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兩個死在「聰明」上的大才子

歷史上兩個死在“聰明”上的大才子

文:古道輕風

歷史上有些看似聰明絕頂的人,他們才華橫溢,持才傲物,很受人們的追捧,但他們的結局卻很悲慘。

這是為什麼?

那麼聰明有才學的人,

怎麼會有這樣的結果。

奇怪嗎?

不。

也許有一句話說得還是有道理:

傻事,都不是傻人做出來的,

笑話別人的,

往往自己更可笑。

比如孔融,

歷史上兩個死在“聰明”上的大才子

他讓梨的故事傳了千百年,我從小就被母親教導,即使你笨,沒有孔融的才學,也要有孔融的品質。

懂得謙讓。

後來大了,知道了孔融的一些故事,嚇得我出了一身冷汗,孔融曾說過這樣的話,父親生孩子是為了情慾,為了自己的性快樂,母親生孩子也只不過是象瓶子裝東西,把東西倒出來就是了,對於父母,有什麼值得感恩的。

話說到這個份上,

無論你是什麼人,

就有些不要臉了。

不要臉的人,

往往都不要命。

有才華的人都傲,不是瞧不起這個,就是瞧不起那個,這都沒毛病,最關鍵的是,你不能瞧不起你的主子。

因為他有生殺大權,

你的生命他說了算。

孔融偏不,

他就是看不順眼他的主子曹操。

這是犟,還是傻,

用文人的話說,

這是性格,

有時候,性格不僅僅決定命運,

他還決定你的生命是長是短。

看不順也就罷了,

曹操能忍。

而人的忍耐是有限度的,曹操也有忍不下去的時候,你諷刺也好,挖苦也罷,這都不是事,你是名人,是名士,曹操犯不著為了殺你,背上殺名人的罵名。

因為得不償失。

但是,孔融說出這一番話的時候,曹操不忍了,他以孔融大不孝的罪名殺了他,並且株連全家。

曹操對天下人說,

我殺的不是什麼名士

而是一個不孝之子。

曹操贏了,

贏的冠冕堂皇。

一個人不論你有多大的才學,也不能狂妄,不能輕視父母。口出狂言。

還有楊修,

歷史上兩個死在“聰明”上的大才子

楊修有才,這誰都知道,他和孔融差不多,都有一個共同的毛病,

犯上。

上是誰啊,

當然是曹操了。

楊修還有一個缺點,喜歡摻和別人的事,給人家出個主意了,解個字悶什麼的。

什麼事都可以摻和,唯獨有一件事不能摻和,那就是家事。

別人家的事,你摻和,無論是出於什麼目的,錯的總是你。

楊修摻和了曹操的家事。

由於曹操的地位特殊,從某些方面說,他的家事就是國事,所以楊修振振有詞:我摻和的是國事。

是國事還是家事,不是你楊修說了算,曹操說了才算數。

楊修是怎麼摻和的。

曹操想立曹丕為接班人,但又覺得曹植也不錯,二選一的遊戲,讓曹操有點為難,選誰不選誰,很長時間舉棋不定。

人的痛苦無處不在,

這件事讓曹操痛苦了很長一段時間。

當然了,

這是幸福的痛苦,

就像白巖松說的

“痛並快樂著”。

楊修看出了曹操的“痛苦”,他想幫曹操的忙,讓他儘早結朿這種“痛苦”。

楊修是怎麼做的。

歷史上兩個死在“聰明”上的大才子

楊修對曹植的印象很好,在曹操考察曹丕和曹植哥倆時,楊修暗地裡幫了不少曹植的忙,使曹植在與曹丕的競爭中佔了上風。

這件事曹操不知情,還以為是曹植的真實的能力,後來曹操知道了,不禁拍案大怒,好你個楊修,險些壞了我的大事。

這次,曹操不忍了,

揚修也沒有以前那麼幸運了。

他就這麼死了,

死在了自己的聰明上,

死在了摻和別人的家事上。

值嗎?

當然不值。

一個人聰明是好事,但如果不把聰明用在正道上,處處顯擺自己,聰明又用什麼用呢?其結果也只能是害了自己,給世人留下笑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