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实施!静态二维码扫码支付日限500元!

4月1日实施!静态二维码扫码支付日限500元!

市场统计表明,条码支付业务量的95%是单笔500元以下的小额交易,2017年上半年笔均百元左右静态扫码500元的限额要求,基本满足了用户日常生活中的便捷支付需求,那大额消费必将催生POS机的二次春天。

  二维码支付已经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但二维码支付背后仍存在诸多乱象,用户资金被盗刷、手机扫码中毒等乱象时有发生。

  12月27日,央行印发《条码支付业务规范(试行)》(下称《规范》),同时配套印发安全技术和受理终端技术两个规范,上述规范自2018年4月1日起实施。通过划定业务范围和技术标准,对当前条码支付领域存在的诸多乱象进行整肃。

  《规范》明确,提供条码收付款业务或清算等应具备相应业务资质。

静态扫码单日限额500元

央行明确了条码支付小额、便民的定位,对条码支付根据技术安全等级的不同进行交易限额。无论银行还是支付机构,对于动态条码,如果采用包括数字证书或电子签名在内的两类(含)以上有效要素进行验证的话,单日交易限额可以与客户自主约定。而静态条码支付的无论何种交易验证方式,单日均不超过500元。

由于当前小微商户的工商注册申请门槛低,部分不法分子滥用商事登记管理与税收改革政策中关于小微商户的优待政策,甚至与小微商户勾结套现大额信用卡资金。为此,《规范》要求同一身份证在同一家机构办理的全部小微商户基于信用卡的条码支付收款限额1000元/天、10000元/月。

不得滥用市场地位不正当竞争

  央行还指出当前条码支付业务主要存在的乱象。

  一是商户准入门槛降低,部分市场机构利用条码可远程发送、不受专业受理终端限制的特点,在商户拓展过程中未履行“了解你的客户”义务,通过“一证下机”等方式违规发展商户,加剧了套现、二清、外包管理不到位等收单乱象。

  二是部分机构在开展条码支付业务时,在定价和市场推广策略中采取倾销、交叉补贴等不正当竞争手段,滥用本机构及关联企业的市场优势地位,排除、限制支付服务竞争,导致支付行业无序发展和不公平竞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