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孤苦的母親(一),記母親曾經的失子之痛

文/白峻馬

我今年50有8,即將步入花甲之年。父母先後於1996年和1997年去世,母親去世時還不到63歲。

母親生於1931年,小名翠林子,從小聰明伶俐,不到10歲時,就幫擺小攤的姥爺照看地攤,練就了一門口頭算賬技巧,同時還幫姥姥料理家務,縫補織衣做飯,榜樣精通,在街坊四鄰中廣受讚揚。

母親一生孤苦,19歲成婚後,生過2男2女4個孩子,22歲、26歲、30歲、30歲時分別l生下哥哥、姐、我和妹妹。

一生孤苦的母親(一),記母親曾經的失子之痛

全家福,只此一張


  • 失去第一個兒子是母親永久的痛

第一個兒子生下後,父母之高興可以想像,按當時重男輕女習俗,有了兒子就能傳宗接代了,遂取名“生根兒”,意即有了根了。生根兒長得很可愛,一笑兩酒窩兒,性格有些女相,聽話萌乖,只在院門口玩,從不讓父母擔心跑遠。總是在父母下班回家前,在街門口乖乖地等著。生根兒還是小把家虎,看到路上有掉落的煤塊,急著揀回家。

1959年,母親28歲,生根兒7歲,姐姐3歲,我還沒出生。

一生孤苦的母親(一),記母親曾經的失子之痛


  • 第二個兒子(也就是我)讓母親得到慰籍

生根兒的事,父母一般不願提及,多數提到也就是片言隻語,大部分都是從我兩個舅舅那兒聽來的,母親的情緒回覆,應當是生了我這個第二個兒子之後。

1960年,母親29歲,父親38歲。那年是陰曆“雙六月”,據說吉利,但對於父母來講,我來的及時,母親的情緒平復了,父親也開懷了,失去一個兒子,上天又送來一個兒子,老天也算有眼啊。取個什麼名字呢,我的姥爺說,這個兒子可不能再有事了,把他圈住吧,於是取名:圈雲,後來家人覺得“圈”字,可讀(quan),也讀(,juan),要是被人理解成豬圈、羊圈的圈就不好了,於是取名“全雲”,全,也吉祥。

有了我這個兒子,母親臉上見笑容了,全家有什麼好吃的,先緊著我吃。母親說,我小時也能吃,上世紀六十年代初,物資定量供應,因沒多少油水,糧是不大夠吃的,但有了這個寶,姥爺、姥姥,兩個舅舅都拿吃的給我,我幾乎成了家裡的重心,一時間,吃得白白胖胖,臉成圓的了,於是鄰居們給我取牌號叫“圓圓”,直到上學都習慣人們叫我“圓圓”。

我從小愛畫畫,母親從牙縫裡擠出錢給我買顏料、紙筆,上學帶早點,帶饅頭時多,不愛吃棒子麵蒸糕;父親還經常給買些豬頭肉給我解饞,直到今天,我仍然最喜歡豬頭肉,那精精的咬頭,小時候的回憶那真是甜甜的味道,那母親和靄、父親慈愛的眼神,時時浮現眼前,或進入夢境。

有時,我也會問 一問父母,我的未曾謀面的哥哥生根兒是什麼樣兒的,母親會說:“全雲,你就是生根兒,你是老天又派回來陪我們的!”。父親則會說:“你和生根兒長得都那麼親,爸爸很高興”,兩個舅舅會說:“全雲,你跟(和)生根兒就是一個模子拓出來的,你小時候我們都分不出全雲和生根兒了”。也許,我就是那個生根兒,怕父母孤獨,回來陪父母的?如那樣,我倒樂得我就是生根兒。

一生孤苦的母親(一),記母親曾經的失子之痛

網絡照片


  • 後來的事簡述

母親一生孤苦,從小是窮人的孩子早當家,練就看攤算賬本領和家務工作。19歲嫁給比她大9歲的父親,房僅一間地無一隴,結婚時一床破被,連張桌子都沒有,就靠父親的28元工資,節省著花,基本把日子過得有滋有味,還積蓄下一百來元,又買了一間正房一間南房。大兒子7歲上病故,給其巨大打擊。直到我出生的情緒漸漸平復;1965年,母親34歲上父親(我姥爺)患癌症去世,3年後她的母親去世;1967年母親患了嚴重腎病,據說差點沒了命;父親是位善良的男人,但比較懶,家裡的重擔基本落在她一人身上,父親愛養鳥(請參見的的文章《父親與鳥》)、抽菸,從不愛打掃家,每到春節前,母親都要 準備過年食品,打掃房屋,到春節時總是累得病倒,直到我姐姐、我、妹妹稍大時,擔起了這一重任,母親才能在除夕時,大家一起守夜,放鞭炮,看春晚。

後來,我,姐姐、妹妹在79、84、85年都考上了大學,這裡面父親的堅決支持功勞最大,母親則積極籌錢居功至偉,雖家裡經濟更緊,但從臉上看,情緒始終是樂觀的、向上的,尤其是一家出3個大學生,在附近衚衕裡是絕無僅有的。我們畢業後,又為子女操勞萬家,付出了太多太多。

我們萬家後,父母都已老了,身體都不好。特別是母親,在1994年患了腦血拴,半身不遂,我們姐弟妹都全力照顧,95年後半年病情加重,後來成了植物人,每天通過鼻飼進食,1996年撒手人間。1997年父親病逝。值得相對欣慰的是,我們3子女都床前盡孝,姐姐付出最多,妹妹和我孩子都幼小,所以相對不如姐姐盡的力大。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是《論語》中的名言,意即:樹想要靜止,風卻不停的刮動它的枝葉。子女想要贍養父母,但父母卻已等不到這一天。這是人生之悲劇,但值得安慰的是,父母病 重期間,子女都在床前侍候,都看到了父母閉眼離開的那一時刻。我們三子女每年都會在清明節、農曆七月十五和十月初一三次上墳掃墓,但思念父母養育之恩,仍覺得難報萬一。我真的很欣賞古代父母去世的《丁憂制度》,重孝期間寨守孝三年,有了良好的制度,就能更好付出傳承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凝聚身心力。目前,我國已確定每年清明節為傳統節假日,體現了中華民族對已有傳統的繼承的弘揚。

年輕的,或年長的朋友們,乘著父母還健在,常回家看看,常陪陪他們吧,不然真的到了“子欲養而親不待”時,就追悔莫及了。

一生孤苦的母親(一),記母親曾經的失子之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