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境外保险,风险你评估过了吗?

商业保险面面观系列报道之三

李嘉诚曾说过“别人都说我很富有,拥有很多的财富,其实真正属于我个人财富的是给自己和亲人买了充足的保险。”保险对于每个人和家庭来说很重要,能弥补天灾人祸、疾病意外等各种变故带来的损失,起到转移风险的作用。

现在很多内地居民都愿意去香港购买保险。为何香港保险产品深受内地顾客的青睐?相比于内地的同类保险,香港保险性价比更高,费用更便宜,因此,越来越多的内地游客赴港旅游归来的时候,很愿意将塞满纪念品和商品的旅行包腾出一小片空地,放置一份厚厚的保单。

那么我们今天就来做个香港境外保险和国内保险的利弊分析。

购买境外保险,风险你评估过了吗?

香港境外保险的优势:

1、费率低、保额高

同样的保障内容,在香港所购买的保费里面的重疾险不仅价格便宜,预期收益也较高。这也是内地居民去香港购买保险的主要原因之一。

2、保障范围更广

香港地区保障型保险产品的保障范围通常都比较广泛。以重大疾病险为例,内地保险公司只提供40多种重大疾病的保障,香港重疾险则可以提供60多种重大疾病的保障,另外还提供原位癌等60多种早期或非严重疾病的保障,最多的可提供至120种左右的疾病保障。

3、预期收益更高

除了保障,香港保险的预期收益也较高。香港地区储蓄型保险收益大多都提供5%~10%的年复合回报率。除此之外,还有每年保证的或者非保证的现金红利或复利。相比而言,内地的寿险预定利率长期位于3.5%。

购买境外保险,风险你评估过了吗?

虽然香港保险相比较内地保险有很多好处,但是香港保险的弊端也有很多:

1、汇率不同带来的贬值风险

港币和美元挂钩,与人民币1元兑换价,10年内从1.2元跌到0.8元,相当于本金40%的亏损。香港保险长期看,投资收益未必高。香港的大部分保险产品以港元结算,而港元又与美元直接挂钩,若美元持续贬值,将直接影响以港币结算之保单(特别是长期寿险保单)的现金价值及年收益率。

2、法律不同带来的保险纠纷

大陆人士在香港买保险,在两地均不受法律保护,香港规定非香港居民购买的保险纠纷不予受理。例如,中国法律规定,失踪2年可宣告死亡;在香港却规定,失踪7年才能宣告死亡。如果在大陆长期生活,那在香港需要重新请律师准备赔付法律证明,而在香港买的保险在中国不具备避税避债功能。

3、服务缴费风险大

在香港服务不便利,办理理赔跑香港不便利,尤其是期交,要考虑每年亲自赴港缴费是否方便,托人代缴是否安全,在香港境内银行开户并签约代扣代划的成本和费用等。

4、就医的便利性和判定标准容易产生争议

5、保险公司的经营风险

港澳和境外不少地区对保险公司监管比较松散,保险公司经营不善而倒闭的案例并不鲜见。

国内保险最大的优势是什么?

购买境外保险,风险你评估过了吗?

偿付能力监管世界领先!

在中国,出于安全考虑,保监会限定了国内的寿险产品的最高利率,并且对保险公司的投资方向和领域进行了限制,因此保险公司的收益水平不高。但从偿付能力监管来看,中国是目前世界上保险业监管水平最全面最先进的国家之一。也就是说,在中国的保险公司购买和持有的保单是世界所有国家中是最安全的,接受了最全面的监管保护。尤其是那些动辄要保几十年的人寿保单,你们绝对可以放心持有。简单来说,根据监管要求和指引,在每季末、每年末保险公司会通过建立详尽的数学模型和压力测试后能确保自己有能力无论发生什么事件都不会倒闭。

保险的意义是什么?

就是用来给被保险人多一层经济上的保护,把被保人的风险转移出去。试想一下,境外保险公司虽然收益更大、保障范围更广,但是也有可能因为经营不善而面临破产的局面。到时,保险兑不了现,需要用来养老、医疗、教育的保障直接化为泡影。所以香港境外保险千般好,也不敌中国保险强大的偿付能力这一点。因为保险还是“保险”一点的好!

无论如何选择保险,就算香港境外保险再便宜,也是需要一次性支付一大笔保险金的。签订保险合同的那一天,就是你未来几十年里比较痛苦的一天。保险公司把被保人的风险承担了,那有谁能帮我们把支付保险金时的“痛苦”给承担一下呢?

时代变了,社会发展了,经济发展规律也在变,分享经济时代下诞生的爱享365消费合伙人共生经济保障平台,正是这样一个能够满足消费者保障的平台。消费合伙人可以通过平台,将分享的商品生产利润的一部分拿来购买各种商业保险,实现“消费养老”、“消费医疗”、“消费教育”等一系列新思维的商业模式。让支付保险金成为一件轻松的事。(彭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