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丨孩子老是沉迷在手機裡?聰明家長都這樣做,簡單有效!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生與死的距離,而是我就站在你面前,你卻在低頭玩手機。

現在手機幾乎可以說是人手一部了,大人們喜歡沒事刷刷網頁,瀏覽一下有趣的新聞,學習一些新知識。在家長的影響下,孩子們也開始喜歡玩手機,聊天打遊戲看視頻得心應手。

在“一句話形容手機在你生活中的角色”問題中,有人這樣說:

一開始,手機就像手杖,它給我的生活帶來了方便;

後來,它變成了手銬,我幾乎無時無刻都擺脫不了它;

終於有一天,它變成了手雷,摧毀了我全部的生活。

然而,隨著手機應用的深入,青少年由於沉迷手機而引發的“事故”也頻頻發生:

2017年12月23日,江西宜豐中學高二年級女學生劉某因上課玩手機被叫家長後,於學校宿舍樓前墜亡。

2017年12月26日,常州一7歲小男孩因長時間玩手機,脖子不能動彈,頸椎疼痛劇烈而就醫,醫生診斷為寰樞關節半脫位。

近日,一名浙江小夥因經常熬夜繪圖、刷手機,長期用眼過度,導致眼睛“中風”的消息刷爆了朋友圈。

總結丨孩子老是沉迷在手機裡?聰明家長都這樣做,簡單有效!

孩子為什麼依賴手機?

孩子依賴手機的原因不盡相同:

遊戲型依賴。手機裡面的網絡遊戲特別多,在長期的戰鬥中積累下來的功勳和經驗使得孩子成就感爆棚,倍感滿足。

娛樂型依賴。手機裡面好友不多,遊戲不多,全部都是電影、音樂、照片,弄得孩子心猿意馬,不想寫作業總想摸手機。

如果孩子特別依賴手機,作為家長,最好先分析一下自己孩子到底是屬於哪一類的,然後再對症下藥,找到應對方法。

每天玩手機超過1小時,危害巨大

最近美國西北大學研究發現,每天使用智能手機達68分鐘以上,患上抑鬱症的風險極高。其實這個不難理解,手機看似方便了人們之間的聯繫,可是經常一家人坐在沙發上,各自玩各自的手機,有什麼難題、不開心也不當面交流,放在心裡的事多了,自然也就容易抑鬱了。

此外,還會嚴重影響孩子的注意力。手機裡有海量的信息,各種軟件讓人應接不暇,正是這種“過度刺激”,容易影響孩子大腦發育,學習是個慢節奏的過程,這就很容易讓孩子感到“沒有動力”,每天超過1小時,3-4年後注意力將會落後於同齡人一大截。

長時間玩手機還有以下危害:

1)引發很多眼部疾病,導致近視成災,影響就業。

2)孩子經常玩手機到深夜,上課睡覺不聽課,學習成績下降。

3)上網會使孩子變得越來越孤僻,不願與外界交往,交際能力差。

4)玩手機替代了孩子的玩耍,導致孩子活動減少,進而影響到孩子的身體發育。

5)玩手機限制了孩子的感覺體驗,易使孩子分不清虛幻和現實。

6)遊戲裡打打殺殺,容易使孩子性格暴躁。

總結丨孩子老是沉迷在手機裡?聰明家長都這樣做,簡單有效!

那麼,作為一個聰慧的家長,我們應該怎樣引導孩子擁有正確的“手機觀”呢?

我們可以不忘手機誕生的初心,引導它和孩子做朋友,成為孩子生活學習的手杖。

方法

01

平常對待,準確定位,不過度抬高或貶低

與孩子一起了解手機的發明和發展史,可以模仿愛迪生髮明電燈給世界帶來了什麼的方式,一起討論手機在生活中可以給人們帶來哪些便利。

讓孩子明白手機只是一個輔助工具,發明它是為了讓我們好好利用它,給我們生活帶來便利。

方法

02

言行一致,行大於言,用身體語言引導

研究表明,當父母說了什麼和做了什麼出現不一致時,孩子往往會按父母“做了什麼”去模仿。

也就是說,當你說讓孩子少用手機玩遊戲、刷朋友圈時,首先要做到自己少在孩子面前玩遊戲、刷朋友圈。

方法

03

正向引導,活在現實,建立社交小圈子

研究還表明,人的大腦是不記否定式的語言的。比如,當別人跟你說“不要想螃蟹,不要想大閘蟹,更不要想清蒸大閘蟹”,這時你的腦子裡一定充滿了螃蟹的畫面。

所以,千萬別天天在孩子面前嘮叨“不要玩手機,不要玩手機遊戲,更不要玩王者榮耀。” 這是在赤裸裸地引誘自己的孩子去玩遊戲。

當你腦中浮現“不要玩手機”這句話時,請改成“我們一塊去……(爬山、看話劇)吧”這種肯定式的話語。並用行動轉移孩子對手機的注意力,儘量減少讓孩子單獨待在室內無所事事的狀態。

方法

04

引導正確的手機打開方式

同樣,在用手機來幹什麼上,我們切忌說“不要一天到晚玩遊戲,不要聊手機QQ,不要天天只知道刷朋友圈”,我們可以說“我發現手機可以用來指路,手機還可以用來聽歷史故事,手機居然還可以玩數學遊戲通關”,並且讓孩子自己去探索發現手機在生活和學習中的正確運用。

方法

05

熱門遊戲,正確引導,不懼怕不迴避

對於熱門遊戲,並不是越晚接觸對孩子越好。

如果作父母的能在提前與孩子一起探索,在增進親子關係的同時,引導孩子平常心看待,並且一起討論這個遊戲的優缺點,讓孩子先對這款遊戲有正確的認識和態度,孩子就不容易受其他同學的影響,相反地,會比較理性地對待同學沉迷遊戲的狀態。

方法

06

桌遊替代,親子同樂,一起疏遠手機

對於已經對手機較沉迷的孩子,我們需要更多一些用心。

可以與孩子挑選一種桌面遊戲,如象棋、軍棋、跳棋、飛行棋、樂高遊戲等,陪孩子玩遊戲的過程中,學著網絡遊戲的方式,多一些獎勵和誇讚,讓孩子體驗到在網絡遊戲中的自我價值感、被關注感和成就感。

方法

07

約定時間,正面獎勵,和手機做普通朋友

孩子的意志力不足,所以要儘量少讓孩子與手機單獨相處,並進行相關的約定,設置一些獎勵與懲罰細節。

如:按約定時間、約定內容使用手機,獎勵買一本自己喜歡的書;沒有按約定執行,懲罰少用一天手機等等,讓孩子與手機的距離保持在普通朋友狀態。

掌握這七種方法,我們就可以讓孩子愉快地跟手機做個普通朋友啦!

其實讓孩子疏遠手機的訣竅就是一句話:父母高質量地陪伴、發自內心的欣賞和鼓勵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