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家常智慧叫做菜焖饭

“菜焖饭”的智慧,散落在中国的山川湖海间。在四川,有五花肉豆角控(烘)饭;在北方,不仅有五花肉香菇焖饭,还有豆角焖面;在福建台湾,有海鲜加入的油饭;在粤港地区,有百菜入煲的煲仔饭,在江浙沪皖,有咸肉青菜散落的咸肉菜饭;在新疆,有黄萝卜、葡萄干和羊肉的抓饭……

有一种家常智慧叫做菜焖饭

△“菜焖饭”的典范:煲仔饭。图片来自网络

“菜焖饭”之所以化身如此众多,其原因无外乎三:

1.“雨露均沾”式烹饪和吃法:

以前在物质匮乏的年代,如何用有限的食材尽可能多地满足全家人的食欲,主妇们自然而然地选择了菜焖饭的方式,不仅味道让米饭雨露均沾,全家人也能吃得高兴——咸肉菜饭在上海被叫做“咸酸饭”,其实正确发音表意则是“寒酸饭”,由来可以想见一二。

2.因地制宜的取材: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时令的鲜蚕豆、竹笋、鲜豆角、矮脚青、莴笋、豌豆、土豆、香菇、萝卜干等等蔬菜皆可入饭,再遇见咸肉、腊肉、腊肠、羊肉、五花肉、海鲜等等带着咸香油鲜的特产,迸发出的原本美味,让米饭得了大便宜。

有一种家常智慧叫做菜焖饭

△台湾红蟳米糕,靠海吃海的典范。图片来自:tw.openrice.com

3.懒宅:

信不信由你,这个世界其实是由(wèi)懒人改变的。不知道是宅懒们创造了菜焖饭,还是菜焖饭的简便吸引了懒宅们,总之,“I have a 菜, I have a 饭,嗯~~! 菜焖饭!”唱得666的。一个电饭锅能搞定的事情,绝不多加一个碗。

菜焖饭的黄金公式

菜焖饭的原理其实很简单,在煮饭的阶段就加入各种配菜配料,让味道深深渗入米饭当中。吃一口,菜和饭你中又有我我中有你,这种满足感无以伦比。

其黄金公式如下:

素菜+荤菜(油脂)+好米+少量水

◎素菜+荤菜的组合,可以是莴苣+腊肉,可以是矮脚青+咸肉,还可以是豆角+五花肉,也可以是土豆+香菇+排骨。素菜提供风味和少量水分,荤菜则提供部分油脂。如果荤菜这一栏是海鲜,那么就需要额外多加一些油了。

◎好米在菜焖饭里承担了重要的口感角色。由于素菜、肉类都有水分和油脂,所以添加的水要比正常煮饭的量少一些。这样煮出来的饭才能咸香、颗粒分明有嚼劲。

◎菜焖饭的搭配完美地印证了袁枚在《随园食单》里所说的烹饪原则:“有味者使之出,无味者使之入。”

按照这个公式,我们可以来一个简易但是味道很不错的江南菜饭:

菜谱 | 江南菜饭

朴实无华的菜饭是江浙沪人人都爱的家常餐。有菜有饭一锅出,带着咸肉的油脂香和青菜的清香,不吃几碗不过瘾。

有一种家常智慧叫做菜焖饭

份量:2-3人份

准备时间:30分钟

烹饪时间:15分钟

难度:较简单

材料 | INGREDIENTS:

食材:

西贝甄选五常有机大米200克

腊肠 2根 / 小油菜4颗 / 水适量(不同电饭锅提示的水量不同,比正常的量要少放一些水)

调料:

姜丝2克 / 盐 2克 / 白糖 2克 /

去皮肥肉或肥油20克

工具:

电饭锅 / 炒锅

步骤 | STEPS:

1.将所有材料洗净,青菜掰开,切成细丝或碎粒;腊肠切成小粒,肥肉切小丁。

有一种家常智慧叫做菜焖饭

2.将大米淘洗干净,倒入电饭煲,加入适量水和腊肠粒,拌匀后,开始煮饭。

有一种家常智慧叫做菜焖饭

3.饭煮好后,烧热炒锅,下肥肉丁小火煸炒至出油焦黄,下姜丝爆香,加入青菜略翻炒几下,放盐、白糖炒匀即可。

有一种家常智慧叫做菜焖饭

4.将青菜倒入电饭锅中,拌匀,继续焖几分钟即可出锅食用。如有猪油,可以放一小块到饭里拌匀,吃起来更香。

有一种家常智慧叫做菜焖饭

注 | TIPS:

1.传统的菜饭是将咸肉、青菜炒好后和米一起焖饭。但这样菜叶颜色会煮过头发黄,而改在米饭煮好后再加青菜,颜色会更漂亮。咸肉稍有腥味,换成腊肠尤其是广式腊肠,更容易接受。

2.煮饭的时候,还可以再加一些切碎的油豆腐,也非常香。

3.腊肠已有咸味,青菜的放盐量请适量斟酌。

有一种家常智慧叫做菜焖饭

食材 | LINKS:

油润有嚼劲的米饭是菜饭的灵魂。

有一种家常智慧叫做菜焖饭

文 | menco

图 | 西先生和贝小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