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年前一漢人將領說:一切不平等條約作廢,老外聽了都豎大拇指

晚清歷史,就是一部中華民族的屈辱史。由於清政府上下腐敗無能,自1840年第一次鴉片戰爭之後,先後簽訂了南京條約、天津條約、璦琿條約、北京條約等等一系列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清政府為了延續苟延殘喘的統治地位,被迫向列強割地賠款,這更加深了老百姓的負擔。

清政府對外軟弱無能,對內殘酷統治。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一場轟轟烈烈的農民起義爆發了,這就是近代乃至整個中華民族歷史上有名的太平天國運動。

150年前一漢人將領說:一切不平等條約作廢,老外聽了都豎大拇指

太平天國運動

在洪秀全、楊秀清、石達開、馮雲山、蕭朝貴、韋昌輝等人領導下,太平軍從廣西出發北上再東征,一路所向披靡,只用了一年多時間就打到南京,在這裡建立太平天國,奪取了清王朝的大半江山,與清廷劃江而治。隨後西征、北伐,在鞏固後方的同時,林鳳祥、李開芳領導的北伐軍打到了天津和保定附近,最後因後援不給力而功虧一簣。

在太平軍中,有一位廣受推崇、擁有眾多粉絲的人物,他就是翼王石達開

150年前一漢人將領說:一切不平等條約作廢,老外聽了都豎大拇指

石達開銅像

隨後在與清廷對抗中,石達開屢立戰功,是清軍最懼怕的對手。在九江、湖口兩次打敗曾國藩率領的湘軍,打得曾國藩兩次跳水自殺(未遂),坐鎮安慶時,石達開率領太平軍攻克廬州(今合肥),迫使清朝名將江忠源自盡!可惜的是,後來太平天國發生內訌,天京事變成了太平天國的轉折點,得不到天王信任的石達開,不得不率領數萬軍隊出走。

150年前一漢人將領說:一切不平等條約作廢,老外聽了都豎大拇指

太平天國建都南京

在太平軍與湘軍處於相持階段時,此時太平天國已經建國,有可能取代大清建立一個新的政府,這時英國人為了確保在華利益,於是主動想拉攏太平天國。而恰恰此時洪秀全的族弟洪仁玕從香港來到南京,他對西方很瞭解,又有學識,於是當了太平天國二把手,提出著名的《資政新篇》,其中就有把洋人當做兄弟的一項國策,洋人也正是在這個時候才有機會到南京與太平天國高層。作為在華最大利益的英國,曾派代表曾到南京與太平天國高層談判。

在談判過程中,英國代表提出:“太平天國如果與英國達成合作協議,確保英國在華既得利益,英國可以幫助太平天國推翻清政府的統治。”

作為太平天國談判代表,石達開在聽了英國人的條件後,很有風度的笑了笑,隨後斬釘截鐵的回答道:“我們願意友好的和各國交往,並且通商,但我們不承認之前清政府簽訂的所有不平等條約。” 洋人對石達開不卑不亢的態度心生敬意,折服於他的英雄氣概和勇敢膽略。

石達開喊出了近代以來最有骨氣的一句話,這句話也代表了所有中國老百姓的心聲。

150年前一漢人將領說:一切不平等條約作廢,老外聽了都豎大拇指

石達開血濺大渡河

遺憾的是,英雄石達開因天京事變離開南京,輾轉各地繼續與清軍對抗,直到在大渡河因河水暴漲無法渡江被清軍抓捕,在朝堂審問的時候,他一臉堅毅,從頭到尾沒有說過一句求饒的話,受剮刑也是一聲不吭,可見石達開是一條令人敬重的漢子。

太平天國最終也失敗了,但這場聲勢浩大的農民運動,動搖了大清的根基,50年後,大清滅亡。在這場運動中,石達開英勇犧牲,但他的人格精神卻永遠被後人記住,他喊出的近代最強聲音,時時提醒和激勵後人要奮發圖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