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規凝血與血栓彈力圖在一個病例中的聯合應用

從阿司匹林到達比加群酯——常規凝血與血栓彈力圖在一個病例中的聯合應用

★案例經過★

某患者,女性,79歲,4月23日因房顫入院,之前服用阿司匹林100 mg QD,懷疑消化道出血,便潛血陽性,AA抑制率100%,ADP抑制率0%(注:AA抑制率<50%,提示阿司匹林的抗血小板作用不足;ADP抑制率<30%,提示氯吡格雷的抗血小板作用不足),凝血檢測結果PT12.0sec, APTT 27.2sec,TT17.9sec,Fbg 2.56g/L,D-Dimer 0.83mg/L(希森美康CS5100);24日改為達比加群酯110mgBID,4月27日檢測AA抑制率24.5%,ADP抑制率9.3%,凝血檢測結果PT12.9sec, APTT 34.8sec,TT 115.0 sec,Fbg3.25g/L,D-Dimer 0.73mg/L

5月3日出院,又於5月6日發現消化道出血嚴重而入院,血常規顯示血紅蛋白由4月23日的107g/l降到了5月7日的96g/l,凝血檢測結果PT13.8sec,APTT 75.0 sec,TT>150.0 sec,Fbg2.48g/L,D-Dimer0.23mg/L,期間便潛血持續陽性,達比加群酯用量減低,繼續觀察。

常規凝血與血栓彈力圖在一個病例中的聯合應用

常規凝血與血栓彈力圖在一個病例中的聯合應用

圖1患者AA抑制率的變化

常規凝血與血栓彈力圖在一個病例中的聯合應用

常規凝血與血栓彈力圖在一個病例中的聯合應用

圖2患者ADP抑制率的變化

★案例分析★

本案例中,患者在24日停用阿司匹林,改為達比加群酯,4月27日監測其AA抑制率由100%降至了24.5%,抗血小板作用由有效變為無效,說明患者對阿司匹林非常敏感,停藥三天(超過了阿司匹林的半衰期)即有明顯改變。由於患者一直未服用氯吡格雷,所以ADP抑制率持續為<30%。以上檢測結果與患者診療過程相符,也達到了醫生的預期效果。

患者入院時D-Dimer為0.83mg/L,說明該患者體內可能為高凝狀態,在服用達比加群酯之後APTT由27.2sec上升為34.8sec,TT由17.9sec上升為115.0sec,D-Dimer由0.83mg/L降為0.73mg/L,說明達比加群酯開始起效,而且藥物療效控制的較好。但是5月6日患者發現消化道出血嚴重時APTT由34.8sec上升為75.0sec,TT由115.0sec上升為>150.0sec,D-Dimer由0.73mg/L降為0.23mg/L,提示患者達比加群酯用藥可能過量,會有出血風險。可惜該患者在5月3日出院時未進行凝血狀態檢測,我們無法獲知其出院時的體內凝血狀況,如果當時對其進行一次凝血檢測,或許對該患者後續的診療會有所幫助。

★案例啟示★

2.雖然有專家認為達比加群酯安全性較好,但仍有出血風險,有文獻報道其導致患者消化道出血的風險高於華法令,所以需要對其用藥進行監測。

3.較好的達比加群酯監測實驗為dTT、ECT,但是這些檢測都不是檢驗科常規的凝血檢查。如何使用常規凝血檢測來監測達比加群酯的安全性呢?

4.TT對達比加群酯反應敏感,TT值的大小和達比加群酯藥物濃度有線性關係,但其對達比加群酯過於敏感,一般僅用於判斷達比加群酯是否存在。如果TT正常,提示未使用達比加群酯;有研究表明達比加群酯正常給藥,TT測定為正常的8-12倍升高(按本實驗室計算為104-252sec)。

5.APTT在服藥前後有所延長,對低血藥濃度不敏感,但對於臨床判斷抗凝過度有幫助。有研究表明服用達比加群酯12小時後(血藥濃度谷值)的APTT只有不到10%超過1.5倍的正常值上限,如果谷值時檢測高於正常上限2倍時,則提示出血風險增高。所以有專家認為APTT保持在1.5倍的正常值(60sec)內較為安全,APTT高於正常上限2倍(80sec)出血風險明顯加大。

6.PT和INR不適用於監測達比加群酯的抗凝活性。PT受達比加群酯的影響較小,且不同方法檢測的敏感性差異較大,儘管INR與達比加群酯的血藥濃度呈線性相關,但是敏感性較低,因此不適用於監測達比加群酯的抗凝活性。

7.以上實驗可以提供達比加群酯抗凝活性的評估信息,但不建議以單一試驗評估達比加群酯給藥後的抗凝活性。另外,達比加群酯的血藥濃度受腎功能、體重、年齡等影響,而且具有一定的個體差異,需要結合臨床症狀、體徵和腎臟功能等綜合考慮患者的出血和血栓風險。

常規凝血與血栓彈力圖在一個病例中的聯合應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