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言:狗肉不上席,不是因为狗肉不香,而是另有深意

狗肉究竟好不好吃?自古以来狗作为人类的好朋友一直担当着看家护院的角色。那么同样作为六畜之一的狗为何很少被人们做菜端上席呢?那就要从自古说起了。据《史记》记载,当时的越王勾践为了鼓励生育曾颁布这样的命令。“若生男子,奖励二酒一犬。若生女子,奖励二酒一猪”。看见在那个重男轻女的年代里,狗的价值要比猪的价值高出很多。

俗言:狗肉不上席,不是因为狗肉不香,而是另有深意

不过在那时只是认为狗的价值高而已,至于上不上正式的宴席还是很少有记载的。但在南北朝时期,当时的游牧民族就有狗肉不上席的正统说法了。因为在当时狗作为游牧民族的猎捕工具并不是单纯的食用家畜,再加之狗还是某些民族的守护神,这样的大环境下狗肉这类东西成为了大家都很忌讳的东西了。

俗言:狗肉不上席,不是因为狗肉不香,而是另有深意

随着佛法的传入,佛教中将狗视为不洁之物,使用会玷污六根,致使六根不净。所以对于狗肉也很是机会。众多佛教徒都是不吃狗肉的。

俗言:狗肉不上席,不是因为狗肉不香,而是另有深意

在清代因为满族人的萨满教认为乌鸦和狗是他们的神明的圣物,据说还救过努尔哈赤的性命,因此满族人也是不杀狗和不食用狗肉的。

俗言:狗肉不上席,不是因为狗肉不香,而是另有深意

还有一种民间说法就是打狗散伙饭,意思是说吃完了狗肉大家就各奔东西了。所以家里聚会宴请宾客也是忌用狗肉。因为寓意不好。

俗言:狗肉不上席,不是因为狗肉不香,而是另有深意

那么对于现在这些不吃狗肉或者狗肉不上席的说法你怎么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