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何助吕后杀死韩信后曾对曹参说了十一字,随后他就被关进了大牢

萧何(前257年-前193年),汉族,沛丰人,早年任秦沛县县吏,秦末辅佐刘邦起义,史称"萧相国"。攻克咸阳后,他接收了秦丞相、御史府所藏的律令、图书,掌握了全国的山川险要、郡县户口,对日后制定政策和取得楚汉战争胜利起了重要作用。

萧何助吕后杀死韩信后曾对曹参说了十一字,随后他就被关进了大牢

楚汉战争时,他留守关中,使关中成为汉军的巩固后方,不断地输送士卒粮饷支援作战,对刘邦战胜项羽,建立汉代起了重要作用。萧何采取秦六法,重新制定律令制度,作为《九章律》。在法律思想上,萧何主张无为而治,喜好黄老之术。

萧何助吕后杀死韩信后曾对曹参说了十一字,随后他就被关进了大牢

汉十一年(前196年)萧何又协助刘邦消灭韩信、英布等异姓诸侯王。刘邦死后,他辅佐汉惠帝,惠帝二年(前193年)七月辛未去世,谥号"文终侯"。

萧何助吕后杀死韩信后曾对曹参说了十一字,随后他就被关进了大牢

萧何除了为刘邦稳固后方外,还有一个最大的贡献就是举荐了韩信。在楚汉战争中,韩信军事才能的充分发挥和运用,乃至汉王刘邦能够最终夺取天下,从一定程度上说,同萧何的慧眼识才,倾力荐贤是密不可分的。

萧何助吕后杀死韩信后曾对曹参说了十一字,随后他就被关进了大牢

汉元年(公元前206年)八月,刘邦率军悄悄离开南郑,采纳了张良、韩信所献的"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之计,挥师东进,留下萧何负责征收巴蜀之税,供给军粮。汉军将士入蜀后,思念家乡,东归之心甚切,一旦东归,个个如猛虎下山,奋勇争先, 直杀得雍王章邯的兵马丢盔卸甲,落荒而逃。

萧何助吕后杀死韩信后曾对曹参说了十一字,随后他就被关进了大牢

汉军一路势如破竹,不到一个月便占据了三秦之地。 刘邦令萧何坐镇关中,安抚百姓, 同时负责兵员和粮饷的筹措与补给,自己则率大队人马浩浩荡荡地向彭城进发。当时,萧何坐镇关中,征发兵卒,运送粮草,供应汉军,侍奉太子,制定法令规章,建立宗庙秩序。

萧何助吕后杀死韩信后曾对曹参说了十一字,随后他就被关进了大牢

萧何每次报呈有关事项给刘邦时,刘邦总是马上同意,允许照办。即使来不及报告,萧何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先行执行,等汉王回来再作报告。刘邦几次战役,弃军逃跑,当时萧何若稍有二心,便可置刘邦于死地。可萧何每次都征发关中兵,补足汉军缺额,刘邦也因此得以重新振作,多次转危为安。

萧何助吕后杀死韩信后曾对曹参说了十一字,随后他就被关进了大牢

公元前203年,项羽也由于连年战争,陷入了兵尽粮绝的困境。而刘邦的部队,却由于萧何坐镇关中,不断地向前方输送粮食和兵力,形成了兵强粮多的好形势。 后来,刘邦越战越强,终于逼得项羽兵败垓下,自刎乌江。

萧何助吕后杀死韩信后曾对曹参说了十一字,随后他就被关进了大牢

刘邦建立汉朝后,便开始大杀功臣,其中手掌重兵的韩信成了他要除掉的首要人物。有一天吕后让萧何传韩信入宫觐见,韩信知道刘邦和吕后并没有从内心信任他,但是对于萧何他还是十分信任的,于是偏安心前往。谁知当他到达皇宫后,埋伏在周围的刀斧手尽出,立马拿下了他,并宣布了韩信的数条罪状,当场斩杀于宫中。随后,吕后又下令将韩信的父、母、妻三族一股脑捕杀净尽。

萧何助吕后杀死韩信后曾对曹参说了十一字,随后他就被关进了大牢

萧何助吕后杀死韩信后,他感到自己肯定也逃不过身死族灭的下场,于是他立马找到了曹参。他告诉曹参:“我想请你向他们告发我贪污。”曹参听完很是惊讶,萧何告诉曹参,用不了多久皇帝就会找理由把他抓起来,并且很有可能是直接判为死罪。

萧何助吕后杀死韩信后曾对曹参说了十一字,随后他就被关进了大牢

果然,在刘邦得胜回朝时,果然遇到了很多状告萧何贪污的人,刘邦一怒之下就把萧何下了大牢。直到萧何六十多岁时,刘邦才释放了他,出狱之后刘邦虽然也照例以礼相待,但萧何从此对国事就只能保持沉默了,不过命和家族地位保住了,这对于萧何来说也算是好事。

萧何助吕后杀死韩信后曾对曹参说了十一字,随后他就被关进了大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