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皇帝」和他的短命「佛國」

“大乘皇帝”和他的短命“佛國”

懷來縣北魏轉佛石

懷來縣位於河北省的西北,隸屬張家口市,東南均與北京接壤,是京津聯接晉蒙等西北地區的重要樞紐,也是經濟、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

“大乘皇帝”和他的短命“佛國”

大同雲崗石窟

按文獻記載,佛教大約兩漢時期流入京冀地區。以大同雲崗石窟為代表的北魏佛教建築,以及懷來、下花園一帶,北部山區發現的同時期石窟建築,可以充分想象出,當年本地對佛教的尊崇。在隋唐時代,佛教達到了鼎盛時期,到處是佛寺遍佈,僧尼眾多。

“大乘皇帝”和他的短命“佛國”

下花園石窟

難以想象的是,在懷來這片土地上,在隋末唐初交替,社會極度分裂動盪時,竟然出現了存在三個月的“佛國”。

“大乘皇帝”和他的短命“佛國”

《隋唐風雲錄》連環畫

公元618年,也就是唐朝武德元年(隋朝的太原留守李淵,接受了他所立的隋恭帝“禪讓”,建立唐朝,改年號為武德),那時的懷來縣的名字是懷戎縣,縣內有一個名字叫高曇晟的僧人,他看著到處都是軍閥做亂,百姓起義,也就在懷來、涿鹿、延慶一帶糾集了些人,想伺機起義。

一天,懷戎縣縣令要組織祭祀活動,在縣令準備供品的時候,藉著混亂,高曇晟率領著門徒衝進祭祀場所,殺害了縣令。

可能是因為他曾經僧人的身份,有些影響力,緊接著還裹挾了全城百姓公開造反,並順利地佔據了縣城。

得意洋洋的他,要繼續成就“大事業”。先封自己是“大乘皇帝”,立尼姑靜宣做“耶輪皇后”,取了個年號是“法輪”,就這樣搞起了奇葩的“佛國”。

“大乘皇帝”和他的短命“佛國”

唐代懷來位置示意圖

急劇膨脹的“大乘皇帝”,還要壯大自己的力量和地盤。他派遣使者到東部漁陽郡,招納另一路起義軍,要和他們的首領高開道結為兄弟,並封他做“齊王”。

其實這個高開道,早已佔據了漁陽(今北京天津薊縣一帶),有著數萬人的軍隊,號稱“燕王”,是北方的一股強大的勢力,甩出高曇晟不只幾十條街。

他接到高曇晟的“諭旨”以後,假意高興地答應,安排人留守漁陽後,就帶著大批主力軍西進,“投靠”高曇晟去了。

高開道來到懷戎,當了三個月“齊王”後,趁高曇晟志得意滿,毫無防備時,學習高曇晟,也來了個突然襲擊,將他殺害,並輕鬆接收了高曇晟的軍隊。同時仍復稱“燕王”。

“僧人皇帝高曇晟”就這樣和他的佛國從此一起消失,他的尼姑皇后也不知下落。不成想,三十七年之後,大唐還真出現了一位,曾經做過尼姑的皇后,執掌大唐江山。

雖然這只是動亂時代的一瞬,卻反映出了,當時北方佛教勢力的強大。並給懷來的歷史,留下了奇麗的一筆。

“大乘皇帝”和他的短命“佛國”

懷來縣東八里石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