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皇帝爲什麼討厭十四阿哥胤禵?兄弟倆有什麼恩怨?

wangjutao

四皇子胤禛(後來的雍正)和十四阿哥胤禵的生母都是德妃烏雅氏,按說兩人較其他皇子應該關係更親厚些,然而這兩兄弟卻並非如此。

康熙十七年,烏雅氏生下了四皇子胤禛。由於位份低微,再加上康熙最寵愛的孝懿仁皇后佟佳氏正經受喪子之痛,康熙便將胤禛交給佟佳氏撫養,以慰其心。

(喜怒無定的胤禛)

康熙二十七年,被封為德妃的烏雅氏生下了皇十四子胤禵,這個孩子自幼便由烏雅氏親自撫養。

在胤禵2歲時,11歲的胤禛由於佟佳氏病逝,回到了烏雅氏的身邊,他看到胤禵倍受烏雅氏寵愛,心裡很不是滋味,因此對烏雅氏和胤禵非常淡薄,這就註定他和胤禵之間關係冷淡。

至於兄弟兩的恩怨,就要從康熙廢太子說起了。

在九子奪嫡中,胤禵先是旗幟鮮明地站到了八皇子胤禩一邊,公然為胤禩出頭,比如在康熙第一次廢太子後,曾當著眾皇子的面,怒斥胤禩,說他蓄謀大位,有謀害太子之心。胤禵便不管不顧站出來為胤禩做保,這種強做出頭鳥的行為換來康熙狠狠的責罰。

此後,胤禩被圈禁時,胤禵再次攜毒藥表示要同死,又攜帶鐐銬,要與之隨行,他的這些行為自然被心胸狹窄的胤禛牢記在心。

若說胤禵先還是胤禩的忠心支持者,隨著事態的發展,卻發生了變化。

(失勢的胤禩)

到了康熙晚期,太子之位遲遲未定,胤禩由於數次遭到康熙打壓,已呈失勢之態,此時的胤禛正韜光養晦,盡“忠、孝、仁、義”之道,一心想通過劍走偏鋒的行徑得到儲位。

康熙晚年,準噶爾叛亂,派誰去便成了大家最關心的事,因此諸皇子紛紛請奏,要平叛準噶爾。

此時的胤禵在眾皇子中年輕有為,頗有才幹,因此得到了康熙的器重,被任命為撫遠大將軍。

在胤禵出征前,康熙為他舉行了隆重的歡送儀式,親自在泰和殿授印,胤禵一身戎裝,上殿受印,而其他皇子則與二品以上大員身著蟒服在午門外迎送,可以說是榮耀之極。

此時風傳胤禵最有可能得繼大統,這話自然也傳到了胤禵的耳中,既然胤禩失勢,胤禵又文武雙全,自然要努力搏一搏,爭取成為皇位繼承者。

皇位面前無親情,這個時候的胤禵和胤禛真正是到了爭鋒對決的時候了。

胤禵學了胤禩一手,就是廣立賢名,在他動了爭儲之心後,他處心積慮,四處拉攏朝臣,很快“十四王爺虛賢下士”的好名聲便在朝野傳播。

另外,他與皇九子胤禟緊密團結,為什麼會是胤禟呢?

(懂投資的胤禟)

原來,胤禟是個投機分子,最早在九子奪嫡時,胤禟認準胤禩勝出的希望最大,於是極力支持胤禩,並不惜出錢出力,圖的就是他日胤禩若能上位,他便一世榮華富貴。

現在,胤禩失勢,胤禵正是春風得意,倍受康熙器重,而此時康熙年邁,也到了爭儲最關鍵的時候,胤禟立刻又支持胤禵,一個人坐守紫禁城,一個人出兵塞外,這樣,信息互通,又能建功立業,胤禵和胤禟本就關係匪淺,現在互取所需,胤禵胸有成足,覺得自己似乎摸到了皇帝寶座的邊緣了。

胤禵有率兵打仗的能力,胤禛卻偏偏在這方面差強人意,想奪儲位的希望就大大的減少,手握十萬兵權又得康熙器重的胤禵就成了他的死對頭。

(倍受器重的胤禵)

胤禵有胤禟做內應,胤禛也在胤禵那兒設了年羹堯這枚棋子,本來年羹堯是輔佐胤禵平叛的大將軍,在軍中頗有威望,但他的妹妹年氏也是胤禛的側福晉,因此胤禛很快爭取到了他的支持。

這也為雍正後來繼位時,防止胤禵叛亂打下了基礎。

康熙六十一年,康熙病逝,臨終前遺詔胤禛繼位,雖然事發突然,但胤禛不愧是政治高手,他命九門提督隆科多全城戒嚴,繼位大典完成後,他才宣告康熙病逝,並主持國喪。

胤禵的消息這次來得比較晚,等他知道的時候,胤禛已經成了新君了。

還不等他有所行動,胤禛便卸了他的兵權,被召回京城,對他嚴密監視並軟禁於景陵,此後又削爵停職,將他永遠囚禁於景山壽皇殿內。

由於胤禛對胤禵不盡人情的打壓,讓他的生母烏雅氏倍覺氣惱,對他多有指責,連皇太后的尊位也要拒絕。

也正是因為如此,雍正一直揹負“謀父、逼母、弒兄、殺弟”的名聲,以至於他不得不專門編寫了一本《大義覺迷錄》為自己洗白,可惜的是他用力過猛,反而越描越黑。


張生全精彩歷史

歷史上兄弟爭奪皇位,最終勝出者,哪個不是踏著兄弟的屍體坐上高高的龍椅,相對於李世民的“玄武門之變”四阿哥胤禛的做法反而“仁慈”了很多。

老四和老十四本來是一母同胞,生母都是德妃烏雅氏,由於皇六子胤祚夭折,剩下兄弟二人本應該更加親密,可是為了儲君之位卻變成了仇人。

二人關係“先天不足”

二人雖是一母同胞,但是由於清朝的後宮制度,烏雅氏在生下胤禛後並沒有撫養權,而是由佟佳氏代為撫養。

由於佟佳氏高貴的身份,兒時的胤禛“子以母貴”,疏遠了自己的生母,所以不只是兄弟不和,胤禛和生母的關係也很一般。

“九子奪嫡”的死對頭

兄弟二人年齡相差十歲,兒時的胤禵反而和八阿哥等人關係更好,以至於在“九子奪嫡”中,胤禵成為了八爺一黨。

在康熙怒斥八阿哥要謀害太子胤礽之時,胤禵挺身而出

“八阿哥無此心,臣等願保之!”為此還捱了一頓板子。由此可見他確實極力維護八阿哥,對於自己的親哥哥胤禛就差了很多。

康熙對胤禵格外恩寵

在康熙諸子中,胤禵的爵位雖然不高,在康熙一朝只是固山貝子,但是得到的寵愛卻不少,更是在康熙五十七年被任命為撫遠大將軍,封大將軍王,領兵平叛策妄阿喇布坦,胤禵以天子親征規格出征,可見康熙對他的倚重。

對於雍正繼位始終不服

雍正繼位後,先是奪了胤禵撫遠大將軍的印信,招其回京。

胤禵見到雍正後,拒而不跪,表示了對新君雍正的不敬,以及內心的不服。

其實兄弟二人並無恩怨,只是缺少感情基礎,更重要的是對於皇位的爭奪使得他們變成了仇人,看到“九子奪嫡”其他幾人的下場,雍正對於胤禵還是有所“照顧”的。


一點點歷史

除了奪嫡之爭,他們原本並沒有什麼恩怨,雍正開初也還並不怎麼討厭胤禵。

雍正後來討厭胤禵,完全是因為在奪嫡大戰中驚嚇過度,差點就馬失前蹄。他恨老十四居然隱藏得這麼深,下手如此果決狠辣。



大家都小瞧這位十四阿哥了,他才是胤禛真正的大敵。咱們今天來說說這個藏得最深、下手最狠的劍客。

認真回憶一下奪嫡大戰的整個過程,你們應該發現,其他阿哥們在混戰中都各有損傷,都曾經受到過重大挫折(包括胤禛在內),只有這位十四弟,悄無聲息,不顯山不露水地勢力漸漲,到最後甚至成為了天平上最重的那一粒砝碼,差一點點就位登九五至尊。

他根基不如太子胤礽,勢力不及長子胤禔,文才遠不如三子胤祉,城府不及老四胤禛,謀略不及老八胤禩,財力不及老九胤禟,將才不及十三爺胤祥。但他卻在奪嫡大戰中是最後一個倒下的,他幾乎已經摸到了龍椅的腿,卻最終未能成功。

老十四胤禵當然至死也不服氣,因為他的設計策劃是最巧妙的,也可以說,他幾乎利用了所有能夠利用的人,所有能夠利用的條件。他是個優秀的導演,他之所以最後輸掉,只是因為他不是編劇而已。

胤禵有沒有奪嫡之心呢?一開始就有。他就是奔著龍椅去的,而且,他的策劃是最精妙的。

一、站隊

他沒有選擇太子黨,也沒有選擇長子黨和三爺黨,也沒有選擇四爺黨,而是選擇了八爺黨。

這可以理解,選了太子黨,就意味著永遠沒有出頭的機會了。長子胤禵貪蠢,不是合適的夥伴。三子腐儒氣太重,機會太少。四爺黨絕對不行,馬上就會顯露出來,受到連累。選八爺黨最容易成功。

老八有智謀,有人氣,有勢力,有錢,但老八有缺點,缺少知兵之人,缺少衝鋒陷陣的炮灰。而胤禵投奔老八,最容易被接納,在充當炮灰的過程中也最容易被信任,還最容易被其他兄弟們看做馬前小卒而輕視和放過。

初步的策劃成功了。



十四阿哥胤禵在木蘭秋獵中發現一個機遇,他很敏銳的把握住了,策劃了個精巧的連環套。一下子套住了四個方面的勢力。

二、設套

他連自己也設計進這個套子中了,成為其中一環。

咱們來分析分析他這個妙到毫巔的傑作。

木蘭秋獮,康熙夜間發現太子胤礽的不軌行徑,勃然大怒,欲行廢位。

八爺黨很快查覺到了異常,商議對策,而十四弟胤禵提出一個大膽的建議,偽造太子調兵手諭,調凌普兩千人馬包圍行宮。

這個計劃有漏洞嗎?

有。八爺立刻察覺出其中的問題,八爺立即說:“不行,我不能讓你冒這個險”。

這句話是有意思的:一、我看出了這個計劃的漏洞,我能看出來,別人(康熙)也能看出來。二、我肯定不會陷進去,我有辦法洗乾淨自己。三、如果被查,你去頂缸。

老十四胤禵立即表忠心:萬一被查出來,我來頂。

這個計劃雖然有漏洞,但老八為什麼最終同意了呢?

因為利太大,弊很小。



如果沒有查出來,這一紙調兵手諭就能要了太子的命,這是弒君謀逆的大罪啊,至少,太子終生就再也別想翻身了。將來,老八若自己登上了皇位,還能隨時以此控制老十四。

就算康熙發現了漏洞,要徹查,老八能把責任卸給老十四。甚至,萬一不妙,他就提前去揭露,反正,事情不是他乾的。老十四正好充當炮灰。

但十四阿哥胤禵的腦子就是白給的嗎?他計劃更精妙。

康熙若沒有發現手諭的問題,當然再好不過。太子倒了黴,阿哥們必然會發生奪嫡混戰,自己就有混水摸魚的機會了。

如果康熙發覺了有漏洞,這第一個漏洞指向了老十三胤祥。因為在模仿太子筆跡的文字中,胤禵悄悄露出了幾處“破綻”,有幾筆是帶著老十三的筆法。

就算最終仍被看破了,其實,也損失不大。因為,如果要查,說明查的不是誣衊之罪,而是奪嫡之心。而自己在眾人眼中,是做為八爺的炮灰而存在的,首先受重創的自然是老八,老八就是出於自保,也決不敢不保他。

這個套子果然成功了,至少在當時,看起來是成功的:太子被廢,長子被圈禁,十三爺被囚,而手諭的漏洞也遲早要被發現,老八也脫不了干係――四方勢力都受損。

現在,大家明白老十四胤禵的精巧策劃了吧?

也許有人說:那最終查出來,胤禵也脫不了干係啊。

現在告訴大家,胤禵是怎樣把這個套在自己身上的套子又成功解掉的。

三、解套

康熙設了個大局,推選儲君。要摸清楚八爺黨奪嫡的真正勢力有多大。

這個勢力果然很大,大到把康熙都嚇了一跳,康熙大怒,開始對八爺党進行打擊。

老十四立即發現情況不對,偽造手諭的事肯定已經徹底暴露了,但危機中蘊藏著機遇。他又一次冒險出動了。

殿外他和老十三發生了一場鬥毆。



這次御前打鬥,又當面頂撞父皇,看起來是魯莽發昏,其實智計高妙。

表達了幾層意思:

1、我是老八的炮灰,前面那些事(偽造手諭)都是老八指使的。

這是解套。

2、我和老十三胤祥一樣,是個很重感情的兒子。

這是煽情。

3、老爸注意,我的才能不在兄弟們之下啊,你給我一個立身的機會(指給一條活路)吧!

這是求關注。

後面的事情大家都看到了。康熙氣得發昏,但板子高高舉起,卻輕輕落下。反而給了老十四重要的職位和差事。

至此,胤禵正式進入奪嫡之爭。

四、借局

事情發展到這一步,八爺黨遭到了重創,再想奪取龍椅,想靠常規的方式贏得勝利,機會已經非常渺茫了。


八爺胤禩只能在亂中取勝。

而想亂中取勝,只能看準時機,製造亂局。怎麼製造亂局,十四弟胤禵是有機會的。

大將軍王。



八爺胤禩扔出了一個最誘人的果實――皇位。八爺黨中兄弟們都沒有機會了,我們只得設法扶持十四弟你登位。機會來了,你要按計劃行事啊。

這個計劃可行不可行。

如果老八真的扶持老十四登位,這個計劃是完全可行的,所有的財力、物力和人力都集中起來,形勢還是佔上風的。

而十四阿哥胤禵當然明白老八的真實想法,但他不擔心,因為老八要對付他之前,先得對付老四。而自己完全可以利用他們之間的激烈矛盾。

老十四再一次冒險成功,當了大將軍王。擁有了兵權。

而後,他又利用八爺黨內部的一些矛盾,和外部與四爺黨的朝政之爭,收服了一批忠心的將領,打了一次大勝仗,光芒萬丈。形勢一片大好。

這就是他的智計過人之處,他利用了八爺黨的佈局,也利用了四爺黨的佈局。別人佈局,他卻借局,設計之精巧,令人歎服。

五、夢破

當十四阿哥胤禵為自己的巧妙策劃而沾沾自喜的時候,朝局居然發生了鉅變。

人算不如天算。八爺黨內部的互相傾軋,卻導致了康熙加快了立儲的進程,這個節奏的變化徹底把八爺和十四爺的佈局打亂了。

至此,八爺先清醒過來,他發現自己所有的佈局都被父皇康熙利用,布了個更大的局,把他們全部裝進去了。

十四爺胤禵也明白過來了,但他離他想要的目標曾經如此的接近,卻轉瞬即逝,他實在咽不下這口氣。

他無法釋懷,也就只好自欺欺人了,他寧可永遠沉浸在那一刻的夢想中永遠不要醒來。

而他畢竟努力過,奮鬥過,精心策劃過,次次都成功地離那個寶座越來越近,甚至恍惚間似乎感受到了那個座椅的溫暖。

但瞬間的冰涼讓他無法接受現實的殘酷。他成為了最後一個倒下的障礙物,被踩在腳下。



嘆曰:

機關算盡太聰明,最終還是炮灰命。


饞嘴肥貓1

第74期總680期

日堯居k古史上一期回答了太后烏雅氏至死不見雍正皇帝嬪妃年氏!

這一期網友又問雍正皇帝為什麼討厭自己的親弟弟十四阿哥胤禵,據日堯居k古史瞭解的一知半解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古語說的好;打仗親兄弟,上陣父子兵!可是在《雍正王朝》中為什麼雍正皇帝與他這位親弟弟十四阿哥胤禵處的水火不相容,甚至一度達到了刀兵想加的地步。

仔細分析看;兄弟二人並無根本的利害衝突,他們二人相差十歲,根本原因是自小沒有在一起長大,最重要的是這個皇帝“儲君”鬧騰的雞犬不寧,這就是所謂的“九王奪嫡”。


【太后烏雅氏話裡有話】

應該是在十四阿哥胤禵剛懂事,估計這時候十四阿哥胤禵也沒有與自己的親哥哥胤禛在一起玩過,老八阿哥胤禩鬼精鬼精,帶著老九、老十,加上這位老十四,一同在南書房讀書,他們崇拜八阿哥胤禩。

到了康熙四十七年,第一次太子胤礽被廢,這時候他們四人的集團就形成了“奪嫡”的實力,可以與任何一方敵對勢力抗衡,包括太子胤礽一黨成員四阿哥胤禛及十三阿哥胤祥在內的強有力的陣容。

這些奪嫡陣容都是自然形成的,並不是那一個人發動的,因為太子胤礽的一舉一動直接影響太子位置的是否牢固,如此給眾阿哥留下奪嫡機會,都認為有機會做皇帝!
【哥倆在權力交換】

康熙五十一年,奪嫡到了白熱化階段,因為在前面的幾次較量中,老大、老三、老八、老九、老十,外加十三阿哥胤祥,都失去了做皇帝孟的機會,就剩下這哥倆較量。

此時的老大,老二如同死人一般永遠禁錮,老三因為對老大的事情知情不報而遭到康熙帝的訓斥,現在是一心著書立傳而混日子。

老八胤禩因為帶著老九,老十干了許多見不得人的偷雞摸狗的勾當被康熙看不起,與皇位失之交臂。

康熙五十七年,西北吃緊,十四阿哥胤禵哭著喊著幹上了撫遠大將軍王,在外人看來,包括他自己在內,未來的皇位繼承人就是他的。


【母后在兒子之間不說好話】

所謂樂極生悲就是說給十四阿哥胤禵聽的,自己這個“大將軍”後面還加個“王”字,繼承皇帝位置是鐵板定釘的事,大家都這麼說,可是他忽略了自己的親哥哥雍親王胤禛!

既然與皇帝位置無望那就俯首稱臣吧,自己不幹,不但自己覺得冤得慌,連他的母后烏雅氏也跟著瞎起鬨,鬧出來一大堆笑話不算,太后烏雅氏越起鬨,雍正帝越來氣,來氣就對自己的弟弟胤禵施壓。

兄弟之間不和氣的原因有二:

其一、最重要,皇帝誰都想當,哪怕是親兄弟有要你死我活!

其二、自己的母親在他們中間沒有起到好的作用,最後以死相拼,倒是給自己的兒子雍正皇帝摸黑。

(圖片來自網絡影視資料)

日堯居k古史,帶你看不一樣的雍正皇帝,解讀雍正皇帝身邊故事,歡迎網友一起互動、評論、留言、吐槽!請關注下一期如何解釋說。


日堯居k古史

雍正與胤禵是一母所生的同胞兄弟,雍正由偏妃和保姆帶大,胤禵由母親關心中養大。

因此雍正之母一直喜歡其弟弟,從而使雍正自幼與其弟存有芥蒂。

胤禵聰明伶俐,領導力強,軍事能力突出,康熙帝十分喜歡他。

曾命他為大將軍王,領十萬雄兵護邊。

客觀上胤禵嚴重危脅著雍正正常上位。

雍正從心內十分忌憚胤禵,一有機會就加緊迫害,至使胤禵早早去逝。

#凌遠長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