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中,如果日本不蓄意挑起太平洋战争,美国会不会一直不参战保持中立?为什么?

艺屿EYESVOT

这个问题的假设都不成立!

首先,日本海军要想在太平洋地区有所作为,必须和美国硬碰硬。而美国在二战中终归有明确的目标,因此参战也是必然。

所以即使日本和美国没有撞到一起,美国也会因为其他事件或者原因参战。

1、日本挑战美国不可避免

1898年,美国和西班牙在菲律宾爆发战争,史称美西战争。美西战争的结果是美国赶走西班牙,成为菲律宾的新主人。

除了菲律宾,美国还在1898年抢占了夏威夷群岛。加上1867年从沙俄手中买下的阿拉斯加,美国在北太平洋可以说已经织成一张巨大的网,日本被完全网在其中。

1939年的苏日诺门坎战役成为日本国策的转折点,因为进攻苏联的惨败,导致陆军在日本高层颜面扫地,进而陆军放弃了北上和德国夹击苏联的计划,海军趁机成为主角。

海军的设想是在太平洋地区占据霸权地位,想要达到这样的目标就要对美国形成致命一击。联合舰队司令山本五十六就设想通过日本海军的会心一击,迫使美国回到谈判桌,向日本出卖更多的利益。

他们把美国想得太过简单。但是日本的偷袭却不得不说比较成功,在1944年莱特湾海战前,美国在太平洋地区的海上力量一直无法对日本海军形成碾压性优势,每一仗都打得十分艰难。

很多人说日本之所以执意要挑战美国,一方面是因为美国封锁,另一方面是因为日本在东北没有找到石油,所以才不得不向南发展。这种说法很对,但是要知道日本陆军和海军素来不和,海军出击,完全是和陆军思维背道而驰的。

不过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日本无论日军还是海军目标都是一致的,那就是给日本找到续命的能源和资源,在当时的条件下,东南亚地区的菲律宾是美国势力范围,日本要想获得南洋的石油橡胶等物资,必须要经过美国的势力范围,因此和美国必定会发生冲突。

因此日本挑战美国不可避免!

2、美国参战不可避免

美国自独立以来,逐渐形成门罗主义和孤立主义的倾向。

门罗主义将美洲都视为美国的势力范围,基本观点为欧洲列强不应再殖民美洲,或涉足美国与墨西哥等美洲国家之主权相关事务。而对于欧洲各国之间的争端,或各国与其美洲殖民地之间的战事,美国保持中立。

而孤立主义则更有意思,指的是在防务上,孤立主义采取不干涉原则,即除自卫战争外不主动卷入任何外部军事冲突;在经济文化上,通过立法最大程度限制与国外的贸易和文化交流。

从这里可以看出美国有着明哲保身的意思,好像只要自己不受威胁,基本不会参与其他国家的争端。这给美国带来巨大好处,比如欧洲一战前期,美国两边卖军火,赚得不亦乐乎。

但是从美国的外交表现看,美国似乎从来没有真正遵守过门罗主义和孤立主义。比如一战后期1917年美国加入协约国作战。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是因为美国在战争中看到了更大的利益,而这些是美国孤立时得不到的。所以一战后,美国成为世界经济霸主,二战后美国成为世界超级大国。

所以,包括罗斯福在内的美国人,不可能不知道二战对于世界格局将会造成怎样的冲击,不可能不知道美国将要在一片废墟的欧洲人面前获得怎样丰厚的收益。他们需要的,只是个合适的参战理由。

关键时刻,日本偷袭珍珠港。

所以,美国这样一个务实的国家,一定会在战争中分得一杯羹的。所以参战时间有早晚,但绝不会袖手旁观!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Yes”,一个爱好历史的妹纸!期待关注!


静夜史

当然不会啦,本身“太平洋战争是日本蓄意挑起的”的说法就是对历史的无知。你甚至都可以说太平洋战争“是美国蓄意挑起的”。美国才不会一直不参战保持中立呐,其实美国从来就没有在中日之间保持过中立,一直公开支持中国,如果美国认真保持了中立,国府也就坚持不下来了。

这是因为美国和日本在地缘环境和价值观的硬软两方面都是结构性的天敌,读一下美军编制的太平洋战史就能理解这个问题,当时的日美关系是一种你死我活无法共存的关系,美国一定要把日本打趴下,用当时美国军方的话就是“bring Japan to her knees”。

这句话最早是什么时候说出来的呢?可能会吓大家一跳:1904年,日俄战争都还没有打完的1904年。

1898年美国在美西战争中获胜之后得到了西班牙的菲律宾殖民地,如何保卫在大洋彼岸的菲律宾殖民地就成了美国的一大烦恼,一开始对菲律宾形成威胁的有德国、俄国、英国、荷兰和日本。但经过日俄战争和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俄国和德国已经不能对菲律宾构成威胁了,英国在一战之后国力大减,也已经不能在海外发动作战行动,荷兰本身就是个小国,这样能够威胁菲律宾的就只有在甲午战阵中割得了台湾的日本,要知道台湾南部的高雄离菲律宾最北的吕宋岛的距离都不到500公里,日军从高雄出发,第二天就可以在吕宋岛登陆。而美国当时在远东就只有在上海和青岛的几艘小炮艇。

从价值观上来说,美国一直提倡门户开放利益均沾的政策,主张尊重各国的领土完整和领土主权。在1922年主持的华盛顿会议上支持了中国的主张,最后使日军撤出了山东,恢复了中国对山东的主权,收回了日本霸占的胶州湾德国旧租借地和青岛海关,赎回了胶济铁路及其支线,山东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在1928年主持通过《巴黎非战协定》;美国国会在1934年3月就已经通过了泰丁-麦克杜菲法案,决定在1946年给予菲律宾独立。而日本却一直坚持武力扩张,侵略中国大陆,扶持伪满,危害中国的领土完整和国家主权,这也是美国无法接受的。

美国在1904年提出来的对日作战还只是一个口号,但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的凡尔赛和会上,日本在英法的支持下排除了美国的反对而继承了德国在赤道以北太平洋上的大量岛屿,这样就隔断了美国从夏威夷出发支援菲律宾的交通线,使得菲律宾非常危险,所以美国从1922年开始正式进入制定对日作战方案的程序,这就是橙色计划的由来。

1937年7.7事变之后日本全面扩大侵华战争,美国也就加大了对日本经济战的力度和援华的力度,同时担任菲律宾联邦军事顾问的麦克阿瑟元帅也加紧了加强菲律宾的自保能力的努力,随着日本和德意的接近,美国开始和英国联合编制同时在太平洋和大西洋应对德国和日本的“彩虹作战计划”,但是由于英美之间以及美国陆海之间对两洋的有限顺序始终有分歧,所以彩虹作战计划的编制一直在摇晃。

但是作战本身从没被怀疑过,即便日本很规矩地不动,英美也要在大西洋打败德国之后再来太平洋消灭日本,这是彩虹作战计划明确了的。从日本入侵法属印度支那(现在的越南)企图切断英美的援蒋通道之后,美国除了对日本实行经济制裁之外,征召麦克阿瑟重新入伍以及将太平洋舰队从加州的圣迭戈向前移动到夏威夷都是在做对日作战的具体准备。

但美国的这些动作并没有引起日本的警觉,虽然1936年石原莞尔就把美国当作了假想敌,但日本其实根本就没有对美的具体作战计划,就只是一个口号。本身石原莞尔发动的9.18事变就把日本帝国带上了一条不归路,但日本军阀认不清这一点,在大陆战场越陷越深,拒绝接受美国的有关从大陆撤军的要求,实际上也可以说是一步一步落入美国为日本所设计好了的陷阱。

所以说美国的参战是必然的,日本的失败也是必然的。


冰冷雨天

笔者认为:这个问题需要从当时的世界大环境和美日之间的矛盾去分析。

首先要说明一点的是,美国与日本的冲突绝不是在二战前才形成,至少可以追溯到半个多世纪以前。

日本明治维新后,建立了强大的海军,也开始学西方列强对周边各国搞起了炮舰外交。先是进攻台湾不成,转而向东直取夏威夷,企图报当年美国舰队打开日本国门的一箭之仇。不曾想美国人更不是善茬,一举打败了日本人,栽了跟头的日本人只好向西发动了甲午战争。

日本人在甲午战场血战一年多,最终夺取了台湾,进一步打开了通往东南亚资源地带的道路。然而就在日本人进行甲午战争之际,美国人也没闲着,因为从夏威夷之战中美国人就看透了日本人的狼子野心,自然也就图谋套狼之招。因此,就在中日甲午战争如火如荼之际,美国也发动对西班牙的战争,沿着赤道线从太平洋东岸一路打到菲律宾。这时刚刚结束了甲午战争的日本已经是伤痕累累,北面又面临沙俄帝国的威胁,根本难以再染指东南亚。资源极度匮乏又面临巨大威胁的日本只好转而向北与沙俄帝国开战,以尸山血海的代价打败了沙俄帝国,暂时解除了北面的威胁。

日俄战争以后,日本人开始以美国为假想敌大力发展海军。美国人也不甘寂寞,于1913年进行了美日太平洋战争的兵棋推演。 随着世界各地特别是亚欧大陆风云变幻,美国人于1917年派兵进入欧洲大陆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日本人看到了在亚太进行扩张的机会,开始四处行动,先后染指西伯利亚和南洋列岛。

但是好景不长,一战很快结束,战胜国英法美开始主导世界政治格局。美国人自然不会忘记在亚太的利益,随着《海军协议》、《九国公约》、《西伯利亚撤军》等一系列所谓化解国际矛盾的文件出台和华盛顿体系的建立,不仅限制住了日本的扩张势头,还不得不放弃许多既得利益。

一战结束至二战开始,20多年里国际风云变幻持续不断,作为当时称霸全球近200年的大英帝国因为一战损失惨重,到30年代基本上丧失了全球控制权。而新兴的苏联、纳粹德国、日本还有美国都无时无刻不在觊觎大英帝国即将失去的霸权桂冠。特别是从大英帝国母体中分离出来、又搭乘英国快车发展起来的美国。

进入20世纪,已经立国近200年的美利坚合众国越来越意识到美国远离欧亚大陆,太平洋和大西洋虽然是阻止侵略者的天然屏障,同时也是阻止美国向全球扩张的障碍。因此,美国长期以来虽然是强国却只是区域强国,算不上世界强国,即便是区域强国也是一直有大英帝国作为靠山。如果美国能够顺利取代大英帝国自然不必说,如果大英帝国被欧亚列强瓜分,那美国则完全处于列强四面包围之中,能否维持区域大国地位都很难说,或者是成为像奥斯曼帝国那样成为西亚病夫也不是不可能。而从一战后的国际局势发展来看,后者的可能性更大。

所以,20—30年代的美国面临着霸则兴,不霸则亡的选择,而如果要称霸就必须选择加入战争。而美国自身由于经济危机的蹂躏以及国内反战势力的强大思潮,军事实力远低于同时期的欧亚大陆各国。1939年纳粹德国的2800辆坦克、150万大军入侵波兰时,美国陆军现役仅有连人手一支步枪都分不到的18万人。纳粹德军发明的大机群和装甲集群配合快速突进的闪电战横扫欧陆之际,美军的战术思想还停留在骡马编组的步炮兵主义层面。因此,听到战争脚步声的美国一面积极改革军队,一面继续窥探血与火的欧亚大陆上列强那惊心动魄的博弈。

有不少人认为,美国自始至终一直奉行孤立主义的中立政策。但是别忘了,这个时候已经不是冷兵器时期挂个“免战牌”就可以避免战争的时候。美国人奉行孤立政策不假,但这只是为了争取备战时间,也是为了尽可能拖到最有利于自己的时机再参战。实际上二战各大参战国无一不是这个心思,只是由于地缘因素和局势发展的不确定,很多国家都是被迫参战。日本由于国内经济危机和主战派的狂热,第一个烧起二战战火。纳粹德国攻击波兰是迫于国内收复但泽走廊的呼声,波兰战事一起,作为盟国的英法就不能不有所行动。英法一面对德宣战一面却按兵不动,目的就是坐看德波厮杀然后从中渔利。

不曾想德军动作神速,一个月就吞掉了波兰,然后马不停蹄的将矛头西指,刺向英法。不等西线战事完毕又掉头向东,刺向那个自以为已经握住全球战略主动权的苏联。 苏德战争爆发,标志着除美国外世界各大国都卷入战团。而以德日为首的法西斯轴心国集团气势汹汹,所向披靡。 远在美洲的美国自然把这一切看在眼里,特别是在不列颠空战时,昔日的靠山英国独自苦撑纳粹德国的全部淫威,岌岌可危。美国总统罗斯福当机立断,全力支援英国作战。因为他明白,一旦欧洲大陆被法西斯控制,军备不足的美国立马就面临巨大威胁。不列颠空战刚结束,苏德战争又马上爆发,夹在德日两个法西斯中间的苏联虽然有庞大的身躯,却有被随时打垮的风险。

美国人明白,现在各大国仅有自己还在战团之外,理论上最有利的参战时机已经到来。但是国际形势对美国并不利,英国和苏联随便垮一个,另一个必然长久不到哪里,两个都垮了,那欧亚大陆将彻底被法西斯控制,下一个目标必然就是自己。所以美国又全力以赴援助苏联抗战,还承诺如果日本北进与德国夹击苏联美国海军就倾巢而出直捣日本本土。同时不等军备改革完毕就在夏威夷、菲律宾部署重兵,随时应付即将到来的变局,特别是海军主力全部部署在了夏威夷,如同达摩克里斯之剑一样对准日本。这也就是为什么日本人发动太平洋战争的第一刀就砍向了夏威夷的原因。


20世纪战史大揭秘

七师弟觉得没有日本,美国还会保持中立很久。


美国政治终究还是商人控制

继承并延续孤立政策与绥靖政策,是罗斯福能够获得国内政治势力认可且上台的原因,他在竞选时确实承诺过,除非美国遭到攻击,否则美国不参战,其原因是美国的商人还愿意疯狂地发财,这个发财来自于多个地方,一是因逃避战火的来到美国的欧洲人和亚洲人带来了巨大的财富和廉价劳动力,多一个人就多一张嘴,多一笔存款就多一笔投资,这使得美国制造业、食品业、钢铁业都是飞速扩张,不过大家需要注意,那个时候美国的军火业并不发达,只是满足本土需求和出口需求,而当时的出口需求,也只有英国。美国军火的腾飞,是参战之后的事情。当时美国的各种出口产品,主要是汽车,日用必须品。为了闷声发大财,美国国会甚至不允许美商将军火物资运到战争国销售。以至于丘吉尔在发电机行动的时候,给罗斯福打电话,罗斯福说,我们只能给你运到加拿大边境,你们自己过来取吧。当时听得丘吉尔一肚子鬼火一脸懵逼。


这就像几个餐馆一起竞争,别的几个餐馆在打架闹事,必须吃饭的顾客自然就到我这里来了,洗碗工厨师也自然都到我这里来了,而且为了生计都很廉价,原先也很优秀,这样的情况下,逐渐我这家餐馆就可以从一家普通餐馆发展成一座美食城,所以除非打架打到我这里,否则,美国是不会错失这种发财机会的。



珍珠港之前美国并未以军事为重心

在闷声发大财,聚精会神搞建设的美国,在二战开始期间确实并未以军事为重心,打造了自认为可以巩固海防的舰队之后,美国决定依靠天堑对付德国的扩张,事实可以证明当时美国空军都并未组建,而是海上后勤航空队。因为即使整个欧洲陷落,德国短期之内也不可能对美国有巨大威胁,且当时日本虽然在亚洲一个打十个,但是其资源能力以及兵源能力已经接近枯竭,所以罗斯福并未将日本当做威胁放在眼里。以美国的原先计划,保住英国死撑,就能将战事长期拖延下去,随着苏联情况的转好,有可能形成英苏法对抗德国纳粹的局面,所以美国一直没有参战计划。


【1940年,美国好莱坞还在拍着《傲慢与偏见》】


国内政治互相拉扯

有人说,美国是故意装作被偷袭而参战的,七师弟认为这一阴谋论有道理,毕竟美国血缘上的老爹是英国,而英国也已经到了悬崖边上,与英国千丝万缕的贵族集团和利益集团是坐不住的,同时,带着钱来的犹太人,也希望美国政府能够所谓伸张正义报仇雪恨。但是来到美国白手起家的资本家们是不愿意的,不说战争状态会使得他们无法资本扩张和大规模盈利,甚至有可能打掉他们几代人创造的财富积累和商业环境,不愿意被洗牌的本土商人组成了反战利益群体,牢牢控制了国会,另一方面,安安心心和平生活着的美国人,也不愿意国家牵扯进战争之中,有谁会真的愿意舍弃老婆孩子热炕头,电影红茶看报纸的生活,去欧洲拼命呢。这就是为什么,美国国会一直力阻政府陷入战争的原因,也是罗斯福能够上台的原因。



七师弟

美国人仍然会主动参战,当然主动这两个字是要打引号的,因为他们是要找到一些事情的原因才肯发并至于说这些原因是不是自己制造的,这一点就不得而知了。

我为什么会说这个东西,因为当时日本偷袭珍珠港,原意上来讲,美国对日本宣战并不扯到纳粹德国。所以说,美国当时想了一个招,就是自己派了一艘轮船,上面载着几个美国公民结果。轮船走到一半儿被潜艇的用鱼雷给击沉了,美国公民,死了,然后美国人跟德国人宣战,因为潜艇战就是你用的呀,但是事实上,对于这件事情,德国人自己包括全世界对于这件事是存在争议的,因为。德国的最高元首希特勒对于。只能美国人这件事情可以说是忌讳再三,甚至日本偷袭珍珠港,希特勒直接就骂日本人蠢逼。

希特勒不会傻到这种时候还去招惹美国人,因此,对于美国人的这一次袭击,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反正一句话,美国人最后参与到了对纳粹德国的打击行动之中。

从美国人参与对纳粹德国的打击行动,或者说对德国的宣战,美国人虽然说在一开始的时候保持着高调说,我不参与任何势力,我就想卖军火赚钱,但事实上每一次世界大战都是一次机遇,美国人正是抓住了两次世界大战的机遇才超越了自己的老东家英国人,从债务国一举成为的债权国,并且进入了世界第一的行列。

在对于日本人的各项战略里面,美国到后期基本上保持着高调,就是我是帮助中国对抗日本什么东西?飞虎队。飞虎队就是由美国人组成的。美国人派着自己的美国公民去给别人当雇佣军,这一点实际上就已经得到了美国总统罗斯福的认可,只不过当时日本人认为,这个时候还惹不起美国人,所以没有跟美国人细细的深究这件事情。

在这之后,美国人更加步步紧逼,不仅断绝了整个日本的石油供应,而且对于日本的各项紧缺型资源实行封锁,就是告诉你。我将来肯定要跟你站在对立面上你要么先打我,要么我等着我揍你。

在这之后,日本人偷袭珍珠港,修船的工人在修理美国战舰的时候发现各种各样的仪器设备,包括储存在那里的原油都已经准备妥当了。等于美国人已经做好了战争准备状态。

所以说美国人不想打仗,这一点是假的,美国巴不得自己加入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行列。扩大自己的国际影响力。但是提前加入肯定会造成损失,这个时候美国人更愿意的是等到某一个势力已经角逐出胜负的时候,在加入进来,这样损失小,收益大。对于经商的美国人而言,这一点是最容易接受的方案。

美国人当时就等着日本人自己上门,(今日头条漩涡鸣人yy首发于悟空问答)虽然偷袭珍珠港玩脱了,但是对于美国人来说,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可以说是有惊无险,美国人也实现了自己成为世界第一的诺言。

事情回到1941年或者是1942年,如果说这个时候美国人玩一出跟我上述的游轮事件一样的事情,去指责日本人,日本人有能力有理由摆脱美国人的纠缠吗?

说实话,美国人就是一个庄家,他一直在操控着整个赌盘,只不过日本这个赌徒前期有点高明,打了他一个措手不及,不过,美国人肯定一开始就经打定了,从日本这个赌徒手里赢到更多的东西。


漩涡鸣人yy

不会,美国之所以建国后一直没有在本土发生过大规模的外来战争,一方面是他保持了自己的强大,让对手敬畏。另一方面就是一直奉行着保持中立的国际孤立主义政策。

二战后期,美国的政治人物已经在千方百计介入战争进程,日本偷袭珍珠港时,德国的进攻已经止步于斯大林格勒。这是二战德国发动战争以来第一次无法顺利推进,遇到有效反击。这对世界上任何有战略眼光的人来说,都能看懂他的巨大战略意义。那就是苏联能够对抗德国,战争的局势很有可能反转,世界格局将要重塑。

罗斯福刚好是一个具有战略眼光的政治家。实际上从很多迹象上表面,美国是有意给日本放水,让日本偷袭已经没有太平洋舰队有主力的珍珠港的。无论哪种体制的国家,人民实际上无法影响国家决策和政治进程。因为政客有千百种手段影响民意导向和决策过程。

即便日本不偷袭珍珠港,美国也绝对无法坐视苏联战胜德国,征服欧洲而无动于衷。因为苏联是社会主义国家,这种体制和意识形态的尖锐对立本身就是资本主义国家一直敌视和防范的。

一旦苏联取得压倒性胜利而美国不参与战争进程的话,世界上就再也没有能够制衡苏联的力量。而且战后世界格局就是苏联一家独大,唯我独尊,欧洲将沦为苏联的N个加盟共和国。重塑的世界秩序也就跟美国没有太大的关系,苏联将独吞战胜利益,更加强大无比。

出于对世界局势的忧虑和美国自身的利益和安全,美国必须参与二战后时代,以救世主的姿态在关键时刻参与战争,夺取胜利的果实。美国不但赢取了利益还站在了道义制高点上,成为世界共主。即便苏联不忿,却也不能表现出来,一方面已经打的精疲力竭、国力空虚,无力再挑战英美联军。二来站在道义舆论场上也说不过去。

苏联其实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还得强颜欢笑给美国陪笑脸。美国最后一如其设计的那样,不但赚的盆满钵满,还成为二战后秩序主要制定者,得意了好几十年。











谢金澎

我想大家应该还记得,对日本偷袭珍珠港的著名的阴谋论。有一部分人认为,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美国已经事先得到了情报,是美国政府故意隐瞒情报,直接导致珍珠港惨败,以此来激发美国民众要求参战的热情。果然不出所料,美国政府如愿从国会得到了宣战权,珍珠港事件次日,美国总统罗斯福就发表了著名的国耻报告,正式向日本,德国,意大利宣战。


二战刚开始,美国对德日国家实现绥靖政策,同时与德国,日本进行贸易,并向他们提供大量的钢铁,石油的战略物资,大发战争财。只是到战争的中期,日本开始大肆侵略东南亚,日本的扩张野心危害了美国的利益。美国开始断绝与日本的贸易,并在太平洋派出舰队,封锁太平洋航道,切断了日本战略物资的运输航道,与日本发生了冲突。

所以说,二战日本军国主义的扩张野心,必然触动美国利益,而美国也一定会参战。


无奈且向上

你好!由冬眠蛇来回答此问题。

美国不会一直保持中立!

首先要明确的一点是,美国打不打二战是根据美国的国家利益来定的,即国家利益高于一切!跟日本的行为实在没有太大关系,当然,日本要是入侵美国,美国肯定会还击,但是日本不打,也不代表美国就不会参战。



最流行的就是阴谋论。很多人认为日本偷袭珍珠港前,美国早就知道了,美国为了参战才故意装作不知,愣让日本偷袭得手。实际上你细想一下,这个理论就是颠倒因果的设置,应该是先有阴谋论,才能有偷袭珍珠港,而不是有了偷袭珍珠港,才有了这种阴谋论,这完全是无稽之谈,偷袭之前的几年时间里,美国一直在限制资源出口日本,美国根本不认为日本敢开战,因为实力对比悬殊,他认为通过这种手段就能让日本屈服,而不是为了让日本打自己才这么干。



然后就是说罗斯福总统为了摆脱国内孤立主义情绪,才故意放水日本偷袭了珍珠港。这更是笑谈。美国的孤立主义肯定是极少数,否则主战的罗斯福不可能当选美国总统。美国总统是美国人一票一票投出来的,代表美国大多数人的愿望,美国总统的施政刚领和国策绝对是美国人民支持的,否则他早滚蛋了。所以孤立主义情绪只是一种托词,还没有大到能影响美国总统和美国人民的地步。


只要简单回顾下一战就可得知美国参战不一定要挨打不可。1917年,美国以德国违反限制潜水艇战参战,加入一战,加入的根源还是在国家利益,他要维护自己在欧洲的债权而不能坐视某些国家倒台。二战和一战其实一样,都是利益的重新整合,美国作为世界的一份子不可能置身事外,他所想的只是何时加入战局对国家更有利而已,日本偷袭的行为只是改变了美国参战的时间表,并不是能决定美国是否参战的唯一理由。

综上,美国即便不遭到日本偷袭,也会选择时机和理由加入战局,以维护美国的国家利益。


史书上冬眠的蛇

美国在二战前,奉行“孤立主义”国策,这是事实;美国与轴心国之间有着尖锐的矛盾,这也是事实。美国迟迟不参战,选择观望,既有其自身利益的考量,也有政治惯性的因素。所谓的自身利益,这个不难理解,美国内部有些人渴望发战争财,如果欧洲爆发战争,美国可以卖军火,也可以对外放债,最后钱大把赚,战争拖的时间越长,对美国越有利。换个角度讲,即使美国不发战争财,单纯只是隔岸观火,只要战争维持着僵局,对美国的好处也会大于其坏处,因为欧洲乱成一锅粥,就无暇顾及美国,美国可以趁此机会扩张自己的霸权,也可以安享太平。

所谓的政治惯性,那就在于美国奉行“孤立主义”国策已经上百年,这是从国父时代就定下的规矩,然而美国是一个保守主义比较浓厚的国家,对欧洲人比较警惕,不愿意引火烧身。在美国保守派眼中,“各家自扫门前雪”是最机智的,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欧洲对美国意味着祸多福少。他们认为,欧洲那边失了火,美国可以提供水源,但不要亲自去灭火。

但是,美国不可能孤悬海外。美国人虽然嘴上喊着“孤立主义”,在事实上已经和欧洲戚戚相关,欧洲的一举一动都会对美国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美国的“孤立主义”,可以作为国策,但是不能切断欧美之间的联系,欧美之间反而越来越紧密。在欧洲,英国提供了“大西洋屏障”,法国也是朋友,他们为美国挡了枪,美国本土的安全才有了保障。如果法国战败,英国沦陷,欧洲霸权就可以横渡大西洋,即使不入侵美国,也可以干预其它美洲国家。如果这种局面发生,美国人注定不会再有安稳的日子。因此,美国政府奉行“孤立主义”的前提,在于英国和法国能够撑得住,如果撑不住,最后战火迟早要烧到美国本土。

在“一战”之前,美国主要面临欧洲霸权的威胁,美国人很幸运,英国和法国都是自己的朋友,他们帮美国抵挡了德国。这种局面,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体现的淋漓尽致。在西线,法国和德国在西线僵持,在东线,俄国和德国死磕,美国人可以隔岸观火。然而,在“一战”之后,美国需要同时面临两个威胁,其一是德国,其二是日本。在欧洲,英法两国继续和德国怼,苏联也和德国怼,德国人无法跨出欧洲。但是,在亚洲,日本却可以直接攻击美国的岛屿,占领美国的“殖民地”,对美国构成了直接的威胁。

总的来看,日本相比于德国,美国更警惕德国。在德国发动战争后,美国政府一直在寻找参战机会,因为种种原因,美国政府始终无法跨出这一步。此时日本偷袭珍珠港,引爆了美日两国之间的战争,美国正式参战。如果日本不偷袭珍珠港,美日两国或许不会爆发战争,因为在美国人看来,日本实在是不值一提,德国才是心腹大患。因此,美国出兵欧洲,是大概率事件,和日本死磕,更像是突发事件。很明显,美国人一开始并不相信日本真的会开战,但是,只要德国占领了英国,在大概率上会出兵加拿大,美德两国必有一战。


图维坦

美国对日本的禁运政策把日本逼到了只有战争一途,没有别的解决办法,日本的原油储备只有半年,不发动战争自己就先崩溃了。租借法案对英国和苏联的支援,美国其实早已放弃中立事实参战,只是国内孤立主义情绪严重,美国政府找不到出兵参战的理由而已,所以题主提出的假设条件不存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