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大省油妙招!這幾點照做,一箱油多開50公里沒問題!

隨著社會的進步,經濟的發展,國人的生活水平不斷地提高。越來越多的人出門不再侷限在摩托車和自行車了,眼看大街上車輛來來回回,無論是年輕人還是中年人,動不動就動心思買車,而且汽車的價格是越來越往下探,兩三萬,四五萬就能買到一輛車,汽車的顏值也是越來越高,看著別人買車自己沒車,眼看自己就來那個雙腳走遍天下,難免心裡不太好受。所以這樣就觸發到別人買車的慾望。但是,買車容易養車難啊,沒買的時候心裡癢癢的,買了以後就各種的牢騷。什麼汽車保養費啦,停車費啦,過路費啦,保險費啦,汽油費啦,七七八八各種賬單接踵而至。不過,日常當中,這幾樣費用最多的當然是車友一般比較在意的油費啦,省油也是一種勤儉持家的表現嘛。要知道,國內油價是一漲再漲,連92的汽油很快突破7元/升,想想過去日系車最低的有三毛多每升的,現在要想開出這個油耗,除非裝的是摩托車發動機!不過,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油耗能高,就有方法讓它低。世紀車評今天分享幾種開車用車的技巧,能幫大家省點油錢的方法,保證很實用。

第一招:要保持動力系統的健康

一般來講,一輛車油耗的高低是跟發動機和傳動系統是有關係的,想做到省油,最重要的就是要保持動力系統的健康,像進氣道,節氣門,活塞這些東西該換掉就要換掉,該清洗掉的就要清洗掉,要是它們不在工作狀態,不僅僅油耗很高,車開著也很彆扭。

大大省油妙招!這幾點照做,一箱油多開50公里沒問題!

動力系統

第二招:機油需要特別注意

機油的種類分為礦物油,合成油,全合成油,一般機油越稀,發動機運轉時候的阻力就會越小,自然這樣能就省油,不過也會覺得車不怎麼有勁,那麼需要用什麼機油呢?一定要看說明書,同時要和車型還有駕駛習慣相匹配,車是適合0W-20還是5W-30還是5W-40,視情況而定。後面的數字越高代表粘稠度越高,例如5W40粘度最高,0W-20最低,一般日系車用20-30的機油就可以了。

第三招:用適合的輪胎。

車有一個零部件很重要,它是輪胎,因為當汽車勻速行駛時,輪胎需要克服地面的阻力,阻力小當然就省油,阻力大當然耗油,同時,輪胎的寬度跟油耗大小相當密切。輪胎越寬,那麼它和地面的接觸面積就會越大,導致阻力也就越大,所以更費油。那麼,輪胎種類繁多,分別有運動型輪胎,節能型輪胎,越野型輪胎,舒適型輪胎。那麼節能輪胎的橡膠和花紋比較特殊,能降低車輪滾動時的阻力,在發動機動力相同的情況下,可以跑的更遠。

大大省油妙招!這幾點照做,一箱油多開50公里沒問題!

輪胎

第四招:增加胎壓

另外,胎壓過低也會造成輪胎與地面的接觸面積變大,越大摩擦力就越大。這樣最可怕的是容易造成爆胎。增加胎壓能降低油耗確實可行,胎壓升高,輪胎直徑、圓周長增加,與地面接觸面積降低、阻力減少,同樣的油量能行駛更長的里程數。

大大省油妙招!這幾點照做,一箱油多開50公里沒問題!

胎壓監測

第五招:避免風阻的影響。

說實在的,汽車跑起來各種影響很多,除了要對抗來自地面的阻力之外,同時也要對抗空氣的阻力,也即風阻。理論上,車速越快風阻就會越大,當汽車高速行駛時,發動機的大部分動力都用來克服風阻。根據造型不同,車的風阻係數也不一樣,總體來說SUV的風阻係數更高,而像車的頂行李架啊,自行車架啊,尾翼啊,多少都會增加風阻和油耗,所以首先我們要做到的是,高速是不開窗,車頂架儘量少用。

第六招:負載不要過大。

去年上市的魏派汽車相信很多朋友都知道,汽車的外觀和內飾說實在的,去看過車的車友都知道,體驗感非常好。但是真正開起來後,很多網友表示車的油耗高。為什麼呢?拿其中一款暢銷車型VV7來說,其車身重量接近兩噸重。雖然開起來會很穩,但是會大大影響油耗,相信學過物理學的人都知道,一個貼緊地面的運動物體,和地面的摩擦力大小除了和地面的接觸面積之外,還有就是物體本身的重量,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物體越重摩擦越大。同樣的道理,汽車也一樣,那麼想省油,建議平時開車好多行李能不放車身就不放,還有在市區開車,最好汽油不要加滿,一般加三分之二或一半,加滿無形中增加車的重量,想要油耗低,怎麼可能?

第七招:空檔滑行

對於汽油車的司機,空擋滑行省油確有其事,發動機中ECU控制每個汽缸獨立電控噴油嘴,具備超速斷油、減速斷油的功能,簡而言之即帶擋滑行時是斷油狀態,空擋滑行時會噴油以維持怠速狀態。但是,在行駛過程中切換至空擋,變速箱會因缺乏油液潤滑、冷卻而受損,缺少引擎來制動,制動距離受影響,行駛安全係數會下降。所以,該方法一般用於市區紅綠燈比較多的地區,如果在車速較高情況下,不建議使用。

大大省油妙招!這幾點照做,一箱油多開50公里沒問題!

空擋滑行

世紀車評寄語:

以上是幾種省油的技巧,大家不妨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嘗試著使用一下,不過,相信會有一些效果。不過,再怎麼省油,安全第一,所有的使用還是要保證安全的前提下來做。祝您好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