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打仗为何很少射毒箭呢?

在古代的战争中,基本上都是冷兵器。除了矛与戈的碰撞,剩下的就是远程最有效的武器弓箭了。弓箭在战场上必不可少,因为无论是防守还是进攻,都能很有效的压制敌方,让敌方的进攻暂缓给己方最大的优势。当时的铁木真带着其蒙古大军破城攻地之时,就是让骑兵能够学会弓箭,这样既能弥补骑兵难以远距离作战的缺点,有又可以挽回弓箭手防御低的劣势。

古代打仗为何很少射毒箭呢?

古代打仗为何很少射毒箭呢?

直到后来慢慢的军队中又出现了杀伤性很猛的武器,这就是弩。弓弩的出现直接将弓箭的威力进化到最大。如果不幸被弩箭射伤,射到其他地方还好,如果射到心脏一下就会贯穿,瞬间让人失去战斗力。所以古代的将领们为了能够很好的保护自己,在自己盔甲的胸口处会安放一个护心镜,这个护心镜表面很光滑,而且非常坚硬,一般的弩箭根本就射不进去。

古代打仗为何很少射毒箭呢?

既然为了克制弓箭,出现了很厚的盔甲和护心镜,那么作为弓箭的射击方会想办法提高自己箭的杀伤力。在战场上就算你是神射手,也没有办法命中全副武装的士兵要害。如果射不到要害,那么就无法削弱其战斗力,可能这一箭射上就没有什么效果了。这些射手们为了提高自己箭的杀伤力,于是他们想了一个好办法,那就是毒箭。

古代打仗为何很少射毒箭呢?

在三国这本小说中,我们就曾经知道关二爷刮骨疗毒就是因为被一只毒箭射伤了胳膊。可是当时毒箭的威力这么大,为什么古代没有大批量的采用呢?古代的毒并没有像我们所想的那样繁杂,大多数的毒都是从植物或者动物的体内提取出来的,而且工艺非常的繁杂,一般的士兵是用不起的,只有大将偶尔还能用用。当时给古代箭簇抹的毒就是乌头,屋头属于一种植物这种毒的毒性是非常缓慢的,并不是很强烈,而且每天都要拿着乌头在箭上蹭,这不但非常的麻烦而且乌头也比较少见,不可能大批采用。

古代打仗为何很少射毒箭呢?

古代打仗为何很少射毒箭呢?

为了能更好的提高杀伤性,军队一般都会把箭头制作成倒钩形。这种倒钩形的箭一但刺入人体,想要拔出来必须要牺牲掉一块肉,从而造成大面积的感染致死致残。因为古代的医疗条件比较差根本也不知道消毒,只能靠人体自身的免疫力来进行恢复。所以有一些毒箭在刺到人的身体内后被友方拔出,可能毒性还未发作,这个人便因为感染而死了,所以毒性可能也就浪费了。

但是古人还是有自己的办法,提高其杀伤力的,那就是制造不是毒的毒箭。他们在打仗之前都会把这些箭泡在粪桶里,然后任其生锈和溃烂。在战斗时拔出最好的箭射向对方,如果真的命中了敌方的话,那么敌方被感染疾病的可能性会非常大,这也间接的造成了敌方的死亡。

古代打仗为何很少射毒箭呢?

而像粪尿这样的东西还是非常易得的,毕竟这么多士兵,每天谁不要排泄呢?所以像这种所谓的毒箭在军队中很是流行,这也算是古人最早的细菌战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