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谡被斩前高呼一句话,诸葛亮听后心情复杂,令蜀中大将心寒

想必在大家心目中,诸葛亮一定是一位难得的旷世奇才。他的奇,在于他有惊人的才智。身为谋士,他把自己的优点发挥到了极致。所以能被诸葛亮器重的人也一定是一位不可多得的人才。马谡就是这样的一个人,诸葛亮经常夸赞他,在诸葛亮眼里,马谡显然是才气过人。

马谡被斩前高呼一句话,诸葛亮听后心情复杂,令蜀中大将心寒

既然是被诸葛亮看上的人,那一定是有真才实学的。相传诸葛亮总是与马谡谈论国家大事,谈的投入的时候就会忘记时间,可见诸葛亮与马谡是非常投合的。诸葛亮也曾采用过马谡的谋略,在马谡的建议下,诸葛亮采用攻心术使敌军顺服。用最少的伤亡达到了最终的目的,马谡算是立了大功,同时也展现了马谡的非比寻常。

马谡被斩前高呼一句话,诸葛亮听后心情复杂,令蜀中大将心寒

在诸葛亮看来,马谡不仅仅是它的一个门徒,更是他难得的知己。俗话说:“高山流水,知音难觅”,更何况是诸葛亮这种在社会顶级的人物。他一定是珍惜马谡的才能,用自己的能力给他提供展示才能的机会。所以当机会来临时,他把机会毫不犹豫给了马谡,不顾众人的反对。

马谡被斩前高呼一句话,诸葛亮听后心情复杂,令蜀中大将心寒

诸葛亮前去北伐时,马谡被正式提拔为将领,被诸葛亮派去前线冲锋。可令人失望的是,战场上瞬息万变,马谡并没有带兵打仗的经验,也不听取先锋的建议,固执的坚持自己的战术。然而,他的理论和实践并没有完美的结合起来,没有听从诸葛亮的安排,并且错过了最好的时机,被敌军切断了水源,自断后路,最终败给敌军,致使街亭失守。

马谡被斩前高呼一句话,诸葛亮听后心情复杂,令蜀中大将心寒

可是为什么马谡这样一个旷世奇才会惨败收场呢?其实也很好解释。一个人有长处必定也会有短板,马谡的本职是参谋,所以他的工作是为别人出谋划策,而不是去带兵打仗。一个没有上过战场的参谋去打前线,本身就是不妥的。但是这也从侧面反映了诸葛亮对马谡的信任,不然诸葛亮也不会放心的把军队交给他。

马谡被斩前高呼一句话,诸葛亮听后心情复杂,令蜀中大将心寒

然而后悔是没有用的,军令如山,就算是诸葛亮也没有办法挽救马谡。为了服众,诸葛亮不得不挥泪斩马谡。死前,马谡大喊:“丞相,我罪有应得,死而无怨”,马谡的生命就这样结束了,相信诸葛亮是于心不忍的。他的才能没有得到最大的发挥,也许很多人觉得他的死很不值得,但是历史依然是这样发生了。马谡的死使蜀国少了一位难得的谋士,可以说是损失巨大的。诸葛亮从此也少了一位可以议论国事的挚友。

马谡被斩前高呼一句话,诸葛亮听后心情复杂,令蜀中大将心寒

马谡死后,诸葛亮曾一度悲痛欲绝。他帮助马谡做了很多力所能及的事情,事事亲力亲为。并且妥善的安排马谡的家人,像自己的家人一样对待他们。此后,诸葛亮专心投入自己的北伐事业,把自己的全部心思放在自己的毕生心愿上。为了北伐,他鞠躬尽瘁,可是少了马谡为他出谋划策,陪他谈论政治。他一定是孤独的,因为没有与他共鸣的思想,也再没有拍案而起叫好的快感。

马谡被斩前高呼一句话,诸葛亮听后心情复杂,令蜀中大将心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