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天祥:只要江南在,中國就不會亡

文天祥:只要江南在,中國就不會亡

文天祥:只要江南在,中國就不會亡

文天祥被俘,過零汀洋時,正好被拘禁在元軍船艦上,他目睹了崖山海戰,親見宋軍大敗和宋帝蹈海。但他沒有絕望!因為他知道,只要江南在,中國就不會亡!因為他還知道,江南多匹士,他自己就是一匹士。

文天祥:只要江南在,中国就不会亡

歷史多美啊!滿眼韶華,皆為勇者青春。觀《無問西東》電影,感慨系之,想起文天祥!

1

江南多匹士

文天祥被俘,過零汀洋時,正好被拘禁在元軍船艦上,他目睹了崖山海戰,親見宋軍大敗和宋帝蹈海。但他沒有絕望!“臣心一片磁針石,不指南方不肯休”。臨刑前,他問,哪邊是南方?有人給他指了方向,他向南方一拜,便從容就義。因為他知道,只要江南在,中國就不會亡!因為他還知道,江南多匹士,他自己就是一匹士。

《金陵驛二首》之一:

草合離宮轉夕暉,孤雲飄泊復何依?

山河風景元無異,城郭人民半已非。

滿地蘆花和我老,舊家燕子傍誰飛?

從今別卻江南路,化作啼鵑帶血歸。

有人讚美說,這是有宋一代最具有血性的詩音!既有夕陽離宮之中屈子哀郢的沉痛,又有孤雲荒草之間湘妃灑淚的悲涼。啼鵑,令人想起杜甫詩中的鳳凰、東坡赤壁的孤鶴,甚至雪萊的雲雀、濟慈的夜鶯……不,你就是你,唯一的、不可替代的一片華彩、一種仙樂!歸來吧,你歸來吧!七百多年來,有多少歡擺的樹枝待你棲息,有多少持重的心扉對你敞開。

王安石詩問“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他對江南所懷的,還只是文人式的鄉愁,而文天祥“從今別卻江南路,化作啼鵑帶血歸”,則傾訴了他作為零丁者的國恨和作為復國者“運去英雄不自由”的蒼涼悲願,“但願扶桑紅日上,江南匹士死猶榮”!

文天祥以“匹士”自居,他之前,有孟子“三軍可奪帥,匹夫不可奪志”,他之後,有顧炎武“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皆以“匹”為個體,而他自稱“江南匹士”,乃以“江南”為抗戰最後底線。

2

時間是歷史的國度

他相信時間。時間是歷史的國度,是“一條大河波浪寬”,滔滔不絕,奔向永恆!而文明就是“風吹稻花香兩岸”,文明的美啊,美在江南!據說,《我的祖國》詞作者喬羽先生,創作這首歌時,他正在贛南閩西一帶體驗生活,接到電報,要他為電影《上甘嶺》寫歌詞。

這一帶,就是文天祥抗戰的地盤。有人說喬羽寫了一首與《上甘嶺》八竿子打不著的歌,他寫的其實是長江,是江南。江南,不光是杏花春雨和春江花月夜的江南,還是血與火的江南,抗戰的江南。為什麼一有國難,就會想到江南?為什麼一要抗戰,就會想到長江天塹?那“一條大河”啊,就是萬里長江,“風吹稻花”就是江南文化。歷史上,江南這一線,是國家獨立和民族抗戰線,只要中國之心還在這裡跳動,哪怕中原淪陷,中國也不會亡。最後的抗戰是文化,最徹底的征服是同化,每一次都是江南以革命和北伐,驅逐彼韃虜,光大我中華。

異族入中原,卻入主不了從廬山到會稽山的江南詩意空間;能征服王朝,卻征服不了詩人的江山與英雄主義的美學構築的歷史空間——文化中國。而文天祥,就是一個歷史意識和自我意識都覺醒了的美的歌者與戰士。文明的較量,勝負豈在一時?“虜運從來無百年!”論興亡,要笑在最後。

有人說他學過《易經》,算得很準,因為元朝的壽命沒有一百年,只有九十四年。他何嘗算?這不過是一種信念,一種來自歷史經驗的信念。有人勸他說,歷史由勝利者來寫,你的國家已經亡了,忠孝之事你也盡到了,如果你真的為了忠孝而死去,誰來給你寫史——“亡國大夫誰為傳”?

不要指望王朝,更何況是敵朝!他自信,舊朝不在,中國還在,“朝”能改而“野”不改,所以,他還能“只饒野史與人看”!他自命“留取丹心照汗青”,就是“只饒野史與人看”。中國史,有正野之分,官修之史,稱為正史,而民間修的史,叫做野史。這樣劃分,出於官本位及其王朝史觀,正野之辯,其實是官民之分。易代之際,所謂“汗青”,豈是在朝官史?官史失而求諸野,官失而求之於民。

修國史,要到民間去,重溫《春秋》大義。孔子著《春秋》,哪有什麼官修身份?還不就是“只饒野史與人看”!代王立言。後人著史,真正懂得《春秋》大義者,唯太史公一人而已,他“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也是“只饒野史”,以王者自居。而文天祥,則已經以詩代史了。

本文首發於《國家人文歷史》

文天祥:只要江南在,中国就不会亡

-End-

文天祥:只要江南在,中国就不会亡
文天祥:只要江南在,中国就不会亡

《文化的江山》系列共3輯12冊,

中信出版集團·見識城邦出品

該書入選“2019年經濟人讀書會十大好書(中國歷史類)

第一輯:文化中國的起源(已出版)

文化的江山01:文化中國的來源

文化的江山02:王朝中國的確立

文化的江山03:中國風雅頌

文化的江山04:中國軸心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