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佛友分享的4个禅修心得,太受用了!

人生必须走过患难,才知成功的不易。知道生命的无常,才会珍惜生的意义。而从佛教中发展出的禅修正是这样做的,它教我们正确对待生命,在探索人生意义的过程中,渐渐找回自己。具体如何呢?一起看看这位佛友分享的4个禅修心得。

01禅修是教你稳定,让你不断的进行尝试

佛陀观察到人类天生就是不稳定的。我们游移不定。很多开悟者在生活中已经体验到了这点。对于学佛者来说,认识到一切无常,便是最大的智慧。

佛陀常用“苦”或“无常”这个词来描述这种不稳定,最初它是指不平衡的陶工旋盘。一个摇晃的陶工转盘是制作不出好的陶罐的。类似的,一个不稳定的生活也无法培育出良好的关系。

当我们禅修时,生活进入到平衡状态,我们可以把慈悲和智慧带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考虑到弥漫在我们整个世界中的苦难,还有什么比这更重要的呢?

一位佛友分享的4个禅修心得,太受用了!

禅修是一种起源于中国的把生活带入平衡状态的方法,它简单且精准。

中国古代的禅师们通过个人经历洞察到:我们所有人都将持续地游移不定,除非采取具体的行动 —— 即通过修行,把我们自己理顺。

但禅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于修行本身。确切地说,它的价值来自于一个人为了修行而做出的许诺和努力。

持续性参与是禅修的必备条件,对于禅修的精神提升有着极大的效果。禅只要求你去尝试,日复一日地尝试。这是唯一的要求。

02正确理解出家

在普通人的认知里,出家就意味着放弃所有,其实不是的。出家并不是让你放弃这个大千世界的事和物,而是接纳它们(一切事物)会消逝的这个事实。 — 铃木大拙禅师

即使我们在原则上认同万物都会变化的事实,在现实中,我们依旧执着于固定的世界观以及我们在其中的位置。我们尤其执着于自我的信念。

一位佛友分享的4个禅修心得,太受用了!

礼拜可以根除这些固定的思维。当我们弯腰把额头触碰到地面的那一刻,这些观念便开始溜走。有些人不喜欢礼拜这个理念或概念。他们觉得非常尴尬,甚至为难。你或许也有类似感受。给你的建议是,先尝试每天做 9 次,坚持 30 天。

然后你会发现,礼拜只是礼拜而已。别无其它。

03多问自己的内心,多观自己的道德修为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一位佛友分享的4个禅修心得,太受用了!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对于人生中的有些问题,问佛,佛也不说。更多的时候我们应该问问自己内心的虔诚和道德的修为!

04禅修带来的变化

今日方知心是佛,前身安见我非僧。人的欲望如同高山滚石一般,一旦落下,很少人能做到知止。而禅修却能帮助我们做到。

如果你不间断地坚持禅修,你的生活将发生变化。

你会变得更有韧性和创造性、更加仁慈和快乐,也会更加放松和精力充沛。

一位佛友分享的4个禅修心得,太受用了!

这些变化源自于禅修把你同生活的真实直接连结起来。当你的生活变得真实,你就可以利用它来减轻这个世界中那些巨大的痛苦。

我希望你只是往前走,对待生命正如空间般清晰,很快完成这生与死的试炼,获得开悟,然后去拯救所有那些在苦海中的生灵。

——崇山行愿禅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