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間諜之父羅青長,周總理臨終囑託之人

羅青長(1918年9月-2014年4月15日),四川蒼溪人,被譽為“秘密戰線上的傳奇人物”,他有著三過雪山草地的傳奇經歷,他曾經打入國民黨胡宗南部從事地下活動,他是當年中央清查潘漢年曆史問題的執行者,他是周總理臨終前召見的最後一人。1932年秘密參加共青團;1934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5年參加長征,在紅軍政治部門從事聯絡工作;193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任紅軍總政治部幹事;1937—1938年,在延安中共中央黨校學習,後入中國共產黨中央社會部情報訓練班,任林伯渠機要秘書;1941年調回延安,解放戰爭期間擔任情報機要工作;建國後任周恩來總理辦公室副主任、國務院副秘書長,分管外交、情報、對臺工作;還曾任中央軍委聯絡部副部長,中共中央調查部副部長、部長,中共中央對臺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兼辦公室主任等職。2014年4月15日,羅青長因病在北京去世,享年96歲。

紅色間諜之父羅青長,周總理臨終囑託之人

辦事牢記三句話

從1938年開始,羅青長在西安參加秘密情報工作併兼任黨支部書記,以中尉書記員的身份打入胡宗南部隊,從事地下活動,負責聯絡我黨在西安的有關情報關係,為關鍵時刻我黨掌握胡宗南部隊動向,保衛黨中央、保衛毛主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中央社會部的棗園訓練班,羅青長第一次受到嚴格的情報保衛訓練。4個月的學習給他的情報生涯打下了堅實基礎。當時的社會部副部長陳剛的三句話他一直牢記在心:“不該知的即不求知,不該說的即不說,不該交往的即不交往。”

從棗園訓練班畢業後,羅青長就被派往西安,從地上轉入地下,公開身份是楊虎城三十八軍中尉書記員,隨後還擔任了國民黨三青團西京分團的辦事員。

在敵後工作充滿驚險,隨時隨地都面臨著生死考驗。羅援聽父親跟他講過一個驚心動魄的故事:

當時他們西安情報組織的機密文件,都保存在一個保密文件箱裡,寄存在一個地下黨員家裡。後來,這個地下黨員思想發生了動搖,說保密箱放在他們家裡,將會給全家帶來殺身之禍,催促羅青長儘快把保密箱取走。

危險迫在眉睫,一旦保密箱落入敵手,不但羅青長身份暴露、有生命危險,也會給地下組織造成巨大危害。在請示了上級之後,羅青長決定冒險取回保密箱。

羅青長拿到保密箱之後,趕到預定的接頭地點,等著和另一名地下黨員交接。可等了半天,那名聯絡員也沒有來。這時西安全城開始戒嚴,國民黨部隊三步一崗五步一哨,甚至連小學生揹著的書包他們都要搜查。

羅青長決定利用自己穿著的一身國民黨軍官制服強行闖關。於是他叫來一輛黃包車,把裝有機密文件的保密箱壓在座位底下開始闖關。多虧了那一身國民黨軍官制服,沿途的哨卡並沒有過多地阻攔和盤查,他一步步接近了目的地。

在經過八路軍辦事處門口的時候,羅青長一個箭步跳下來,拎著保密箱就跑了進去,終於化險為夷。

後來,這個保密箱作為歷史見證,由羅青長捐贈給了西安八路軍辦事處展覽館。

紅色間諜之父羅青長,周總理臨終囑託之人

情報部門顯身手

1941年,羅青長結束了在西安的潛伏,回到離別三年的延安,進入社會部的核心部門。他先是擔任社會部副部長李克農的秘書,隨後進入了社會部一室工作。1946年,國共內戰硝煙再起,中央社會部的工作也更加艱鉅,情報工作更是成為重中之重。

羅青長博聞強記、勤于思考,由他撰寫的關於三青團的報告,得到了毛澤東的讚賞。同時,他還是有名的活檔案,每天向毛澤東、周恩來提供國民黨部隊的調動情報,對國民黨師以上軍官瞭如指掌,對我黨各情報系統和主要情報關係如數家珍。毛澤東轉戰陝北期間,羅青長隨行,負責情報保障。毛澤東對我黨的情報工作甚是讚許,說,“我們每天都有得用的情報”,“以後要發勳章首先應該發給這些無名英雄”。

1947年3月18日晚上,國民黨軍進攻延安的槍炮聲已經清晰可辨,直到此時,毛澤東、周恩來等人率領的中央縱隊才從容告別延安,開始了轉戰陝北的歷程。29歲的羅青長,也是中央縱隊的成員之一。

當時胡宗南的部隊有20萬人,而毛澤東帶領的中央縱隊只有800人,其中400人是警衛部隊,400人是其他工作人員。這支不足千人的隊伍,面臨著國民黨數十萬大軍的圍堵和追擊,最終化險為夷,其中情報部門的貢獻功不可沒。毛澤東和周恩來曾說過,我們在陝北,天天都有得用的情報,胡宗南的一舉一動都在我們的掌控之中。

當時毛主席給自己化名叫李得勝,周恩來給自己化名叫胡必成。“這就是我們的領導人,一個叫得勝,一個叫必成,寓意我們的革命必定成功。”羅援說,“這既是大無畏的革命樂觀主義的表現,也是對情報工作有著充分的信心。”

徐向前元帥曾經評價,羅青長“是我黨情報偵察戰線上的無名英雄”。

新中國成立後,羅青長參與了偵破蔣幫特務陰謀刺殺劉少奇主席的“湘江案”、參加破獲國民黨特務企圖謀害周恩來的“克什米爾公主號”事件……羅青長見證了隱蔽戰線的輝煌與成就,也親歷了情報部門的發展壯大。

紅色間諜之父羅青長,周總理臨終囑託之人

總理囑託系半生

自從進入隱蔽戰線,羅青長就在周恩來領導下工作。1952年起擔任中央對臺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後,他又長期在周總理的領導下負責對臺工作。

多年追隨周恩來的經歷,讓羅青長受益匪淺。在羅援看來,無論是工作還是生活,甚至為人處世,父親都受到周恩來的巨大影響。

“為了臺灣問題,總理用顫巍巍的手連寫四個‘託’字,一方面表明了總理對解決臺灣問題、實現祖國統一的殷切期望,一方面也體現了他對我父親的高度信任。”羅援回憶說。

1975年12月20日早晨,病危中的周恩來提出要見羅青長,當工作人員請示到政治局時,“四人幫”還沒起床,遲遲沒有答覆。鄧小平聽到這一消息,急了,“這個時候了,總理要見誰,就見誰,不用請示!”

聽到這裡,羅青長再也忍不住,背過臉去,淚如雨下。

羅青長守候在周總理的病房旁,一直等到下午1點多鐘,周總理才甦醒過來,但神志已不十分清楚。羅青長只好依依不捨地向自己崇敬的老首長告別,萬萬沒有想到這竟成了終生的訣別。羅青長也成了總理彌留之際最後召見的人。

總理逝世後,羅青長擔任了周恩來治喪辦公室副主任,他強忍著悲傷,送總理走完最後一程,按照總理的遺願,他和總理的兩位衛士將總理的骨灰撒進江河湖海。

“對於總理的囑託,父親一直銘記在心,始終心繫臺灣。”羅援說。

終為潘漢年平反

上世紀90年代,羅青長開始梳理自己的革命經歷。羅援說,父親雖然已經是耄耋老人,但是對於往昔的人與事仍然記憶清晰。他在回憶時還會經常提起一些人們耳熟能詳的名字,比如情報“前三傑”——李克農、錢壯飛、胡底,情報“後三傑”——熊向暉、陳忠經、申健以及謝士炎等“北平五烈士”。

“父親非常清楚,他們為中共情報系統作出的貢獻非同尋常,情報工作性質特殊,有些人不但遭到誤解,甚至遭受冤屈,他在痛心之餘,也儘自己的一切可能去為他們奔走。”羅援說,“為了給潘漢年平反,父親可以說是嘔心瀝血。”

抗戰時期,潘漢年一直在華東做情報工作,成績卓著。一個偶然的機會,他迫不得已與南京偽政府的頭面人物汪精衛有過一次會面。然而也就是這一發生在抗戰之中的偶然事件,卻讓潘漢年在1955年陷入了一場冤假錯案之中。

按照周總理要求,由李克農牽頭,時任國務院總理辦公室副主任的羅青長擔任組長,與其他兩名同志組成三人調查小組。他們花了3個月時間,按年月排列,認真調查了潘漢年當時與中央的有關文電,整理出一份詳細的審查材料,建議中央進一步審查核實,並提出有力的五大反證: 一是中央一再有關於打入敵偽組織,利用漢奸、叛徒、特務進行情報工作的指示; 二是潘漢年進行的情報工作都有正式報告; 三是潘漢年提供了很多決策性情報,得到中央的好評; 四是組織機密一直未被洩露,直到上海解放; 五是潘漢年所屬的重要關係,當時還正在起著絕密的現實作用。

然而,在當時“左”風越來越盛的歷史條件下,這份報告沒有得到重視。直到十一屆三中全會,很多人提出潘漢年的問題應該重新審查。羅青長也就到處奔走,為潘漢年的平反進行呼籲。這時,陳雲同志登高一呼,“潘漢年案不翻我死不瞑目”。羅青長的工作因此更加得力,所以經過方方面面的工作,潘漢年終於得以平反昭雪。

1995年3月,羅青長髮表了《潘漢年冤案的歷史教訓》一文,以親歷者的身份,客觀回顧了案件始末。

紅色間諜之父羅青長,周總理臨終囑託之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