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绝对!上联:盛盛盛盛盛盛盛,下联更厉害,仅绍兴人能看懂!

我国杭州市萧山区有一个著名的寺庙,名叫陛下庙,此庙始建于南宋绍兴三年(公元1130年),比山上著名的白龙寺还要早一年!其实,原先此庙不叫陛下庙,而叫“崔府君庙”,是当地百姓为了纪念此人积善行德的高尚行为而建的。那为什么又改叫陛下庙呢?这就要追溯到宋朝了。

当时金兵俘虏了二帝,但是九殿下康王赵构却伺机逃走了。传说,狼狈不堪的赵构逃到钱塘江边靖江殿(萧山区靖江镇)时,后有追兵,前有茫茫大江,感到无路可走,就准备跳江自尽。突然,在茫茫的江雾中一匹高大的白马在向他奔跑过来,赵构只好死马当活马医,骑了上去。

千古绝对!上联:盛盛盛盛盛盛盛,下联更厉害,仅绍兴人能看懂!

赵构只见脚下白浪滔滔,似云似雾,顷刻间就到了江对面,于是大喜:“真是天助我也!”随后,白马把赵构带到了“崔府君庙”,赵构看了看此庙,再看看了身边的白马,恍然大悟,便起身一躬,对着神像说道:“承蒙搭救过江,有朝一日我若位登九五,便给您重塑金身,再建庙宇,封为陛下。”因此,陛下庙之称由此而来。

历史的车轮滚滚不停,陛下庙也早已破旧不堪,所以到了明代,决定重新修筑这座寺庙,以此来纪念前人。可是等到陛下庙外面的万年台修好后,有个问题摆在当时主持方丈的面前:此庙不凡,自然要有个不凡的楹联与之相应,那找谁写呢?思来想去,没有人比徐渭更合适了!

千古绝对!上联:盛盛盛盛盛盛盛,下联更厉害,仅绍兴人能看懂!

徐渭字文长,是明朝著名的才子,曾做过胡宗宪的幕僚,为剿除海盗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于是,方丈素斋宴请了徐文长,饭后徐文长把此庙游览了一遍,只见此庙气度非凡,庙前的大石板道地可以容纳千人站直。并且万年台高大,建造工艺精湛,于是便有了想法!

徐文长命人准备笔墨纸砚,而后自己大笔一挥,写下上联:盛盛盛盛盛盛盛,下联:行行行行行行行,总共14个大字!随后,又在万年台的出入口写下“出将”“入相”4个大字!周围人一看此楹联,不禁唏嘘不已,就连方丈都有些不满。但是徐文长毕竟是大人物,方丈也不好当面说,就客气说道:“敝庙招待不周,还请多多包涵!阿弥陀佛!”

千古绝对!上联:盛盛盛盛盛盛盛,下联更厉害,仅绍兴人能看懂!

徐文长是什么人,他当然听出了言外之意,方丈肯定以为是自己故意为难他们。他轻咳一声,议论声立马停止了,自信满满地说道:“此联甚佳也!”原来,对于那些不熟悉绍兴本土语言中某些读音的人,是不能领会他的精心设计的。

楹联中“盛”和“行”应分别作如下读:盛(shèn)盛(cháng),盛(shèn)盛(cháng),盛(shèn)盛(shèn)盛(cháng);行(yìn)行(háng),行(yìn)行(háng),行(yìn)行(yìn)行(háng)!

上联写的是:台上戏文开演时的锣鼓声,表示台上锣鼓声热闹,以及催动人心的场面,所以借用多音的字义来表述其激动人心的时刻。下联写的是:衬托人声沸腾,你挤我拥的景象,以及扶肩夹背挤动时所发出的声音,表示台上锣鼓声开始,台下人声燥动的热闹场面!

千古绝对!上联:盛盛盛盛盛盛盛,下联更厉害,仅绍兴人能看懂!

经过徐文长这一解释,在场的人收起了先前的不屑,无不拍手称颂,都十分钦佩徐文长的文学水平。并且由于陛下庙特殊地位和徐文长先生的名联,使此庙的香火久盛不衰,名扬各地,流传至今!

徐文长高超艺术水平,以及深奥的用字方法,仅用二个字就把万年台的作用和场面一尽包括,还形容得如此完整,真是千古奇人也。

以上均属个人观点,如有异同,欢迎留言讨论!关注我,每天给你不一样的历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