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養富養不如「慢養」,時間才是成長最好的「養分」

世界上最勞累又美好的事,就是等著你慢慢長大

中國家長總怕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還未出生,就開始為他未雨綢繆:

從懷孕就開始張羅選擇幼兒園、購買學區房,幼兒園就給孩子報各種興趣班,有的孩子甚至七八歲就被送到國外去讀書……

穷养富养不如「慢养」,时间才是成长最好的“养分”

人生不是短跑,而是一場馬拉松,起點重要,過程更加重要。

其實,允許孩子慢一點,當孩子學習不再是為了應付家長,成績不再是為了證明自己,那所有的努力,都會成為體驗生命的美好過程。

搶跑,未必能出“好成績”

快節奏的生活讓家長們在對待孩子教育的問題上也越來越著急,盲目追求短期效果。事實上,“搶跑”未必就有好成績。

穷养富养不如「慢养」,时间才是成长最好的“养分”

扼殺孩子的主動性

家長急功近利,過分關注結果,不給孩子自我探索和體驗的機會,會扼殺孩子的興趣,使孩子缺乏主動性,對家長產生嚴重的依賴心理。

催生厭學情緒

孩子們疲於應付,學習效果很難保證,而且心理負擔沉重。家長的催促打亂了孩子的節奏,讓孩子易煩躁、耐性差,甚至產生逆反心理。

產生自卑心理

家長喜歡用“又快又好”的標準要求孩子,孩子總達不到,會自卑。長此以往,孩子可能變得缺乏自信心、進取心,對學習任何東西都提不起興趣。

影響孩子的性格

有的家長由於自身焦慮,總是催促孩子,在潛移默化中,孩子也可能變成像家長那樣焦慮的人,成年後在人際關係、婚戀、事業方面都可能受到負面影響。

“慢”養的孩子更優秀

要教出品學兼優、心理平衡的孩子,家長不妨適當放慢節奏。

  • 允許他們以孩子的身份和視角看待周圍、解讀生活;


  • 允許他們在學步時跌倒,允許他們成績不夠優秀;


  • 允許他們不夠高大、威武、漂亮,允許他們一切真實的存在……

穷养富养不如「慢养」,时间才是成长最好的“养分”

慢養,是尊重孩子的天性,讓他成為他自己,也是把世界交給孩子之前,先給他一把鑰匙。

5招放慢孩子的腳步

慢養孩子,不等於放任不管,而是給他一定自由,讓他慢慢爬升,慢慢學會為自己負責。

穷养富养不如「慢养」,时间才是成长最好的“养分”

1

按孩子的節奏來

孩子想用積木搭城堡,花了很長時間也沒搭成,你不要催他,更不要越俎代庖,讓孩子按照自己的節奏來探索,即使不能成功,也會有收穫,在不斷的嘗試中體驗到積木的奇妙和遊戲的快樂。

2

別把“快點”掛嘴邊

平時不要總催促孩子,老指責“你怎麼這麼磨蹭”。要坦然接納孩子的慢速度,成人和孩子的生活節奏、生理節奏、心理節奏都不同,家長不能用自己的標準來衡量孩子。

穷养富养不如「慢养」,时间才是成长最好的“养分”

3

別過早教他知識

“搶跑”不一定能跑到最後,可適當引導,讓孩子自己發現真正喜歡的東西。

別總批評孩子或與別的孩子比較。

4

別怕孩子走彎路

家長要有足夠的耐心,因為你無法替孩子“剪裁”出一條捷徑。有些彎路,必須要孩子自己去走。

有的家長看見孩子犯錯誤就迫不及待地指出,想要孩子馬上糾正。孩子還沒弄明白錯在哪裡,家長就急著向他灌輸正確做法。

留些時間給孩子,讓他自己學會反省、觀察、思考和比較,在思考中反思得失。自悟自省比強制的灌輸重要得多。

本期

母嬰智囊團

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 琚金民

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 孔令雪

穷养富养不如「慢养」,时间才是成长最好的“养分”

生命君開小號啦

更多實用、有料的育兒知識

請移步“母嬰日報”翻牌子

(ID:muyingribao)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