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畫欣賞:清水出芙蓉 崔如琢《盛世荷風》

名畫欣賞:清水出芙蓉 崔如琢《盛世荷風》

崔如琢 盛世荷風 設色紙本 成交價1.01億元

【作品賞析】

崔如琢所畫的荷花,融會了八大山人、齋白石、潘天壽、李苦禪諸家之長,又濟以現代人的審美感受,蘊藉如詩詞,暢達如散文,直從畫裡延伸到畫外,充滿歷史、文化、藝術的深度。他的獨特之處在於其駕馭和佈置大幅繪畫的能力,因為他意識到,絕大多數的國畫家因為種種條件的限制,因而在很大程度上都只能稱為“小品畫家”,而新的時代需要新的鴻篇鉅製,所以他總是盡力使用大尺幅的宣紙以表現整片荷塘的氣魄與丰姿多彩之處。

名畫欣賞:清水出芙蓉 崔如琢《盛世荷風》

崔如琢的荷花,用筆、意蘊,都傳遞著強烈的中國寫意畫的筆墨精神與美學意趣。因為他畫荷,既照顧到了荷花的客觀真實性,如對花、葉、莖的關係交代得極其清楚,也根據畫面的需要,依據自己的審美追求,趨向於構成,甚至半抽象化,將池塘裹盛開的荷花昇華為對生命的觀照。崔如琢筆下的荷,既是隨意的,又是理性的;既是謹慎的,又是放鬆的;既是寫生的,又是寫意的;既是現實的,又是理想的。我們從中甚至可以讀出周敦頤《愛蓮說》的美學意蘊。通過變幻多端的荷花,他也注入了思想的力量—水墨氤氳間,意趣無究。

名畫欣賞:清水出芙蓉 崔如琢《盛世荷風》

在中國傳統繪畫批評標準中,“氣韻生動”之外的第二個標準就是“骨法用筆”。我所以欣賞崔如琢的繪畫,也正是在這一點上他與許多花鳥畫家拉開了距離:有的畫家是以柔、淡取勝,他則是以剛、厚取勝;有的畫家是以輕、散取勝,他則是以重、聚取勝。言一點除了是他的氣質使然,還要得力於他在書法上的修為,比如他對漢隸和北碑的深入研習。最為推崇北碑的康有為,曾經認為魏碑具備了十美:“一曰魄力雄強,二曰氣象渾穆,三曰筆法跳躍,四曰點畫峻厚,五曰意態奇逸,六曰精神飛動,七曰興趣酣足,八曰骨法洞達,九曰結構天成,十曰血肉豐美。”無疑,這種種意象,都可以在崔如琢筆下的畫中得到印證。無論濃墨重墨,無論粗線幼線,其剛勁彷佛飽含生命的力量,即使是細緻勾畫,也是筆力挺拔。可以說,崔如琢是繼八大山人、吳昌石、齊白石、潘天壽、李苦禪之後擅長畫荷的又一高手!

全畫展開,或一兩枝傲然出塵,或三四枝顧盼著,如語如訴;或恣肆如瀑布式的傾瀉於麗日朗照之下;或輕盈地飄搖在清風中,其墨葉,濃的蓊然沉鬱,淡的灑然飄逸,濃濃淡淡間,純粹得恍若天地鴻蒙。中鋒粗壯而不澀滯,側鋒空靈而不枯扁,亭亭的荷莖和荷芰生機勃勃地滋長蔓延著,支撐生命的絢爛綻放。

崔如琢創作這件作品,其虛實處理,看似恣肆和隨意,然而卻是他積數十年之功力的深刻思考而來。闊大的筆墨間,有著讓觀者砰然心動的細節局部,整體造型上大片的留白,正是將無限的遐想空間留給他人感懷、馳思。

在《盛世荷風》這一作品中,已經不單純是普通意義上的花鳥畫,而是被人格化了、山水化了,從右面向左看起,畫家是理性的,如同交響樂平緩的開篇,偶爾有幾個音符跳出,然後又沉下去,等著這個水墨交響的高潮的到來。而沿著畫面底部所展開的淡墨,則像雲朵,像晨露,像煙霞,像和風。它是詩性、書法中能夠感受而又潤澤的寫意。

名畫欣賞:清水出芙蓉 崔如琢《盛世荷風》

考察崔如琢的創作,這應該放到21世紀的今天來看。全球化的進程發展到今天,中西相融固然已經無法避免,但是在中西相融之間更能確立中國畫的魅力,創作出富有感染力的作品,無疑是最重要的。中華民族終於在經過近兩百年的探索過程中找回了自尊,曾經被破壞殆盡的傳統文化也慢慢地被修復,在一個有著民族自尊和文化自信的時代,這件曠世的大作品已經應運而生了。

這幅作品,縱橫開合,高低錯落,生機勃發,安然綻放。雄健的筆墨,傳遞著、延伸著中華文明的生命力,它既映照著“出淤泥而不染”的個人情懷,也表達著“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民族性格。(劉墨)

崔如琢,書畫家、鑑藏家、靜清苑主。1944年生於北京,1981年定居美國,此前曾執教於中央工藝美術學院,於1984年榮獲美國紐約杜威大學榮譽藝術博士學位。1996年回國,定居北京,現任中國藝術研究院博士生導師。早年取法石濤、八大山人、吳昌碩、傅抱石等歷代大師,後拜入國畫大師李苦禪門下,書法則師承書法家鄭誦先。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收藏曆代藝術大師的書畫精品,藏品囊括從宋、元、明、清到近現代大師的書畫精品,數量頗豐。近年出版的著作有《中國近現代名家畫集·崔如琢》、《世界名畫家全集•崔如琢》、《崔如琢大寫意花鳥集》、《崔如琢山水畫集》、《荷風盛世創作紀實》、《崔如琢談藝錄》《崔如琢大觀》等。

2011-11-29佳士得香港有限公司,2011年秋季拍賣會,崔如琢 《盛世荷風》 設色紙本 247×123cm×8 成交價1.01億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