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了!農曆秋分日被設立為“農民豐收節”,農民也有自己的節日了

定了!農曆秋分日被設立為“農民豐收節”,農民也有自己的節日了

我國有約9億的農民人口,是人口構成中比例相當大的一部分。一段時期農民往往意味著地位低下和被人瞧不起的意思,後來成為了貧窮的代名詞,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對農民的觀點和看法也在發生改變。如今的農民是勤勞、善良的象徵,也是很多人打破腦袋也想成為其中一員的存在,因為國家每年給了農民特別多的福利。

定了!農曆秋分日被設立為“農民豐收節”,農民也有自己的節日了

國家現在更是將每年的農曆秋分日被國家設立為“農民豐收節”,秉承“慶祝豐收、弘揚文化、振興鄉村”的宗旨,通過老百姓們喜歡的活動的開展,將農民的農業成果、發展成就、美麗農村的面貌展示給更多的人,通過農民豐收節,讓億萬農民感受到欣慰與自豪,現在農民也有自己的節日了,意義非常重大。

定了!農曆秋分日被設立為“農民豐收節”,農民也有自己的節日了

為什麼把秋分這一天定為農民豐收節呢?

從節氣上面來說,古人將一年分為24個節氣,每一個節氣都是重要的截點,按我國古代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為四季開始劃分四季,秋分日居於秋季90天之中,平分了秋季。秋季降溫快的特點使秋收、秋耕、秋種的“三秋”大忙顯得格外緊張,據考證,我國很早就以“秋分”作為耕種的標誌了。

從地理分佈上面來說,我國南北方的農作物不一樣,但是共同的是在秋季都是主要的收穫的季節,因此將秋分這一天定為農民豐收節是真的應景的,不管是南方的農民還是北方的農民,都能共同慶祝這收穫的節日。在開展的慶祝豐收的活動中,農民們都能積極參與其中,展示其勞動成果和科技成果,表現農事的喜慶和熱鬧。

定了!農曆秋分日被設立為“農民豐收節”,農民也有自己的節日了

除此以外,秋分現在也是很多地區農民們慶祝自己豐收的節日,比如有彝族的火把節、藏族的望果節、吃秋菜、拜神、送秋牛等活動,目前已經有13個少數民族有慶祝豐收的節日。現在國家將秋分這一天定為農民豐收節,那麼所有人都能在這一天慶祝和參與,讓所有人都能感受到豐收的喜悅,促進中華民族的團結與發展。

我們國家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民是人口最多的,地大物博,幅員遼闊,農產品種類豐富,物產資源豐富,但是卻一直沒有全國人民同慶祝豐收的日子,而農民豐收節的設立,咱們農民也能有自己的節日了。相信我們國家日後定會辦成一個世界上最有名氣和特色的農民豐收節,也祝願農民朋友們年年大豐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