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天祥抄《過零丁洋》詩,網友:被俘的幕後劊子手是誰?

忽必烈取得了汗位,穩定了蒙古內部,於公元1271年 (宋成浮七年,元至元八年)改國號為大元。公元1274年六月,忽必烈下詔要對南來興師“問罪”,再飲大舉進軍南宋。二十萬元軍分東西兩路,沿漢水運河南攻長江;十二月,西路元軍攻克鄂州,南宋軍情緊急。當月二十日,南宋主政的太皇太后發出《哀痛詔》,號召各地迅速組織勤王之師抵抗蒙古軍隊的進攻。

文天祥抄《過零丁洋》詩,網友:被俘的幕後劊子手是誰?

來自網絡圖片

德姑元年( 1275)正月,文天祥接到了《哀痛詔》以及朝延令他“疾速起發勤王義士”的專旨,義天祥捧詔涕泣,首倡勒王,為組建勤王軍嘔心瀝血。接詔三天後,他發佈文告,在江西全省徵集義士糧銷。他把家中老母送往惠州交弟弟奉養,並捐出全部家產充作義軍費用。在師友百姓的支持努力下,江西一帶各路英雄豪傑,少數民族紛紛來歸。到了四月,一萬多名義師已經集中在吉安整裝待發。當時有友人勸阻說: “如今元軍分三路進攻,破京郊,奪取內地,你以烏合之眾一萬餘人趕去,無異驅羊群與猛虎博鬥。”文天祥答道: “我也知道這樣。但國家養育臣民百餘年,一旦有難,徵召天下兵勤工,競沒有一人一騎而響應,我深以此為感。所以不自量力,而以身許國, 天下忠臣義士也許會聞風而動,如能做到這一點,則社稷還有保住的希望。”

由於種種原因,文天樣的勤王軍很晚才遵旨從江西開拔,抵達臨安時已經是八月下旬了。這時宋元兩軍對峙於常州一帶,臨安十分危急。文天祥到京後被任命為知平江府(江蘇蘇州)。在向恭宗陛辭時,上奏疏說: “朝延姑息牽制的用意多,奮發進取的主張少,之精呂師孟(當時的投降派人物)以振作將士之氣。”還說:“宋朝鑑戒五代之亂,削藩鎮,連郴縣,一時雖足以矯正尾大掉之弊,但因勢也困而衰弱不堪。所以一旦放人進攻,到一州破一州,到一縣破一縣,中原陸沉,痛海可及!”他建議天下分為四鎮,這樣做就能諸鎮地域大,力量強,足以抵禦敵人。約期進攻,有進無退,照這樣下去,打敗元兵並不困難。

文天祥抄《過零丁洋》詩,網友:被俘的幕後劊子手是誰?

來自網絡圖片

文天祥率領軍隊到達平江時,元軍已由健康兵分三路向前進攻臨安。正當中路元軍攻陷常州、平江危在旦夕之際,朝延突然下命令讓文天祥移師西線,保衛臨安西北的獨極關;而當文天祥的部隊還在移軍途中時,獨極關、平江就都已相繼失守。

文天祥只得退回臨安,元軍也隨即兵臨城下。這時,以太皇太后為首的南宋皇室已決定投降。他們先後向元軍提出稱侄納幣、奉表稱臣、乞存,小國等投降方式,力圖保存完室宗廟。在對方的強硬態度下,最後只好奉送傳國玉皇,派大員正式議降。景炎元年(1276)正月二十日,文天祥受命懷著極其複雜的心情出使元營,他向元軍統帥伯額提出先撒軍後議和的權宜之計。伯顏以死相威脅,逼文天祥代表南宋投降。文天祥毫不畏懼地說:“我身為大宋狀元宰相, 至今只欠一死以報國, 我哲與大宋共存亡,即便刀鋸在前,情鑲在後,也絕不皺眉頭。”元軍扣留了文天祥。

當月文天祥被元軍沿運押送前往元大都,路上在鎮江停留時,文天祥一行人經過周密的策劃,在當地百姓幫助下乘船從水路脫身,來到江北宋軍治下的真州。文天祥太來打算在那裡聯絡各方組織抗元鬥爭,但由於兩淮制置使李庭誤認為文天祥是來說降的,文天樣不得已又逃出真州。

文天祥抄《過零丁洋》詩,網友:被俘的幕後劊子手是誰?

來自網絡圖片

文天祥到達永嘉時,廣王已經抵達福安府(今福建福州),並被擁立為帝,即端宗。文天祥應召前往,被任命為同都督置府南劍州,他在那裡招兵買馬,再舉義旗,計劃以閩贛為基地恢復發展。不久,福安府行在命令文天祥移駐汀州。以後南劍州、福安府相繼失陷,端宗皇帝在陸秀夫等人保護下隨船入海。文天祥的督府軍在閩贛又出師不利,軍心動搖。文天祥處決了叛徒吳浚等,重新整頓軍紀,穩定局勢提高了督府軍戰鬥力。第二年二月文天祥收復了梅州(今廣東梅縣) ;五月再次入贛,收復了贛南十縣、吉卅四縣,軍事形勢為之一振,史稱贛南大捷。文天祥的勝利引起了敵人的重視,元軍調江西宣慰使李恆猛撲督府軍。八月督府軍在永豐縣的空坑這個地方遭到元軍的突襲,損失慘重。文天樣的家屬也大都在此被俘,他本人在戰友和百姓的掩護下再次脫險。

文天祥抄《過零丁洋》詩,網友:被俘的幕後劊子手是誰?

來自網絡圖片

空坑兵敗,宋軍的元氣大傷,但文天樣抗元的鬥志與信心一如既往。他收拾殘部,轉戰閩粵贛地區。景炎三年(1278),行朝封文天祥為少保信國公以示嘉獎,但對文天樣的軍事計劃並不十分贊同。

當年十二月,文天樣從俘虜的元軍口中得知元軍重兵將由閩南進攻粵東督府軍;元水軍將由秀洲、明州南下,進攻南宋行朝。文天祥一面飛投行朝,一而率領都府軍撤往南嶺山脈。十二月二十日,元軍在當地奸盜劊子手陳夠引導出賣下,對正在海豐三坡嶺吃飯的督府軍進行了突襲。文天樣兵敗被俘,他決心以身殉國,當場吞下了早已準備好的二兩冰片,但因藥力失效而沒能成功。他隨軍的母親、長子、三女、四女先後死於病亂之中。文天祥獨木難支被俘,最後軍事失敗,使元軍最終摧毀了這支撐著南宋殘局的東南一柱。

文天祥抄《過零丁洋》詩,網友:被俘的幕後劊子手是誰?

來自網絡圖片

公元1279年正月初,元軍水陸並舉,撲向位於海島的南宋行朝。文天祥被押往元艦上。元軍統帥張弘範令人給文天祥送去紙筆,要他修書勸降張世傑。文天洋心潮起伏,抄錄了自己所作的《過零丁洋》詩,以明其志: “辛苦遭逢起一經,千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灘頭說惶恐,零汀洋裡嘆零汀。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公元1279年二月六日,元軍與行朝軍隊進行了決戰。文天祥被押在元艦觀戰。他親眼目睹了南宋行朝的覆滅,心中“痛苦酷罰,無以勝堪”。當日陸秀夫揹負九歲的小皇帝趙具跳海而死;幾天後已經突圍出去的太后、張世傑等,聞訊也紛紛投海殉國;到此宋朝最終滅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