悅讀|吳正憲:教育是什麼?

悦读|吴正宪:教育是什么?

本文約1200字 預計閱讀時間3分鐘

悦读|吴正宪:教育是什么?
悦读|吴正宪:教育是什么?

吳正憲,特級教師,正高級教師,國家督學,全國人大代表,現任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基教研中心小數室主任。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教材專家工作委員會委員、全國小學數學專業委員會理事長。

悦读|吴正宪:教育是什么?

“教育是什麼? ”從走進校園的那一刻,我就開始了自問,不知問了多少回,百問不得其解,不得其解還在問。我想,每一位教育路上的追夢人,都有過這樣的執著與痴情吧!

初為人師的日子,我使出全身解數,調動生命中的所有熱情,投身教育事業。課堂上,我不知疲倦地講解,每篇文章、每個例題都不敢放過,生怕落下哪一句。每逢畢業季和數學競賽,加班加點加課時成為常態,我不遺餘力地刷卷子、海練題、拼高分……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當我照本宣科在“滿堂灌”的課堂教學中樂此不疲時,終於有一天,我停下了腳步……

那是一個初冬的下午,教室裡一個男孩無精打采地趴在桌子上,顯得倦怠而孤獨。他面無表情地在本子上亂畫,一行字慢慢清晰:“我不喜歡和同學玩兒,我不喜歡上學也不喜歡回家……”那天放學後,我與他談了良久。當我把他送到單親母親的身邊時,月亮已經爬上天空。我與他相擁告別,彼此眼睛裡都閃著淚花……數十年後的今天,我還會時常接到他的電話。兒時同學的聚會上,他第一個站起來:“報告老師和同學們,我兒子做爸爸啦,也生了個兒子。”笑聲迴盪在整個房間。我們成了一生中的摯友。

悦读|吴正宪:教育是什么?

“教育是什麼?”我用心自悟……

教育是理解。兒童成長需要理解。魯迅先生說,對孩子的教育“開宗第一,便是理解”。蘇霍姆林斯基說:“我敢拿腦袋擔保:如果學生不願意把自己的歡樂和痛苦告訴老師,不願意與教師開誠相見,那麼,談論任何教育都終歸是可笑的,任何教育都是不可能的”。理解,是用心靈感悟心靈,需要換位思考。教師要站在兒童的立場,用心傾聽兒童的心聲,設身處地地為兒童的成長著想。唯有理解,生命與生命才會產生積極的相互影響。

教育是尊重。兒童是有情感、有個性、有獨立人格的完整生命體,生命需要尊重。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愛的核心是尊重。尊重兒童的人格,尊重兒童的成長規律,按規律教學就是最科學的教育。我們要把兒童當作大人那樣去尊重,又要把兒童當作小孩子那樣去讀懂。

教育是激勵。兒童是發展中的人,既有潛力,又不成熟。開發兒童的潛能,包容兒童的不成熟,都需要激勵。教育是點燃,是喚醒,是激勵。為此,教師要善於激發兒童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慾望,鼓勵兒童創造,給兒童機會,使其發展變成可能。

教育是呵護。兒童成長需要呵護。教師要小心翼翼地保護好兒童的自尊心、自信心。蘇霍姆林斯基說:“把學習上取得成功的歡樂帶給兒童,在兒童心裡激起自豪和自尊,這是教育的第一信條。”只有這樣,兒童的心靈才能舒展,才能有幸福的感受。兒童是否幸福,這是教育成敗的關鍵。

教育是生活。

“生活世界”是直觀、具體、現實的,因而也是豐富的。兒童在日復一日的生活中慢慢長大,生活就是最好的教育,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言“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生活是永恆的教育。

悦读|吴正宪:教育是什么?悦读|吴正宪:教育是什么?

答疑解惑

進入6月,這一學年也進入尾聲,期末考試即將來臨。怎樣幫助學生做好期末複習?各位老師,有什麼妙招或者疑惑?

文末留言即可

入選“答疑解惑”的留言將有機會獲得精美禮品一份,等待您的回答哦~

推薦問題

文末留言:推薦問題+您想推薦的問題

如果您的推薦被採納,也將獲得我們精心準備的紀念品一份

主管: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主辦:北京師範大學

承辦:北京師範大學出版集團

郵發代號:82-113

國內總髮行:北京報刊發行局

國內統一刊號:CN 11-4801/Z

國際標準刊號:ISSN 1672-2051

▌合作數據庫

悦读|吴正宪:教育是什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