都知道秦始皇最喜欢的就是小儿子胡亥,虽然关于秦始皇到底有几个儿子现在依旧争论不休,但是绝对不会少于十个。正如前文读者留言一样,秦始皇这样的千古一帝会不知道自己的儿子是个什么德性?换句话说,秦始皇可以把跟自己政见相左的大儿子扶苏发配边疆,那么他最喜欢胡亥绝对不会仅仅是因为“最小的儿子”和“会讨老爸开心”这两个技能,也就说胡亥肯定有着自己过人的一面。

历史上真实的胡亥,既有勇有谋,还精通法学和统兵之能

那这个过人的一面是在哪里呢?我们知道,当初“始皇闻其(赵高)强力,通于狱法,举以为中书府令,使教胡亥决狱。”虽然赵高作恶多端,但在当时秦朝之中,除去李斯以外,赵高对于法家学说的精通是众所周知的,而如今胡亥拜赵高为师,想必名师出个高徒并不会太难。结合胡亥即位之后以法家辩学堵群臣之口,我行我素诛杀兄弟姐妹,以及其得到法学宗师秦始皇的认可,那么胡亥的学业,必定不差。

历史上真实的胡亥,既有勇有谋,还精通法学和统兵之能

如果说这建立在推理上的论证还不能让人信服胡亥的能力,那么我们就看看当初陈胜吴广起义之后,胡亥又做了什么。根据《资治通鉴》记载,当时陈胜吴广几乎在短短数日之间发展到数十万之众的队伍,而胡亥能利用的仅仅只是咸阳的五万兵马。于是他先是大赦天下,让骊山等地的劳工都跟随将军章邯前往平叛,并且在短时间内便“大破之定陶,项梁死”,“二世益遣长史司马欣……击陈柱国房君,杀之”。

在这我们看到胡亥其实还是有一定大局观的,毕竟作为历史上第一个遇到农民起义的皇帝,能够做到如此,胡亥的能力应该值得肯定。

历史上真实的胡亥,既有勇有谋,还精通法学和统兵之能

其实还有一件很好玩的事情,就是当时是赵高首先觉察到了胡亥要除掉自己,才派亲信去逼胡亥自杀。其实我们换个思维就能发现,胡亥还没有傻到像诸多“废帝”一样任由权臣摆布,他是有除掉赵高的目的的,只是他高估了自己和赵高之间的斤两对比。

其实从诸多迹象都可以说明,胡亥绝对是凭借自己的实力得到秦始皇赏识的,他固然是个暴君无疑,但绝对不是昏君。只能说秦王朝成也法家,败也法家,是有其一定的历史必然性的。在这点上,《史记》有着先入为主或者是太史公个人感情添加的原因。

历史上真实的胡亥,既有勇有谋,还精通法学和统兵之能

才最终导致了摆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残暴不仁,昏庸无能,任人摆布的秦二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