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如何达成一场愉快的聊天

「沟通」如何达成一场愉快的聊天

(图片选自花瓣网)

两个人聊天聊嗨了是一种怎样的情形?

我想应该是:

你说的我全都能懂,我说的你全都能明白,更重要的是能激发彼此的创造和灵感,大脑完全打开了,所有的智慧喷涌而出,所有的奇思妙语结集而来,说完之后,自己都情不自禁感叹:怎么能有如此好的想法,怎么能说得如此之好。

然后整个人如沐春风、如遇甘霖,浑身变得清爽、通透起来,紧接着就是无比地得意和开心。

刘震云在《一句顶一万句》描述过的“喷空”喷得好应该就是这种情形。

所谓“喷空”,就是有影的事,没影的事,一个人无意中提起一个话头,另一个人能接得上去,然后你一言我一语,把整个事情搭起来。

这既需要双方能get到彼此的点,还有能力能接得下去,也就是我今天想说的,要达成愉快的聊天必须具备的两个基本条件:共情与见识。

首先说共情。

当你倾听对方谈话时,你真的能将自己的价值取向、态度等搁置一边,从对方的立场去体验他的内心世界,感受他的感受,能理解他为什么会这样说,能明白他为什么会那样做,能听出对方没有说出的隐含意思,能说出对方真正想听的语言。

这时候,对方觉得你理解他了,懂他了, 激发出他想要进一步表达自己的欲望,接着你又给出同样的回馈,他又进一步说下去……。

与此同时,对方也是如此待你。

于是谈话如流水行云一般,一路欢快向前。

但如果你说“东”,对方理解成“西”;或者你说“东”,对方偏要谈“西”;或者你说“东”,对方惯性从自己的立场出发,对你的“东”大肆分析、评判和建议。

这天就特么无法聊了,要聊也只能尬聊。

再说见识。

欢快的聊天还需要棋逢对手。

有共情的“心”,却无共识的“力”,这天也是聊不下去的。不懂就得解释,解释一次可以,解释两次可以,但不停地解释,还如何能聊得酣畅淋漓。

所以高质量的聊天,包括与高手聊天,没有一定的知识宽度,没有一定的眼界视野,你根本就听不懂对方在说什么。

而知识宽度与眼界视野,则需要你多经历、多阅读,尤其是阅读,它是你博古通今、开拓视野代价最低的途径 。

更进一步,你还需要明白——一句话必须在相同的认知水平才能达成共识

很多时候你以为你听懂了对方,但很有可能,你懂得并不够深,并不够全。

而这和你聪不聪明没有关系,和你努不努力也没有关系,仅仅是因为你的经历未到,见识未到,你无法做到感同身受。

所以,我的一个朋友说,他读本科的时候看《美国丽人》,只能看看剧情,但等到他读博士的时候再看,他才能真正越过剧情,看到“生命的不可承受之重与轻”。

假若,你在他不同的阶段和他聊天,如果你们是相当的,开心不会全无;但如果正好是错位的,愉快估计难有。

当然,见识会与年龄有关,但并不必然相关,因为很多人在很年轻的时候,就有了超凡的见识,而很多人直到终老,也稚如幼童。

所以对你来说,重要的不是慢慢变老,而是多学习、多阅读和多思考。

最后的总结是:

共情能提高你的情商,让你更敏感、更宽容、更友好;见识能扩充你的带宽,让你聊得更深、更远、更透,两者发力,会让你以后的人生里,能遇见更多、更美好的聊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