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秦始皇陵有人鱼膏制成的长明灯,人鱼膏究竟是什么?

人鱼膏,即鲛人鱼膏,顾名思义,用鲛人的尸体制作而成。其油脂的燃点极低,一滴燃烧数日不灭,若有数具鲛人的尸体,可成两千年不熄的长明灯。制作人鱼膏的过程,据说相当血腥残忍,而且是一项古老的技术活。

传说秦始皇陵有人鱼膏制成的长明灯,人鱼膏究竟是什么?

鲛人在中国古代神话传说的书籍中多有提及,比如干宝《搜神记》有载:南海之外,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织绩,其眼泣,则能出珠。说的是鲛人善于纺织,织物叫做“龙绡”,不晓得什么原材料,肯定不是春蚕吐丝。

还有《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记载:“始皇初即位,穿治郦山,及并天下,天下徒送诣七十余万人,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满之。令匠作机弩矢,有所穿近者辄射之。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
传说秦始皇陵有人鱼膏制成的长明灯,人鱼膏究竟是什么?

另外,《太平广记》说鲛人大者长五六尺,状如人,眉目、口鼻、手爪、头皆为美丽女子,无不具足。皮肉白如玉,无鳞,有细毛,五色轻软,长一二寸。发如马尾,长五六尺。阴形与丈夫女子无异,临海鳏寡多取得,养之于池沼。交合之际,与人无异,亦不伤人。简而言之,鲛人人面人身鱼尾,而且还能够和人类发生性关系,对人体和自身毫无伤害。

传说女鲛人最爱诱惑年轻的男子,一旦对她生出念想,就会着了道儿,被她拖入海中溺死,成为鲛人献给海神的祭品。

但从文献记载来说,她们却成了人类的发泄欲望的“性奴”,被圈养于院落中的池沼,不得不同情。
传说秦始皇陵有人鱼膏制成的长明灯,人鱼膏究竟是什么?

鲛人全身上下都是宝物,最值钱的,就是她的眼泪,这便是所谓“鲛珠”,价值胜过任何一种天然珍珠。

而鲛人所织的鲛绡,也是稀世珍宝,具有入水不湿的神奇功能。用力撕扯,完好无损,表面玻璃般光滑,在海底也可反光。其柔韧度超出任何一种丝织品,甚至强于二十世纪的化纤材料。

鲛人和鱼儿一样,能用肺呼吸,但离开水,顶多只能坚持一天,就会浑身腐烂脱皮流脓而亡,非但无法熬制成人鱼膏,反而还有剧毒。

在蔡骏小说《镇墓兽》中,也用了不少笔墨篇幅来写人鱼膏与鲛人,男主秦北洋南下南海,找寻鲛人,获取人鱼膏,以解长白山之围。

鲛人应该是这样的:

“南海鲛人,赤裸的美人,一头波浪卷的长发,就像乌黑的海藻,披散在她皎洁光滑的后背上。但她长的不是人类的歌谣,而像海豚发出的叫声。”

“南海姑娘继续沉吟着海豚的歌声,而她全身的鳞片渐渐发亮,就连一对双乳也铺着细密的鱼鳞,发出白银色的反光。她的双臂腋下有蝙蝠般的翼膜,背后脊椎骨节上生着锋利的鳍刺。只有柔软的小腹部没有鱼鳞,更像海豚皮肤般的光滑……她没有双腿,只有一条细长的鱼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