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風本田:五年社會責任報告,一朝付諸東流

東風本田:五年社會責任報告,一朝付諸東流

讓人難以置信的是,一直以注重“企業社會責任”自居的東風本田,真正面對考驗時,如此的不堪一擊。

▲盛名之下,其實難副

東風本田:五年社會責任報告,一朝付諸東流

2013年,武漢,酷熱異常。在這樣的天氣下,東風本田在塑造品牌方面迎來了一個轉折點:根據過去一年的所作所為,所想所得,做好一次所謂的“社會責任報告”,告知天下。

繼2013年發佈首份報告,5年之後,東風本田的第6份責任報告《2017年度社會責任報告》也於近日發佈。《報告》分別從經濟貢獻、尊重股東權益、專注客戶體驗、實現員工價值、攜手夥伴共贏、打造綠色產業鏈、致力社會公益等層面展示了過去一年東風本田取得的最新成效及相關案例。

東風本田:五年社會責任報告,一朝付諸東流

大概瞭解一下這些責任報告中,除了展示一下自己在社會公益等方面取得的成效,無一次例外的,業績上的展示也成為了一道家常菜。值得肯定的是,一紙報告,意義不小,的確給東風本田塑造好了形象,數據顯示,自2013年開始,東風本田的銷量明顯在逐年上漲:2013年銷量為32萬輛,而2017年銷量為72.7萬輛,增長了高達約127%。

大方向往往和小動作產生不小衝突,但長此以往,小動作卻很有可能對大方向造成偏航的結果。十分矛盾的現象是,由於本田走的是技術路線,素有“買發動機送車”之說,漸漸的,本田品牌也有了品牌光環,溢價之下,加價也隨之而來,不過,居於價溢得夠足,消費者倒不會太過在意那幾千一萬多塊錢的加價。

供不應求,讓東風本田嚐到了成功的滋味,而事實的情況是,東風本田一面每年做著社會責任報告,另一面卻縱容經銷商玩轉加價,管理亂象其實早已深入骨髓,所謂的“專注客戶體驗”、“攜手夥伴共贏”,僅僅是一面之詞。

▲五年報告,一朝付諸東流

剛剛到2018年,東風本田就爆發出“機油門”事件,由於處理不當,東風本田被百般責罵,“沒有責任感”成為其最新的標籤。5月16號實施召回後,由於解決效果不明顯、副作用較多,東風本田再次被推至風頭浪尖。甚至的,東風本田無視車主的再次投訴和維權,自娛自樂召開媒體溝通會,展示召回處理後的正面效果,以圖重塑品牌形象。

十分尷尬的是,東風本田一邊頂著罵聲,另一邊又不得不繼續著它一年一度的社會責任報告大會。報告會上,東風本田汽車有限公司總經理夏目達也和執行副總經理鄭純楷共同以“責任畫筆”消除“荒漠”,呈現出東風本田2017年度企業社會責任報告。

東風本田:五年社會責任報告,一朝付諸東流

報告顯示:“在社會責任管理方面,東風本田以成為‘社會期待存在的企業’為指導理念,通過社會責任工作委員會的管理機制,明確各個部門所承擔的社會責任,對員工的、對客戶的、對供應商和經銷商夥伴的、對環境的、對社會公眾的,這些責任的履行就是“用心兌現承諾 傳遞更多喜悅”的一步步實踐。”

▲半年已過,2019年的報告將如何述說?

東風本田:五年社會責任報告,一朝付諸東流

“機油門”爆發至今,已有半年時間,許多人認為,召回計劃啟動的那一刻來臨就證明了“機油門”基本可以宣告結束,不過,現在看來似乎沒那麼簡單。半年時間的輾轉,東風本田的品牌聲譽幾乎被消耗殆盡,品牌光環更是可用“暗淡無光”來形容,剩餘下來的半年時間裡,它又將如何掃清陰霾,重塑形象呢?畢竟,下一年的社會責任報告不可就此終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