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括真的只是纸上谈兵吗?

虫虫历史文化观

赤纹龙鼎:赵国的崛起与秦国的复兴

公元前307年,秦武王以息壤之盟派遣甘茂击败韩国军队,取得宜阳之战的胜利。大喜之余,秦武王与人角力,比赛举鼎,结果失手,鼎落砸断大腿骨,当天去世。

秦国刚刚崛起的势头被这一突如其来的变故打断,朝堂上开始陷入了纷争,引发了严重的政治对立,爆发了内战,势力衰弱,无力东出争雄。

趁秦国内乱之机,楚怀王乘秦国无暇对楚用兵之际,利用越国内部不稳定的机会,派大臣昭滑率军攻越。楚军首先攻占原吴国统治的地区,尔后,继续向越进攻,占领越国全部领土,杀越王无疆,灭越,改越地为江东郡。自此楚国雄霸长江中下游,成为巨无霸国家,重新燃起了霸主之志。韩国新败,魏国势衰,秦国内乱,齐国力弱,使得楚国尽占淮北之地,顿时兵凶战危,天下大乱。

(秦王举鼎引发的历史拐点)

秦、韩、魏、齐四国之兵不能当楚之精锐,于是开始向赵国求援,楚怀王也派使者与赵武灵王联系南北夹攻四国。

此时赵国在位的是赵武灵王,他希望楚国能把这种咄咄逼人的气势持续下去,同时又不希望楚国变得更强大。于是,赵武灵王派仇液入韩、富丁入魏、赵爵入齐,以坚其抗楚之心。秘使王贲入楚,转达赵武灵王同意楚国南北夹攻的建议。赵武灵王派楼缓入秦,密切观察秦国内乱的发展。派代相赵固监视胡人的动静,注意燕国对秦国内乱的反应。

面对天下大乱,各国无暇干涉赵国内政的天赐良机,赵武灵王向全国发布实行胡服骑射的法令,以能任官,明确了游牧文化的主导地位,结果大批出身低贱和有戎狄背景的人得到重用。

赵武灵王建设了一支强大的骑兵队伍,趁着秦国三年内战的机会,一改赵肃侯南进战略,北上与游牧民族争雄,林胡、楼烦两个民族被打的节节败退,赵国在北地设置了雁门、云中两郡,地在秦国上郡,在战略态势上对秦国形成了泰山压顶的战略优势。同时,攻灭了中山国。

此时的赵国,达到国势的顶峰,在天下大乱中,异军突起,成为诸侯中实力最为强劲者,并两立新君,秦昭襄王、燕昭王这两个在战国中期大放异彩的君主都是赵国以国家能量扶持的君主,赵武灵王以武力威胁秦国,使代表赵国利益的楼缓成为秦相。

楚怀王灭越造成的势力失衡,在秦国宣太后地位稳固后就逐渐修复了过来,秦国的中央集权制度和法家思想,决定了这个国家只要不折腾,综合国力会越来越强。公元前299年,楚怀王入秦被扣留。然后秦国发兵击楚,败楚,斩首6万,取15城。

此后的秦军加了外挂,连年出征,伐魏、伐韩、伐楚,无往不利。白起在公元前293年的伊阙之战中斩首24万韩魏联军,魏武卒成为绝唱。白起开始登上历史舞台,战国惨烈血腥的以消灭敌军有生力量为目的的歼灭战成为战场主流。

公元前286年,齐国灭宋,再一次引起地区势力失衡,使五国伐齐之势形成,齐国几乎灭国。公元前279年,齐国田单以火牛阵破燕复国,但国力大损,对其他国家参与灭亡齐国的行径非常痛恨,自此无意国际事务。

此时,战国七雄的舞台上,只有秦赵两国势力最强。赵武灵王曾秘密造访秦国,窥探秦国虚实,秦国宣太后芈月、秦昭襄王后来发觉,追之不及,深感不安。芈月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赵武灵王确实在积极筹划从河套地区出奇兵,绕过函谷关灭亡秦国。为此,赵武灵王甚至还主动从王位退下来,专心军事,招降了大量的楼烦骑士。然而,赵武灵王此举却有悖于政治规律,使得赵国发生了内斗,赵武灵王、公子章、名相肥义都在政变中被杀,赵国实力有所下降,失去了对秦国朝政的掌控能力。而秦国却在公元前278年,派遣白起攻破楚国国都郢,迫使楚东迁,占了楚国的半壁江山,与之前占领的魏国的河东之地连成一片,势力大增。

秦赵两国都想图霸中原,秦国胜在商鞅变法后的制度和经济优势,赵国胜在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后的军事优势,天下诸侯已无力改变局势,秦赵两国斗法,成为战国中后期的重头戏。渑池之会、完璧归赵、将相和、狭路相逢勇者胜等脍炙人口的故事都发生在这一时期。

公元前270年,秦赵爆发阏与之战,赵国在野战中一举击败秦国精锐,赵奢千里奇袭,一战而成赵国肱骨,受封“马服君”。其子赵括也自幼谙熟兵法,军中称其为“马服子”。

经此一败,秦国东出势头暂时得到遏制,但未伤根本,秦军很快再次卷土重来,秦赵之战无可避免。

功守道:双方都输不起的战略决战

公元前262年,秦国攻占韩国野王(今河南沁阳),把韩国的上党郡与本土的联系完全截断。韩桓惠王让上党郡郡守冯亭把上党郡献给秦国,以求秦国息兵。冯亭不愿降秦,同上党郡的百姓谋划之后决定利用赵国力量抗秦,把上党郡的十七座城池献给赵国。冯亭便派遣使者通报赵国。

(上党地区地形图)

赵国君臣在评估局势后认为数十万大军鏖战数年,耗费钱粮无算都不一定能够攻占城池,如今上党有十七城愿意内附,天予不取,反遭其咎。赵国也惧怕秦国报复,为此做了充分的预案。如果秦军派遣大将白起(白起名声传于六国,号为“人屠”,饶是赵国之强,仍不得不防)大举来攻,以名将廉颇威重守城,可以拒之。赵国虎口夺食,早已料定秦军来攻。可见,这场攻守道早已庙算停当,战争机器隆隆作响。

公元前263年的战国,秦国独霸的势头已经较为明显。其东出势头正盛,使得楚国迁都以避其锋芒;韩、魏两国早已丧失气节,以藩臣礼朝见秦王,不停地割地赔款;齐国复国后,国力大损,自此闭门谢客,与世无争;燕国地处偏远,势力太弱。

如果此时被赵国欺负到头上,还要默不作声,秦国的威望将会大损,必然镇不住刚刚以铁血战争打下来的良好局面,五国合纵伐秦必然会再次上演。事实上,秦军邯郸之战失败后,针对秦国的合纵很快又一次形成了。

此时秦国占地已达天下近半,军功爵威力使得东方六国称呼秦国为“虎狼之国”,秦强赵弱是双方君臣共识。

强弱对敌之际,以获胜概率来推演,强者主攻胜率更高;弱者主守胜率更高。此时的赵国君臣,制定战争预案时,以擅长防守的廉颇为主将,是符合庙算之道的。只是赵国君臣没有意识到秦国的战争意志会强大到举倾国之兵而置于一地,而且赵军擅野战,秦军擅苦斗,以赵之短而击秦之强,已失其算。这些因素都使得赵国君臣在后来的长平之战陷入僵持时举措失当,最终为秦军所乘。

赵国接受上党,派了官吏接收土地,廉颇在长平一带驻防。秦国决议攻赵。

秦赵战争爆发了,不过一开始的战斗规模不大,秦军近60万人主攻,赵军30多万主守,在上党地区的空仓岭一带来回拉锯。

我们看看长平战场的地形。

上党郡一带的地势,是一个南北走向的山间谷地。在谷地的最西侧,是赵国的空仓岭防线,赵国在此地筑有高平关。这一个防线是上党最好、也是最后的防线,突破了这一个防线,上党腹地就完全暴露在秦军的攻击之下。

这条防线太过漫长,赵国根本防不过来,秦军在这条防线上任选一点都能形成突破。高平关一带山岭不高,而且距离整个防线距离远,不能辐射整条防线,一旦秦军突破空仓岭防线,再以奇兵切断赵军退路,战役也就结束了。

所以,在秦军突破了高平关之后,廉颇选择了后撤,在野王山、大粮山构筑防线,并以百里石长城作为赵军的防御纵深。这时,秦军已经顺利突入了上党地区,在占领土地的角度而言,秦军已达成作战目标,秦赵之战的第一阶段已经结束。这也是赵国派遣使者到国讲和的背景所在,土地都被你夺去了,就别打了。

(长平之战示意图)

到公元前260年初,赵军已经完全退出上党谷地。上党的百姓纷纷逃亡到赵国境内,赵国的军队在长平接应上党的百姓。

虽然秦军突入了上党地区,但是廉颇依然占领着上党地区北部的野王山、大粮山两处军事基地,屯兵20万驻守。这两个军事要地如同两把利刃一样悬在上党地区的秦军头上。两处军事基地相距只有8.6公里,彼此呼应,与廉颇建设在后方的百里石长城连成一线,组成了稳固的防御体系。

秦军在上党腹地无险可守,只能被动挨打。

这样一来,赵国讲和,实际上只是缓兵之计,全无真心,秦国对此也心知肚明。

不过,秦相国范睢深谙伐交伐谋之道,在已探知赵国的缓兵之计时,将计就计,将赵国讲和的特使好生接待,规格隆重,并且特意让其他国家的人看到,使得其他国家认为秦赵长平之战已经讲和,使得其他国家不敢在关键时刻支援赵国。此时,长平之战进入了第二阶段,伐交之战。

朝堂里谈着,前线的军人不能停止工作,秦军被迫在上党谷地建设壁垒,以做防守之用。既然秦军不退,赵军也只能僵持。此时的秦军要击破赵军的防御体系,非常困难。

其一,赵军右翼是长平关,秦军绕过野王山、大粮山赵军营地调兵去右翼进攻长平关,必然会引起赵军的联动反应,而且长平关道路狭窄,是上党谷地的出口,取得突破非常困难。

其二,赵军左翼是连绵不断的太行山余脉,大部队难以行军,粮草不易运输,而且一旦大军突入山地,赵军在百里石一线切断秦军退路,秦军恐有覆灭之忧。

其三,赵军中路,是野王山、大粮山的营盘,封住了小东仓河谷,秦军正面进攻没有价值,且必然损失巨大。

赵国虽然失去了上党谷地,军事上也数败于秦军,但是赵国整体军事防御态势良好,这也是赵国在上党地区可与与秦国讨价还价的底气所在。即使其他国家不支援赵国,赵国凭借这样的防御体系依然可以稳稳守住防线,直到秦国先耗不起。

赵国为何賭定秦国先撑不住呢?

赵国从邯郸平原腹地运粮,虽然山地多,但是距离短,路上消耗少;秦军从关中千里馈粮,路上就要消耗一半,运到前线吃到秦军嘴里的能有几口?时间久了,秦国储备疲敝,必然支撑不起会选择退军,赵军将不战而胜——这是赵国打的如意算盘。

然而,赵国还是低估了秦国的战争意志,同时还低估了秦国的补给能力。秦国从新征服的楚国南阳、魏国河东地区提供军需给养,秦昭襄王甚至征发100万民工,开通了运河,使得运粮效率再次得以提升。秦国不是从咸阳千里馈粮,而是就近从南阳盆地和河东地区征粮补充前线,如此,处于不利态势的反而是赵国了。

赵国本来以为秦国已经梭哈了,没想到秦国还有筹码。

赵国前线被拖住30万大军,每天人吃马嚼的,消耗很大,国力也急剧衰弱了下来。

秦国的情况也一样好不到哪里去,秦军在前线前后集中了近60万人,日均消耗是赵军的2倍。以秦国之富强,也难以再支撑下去了。

可是赵国左等右等,就是不见秦国服软,倒是自己快揭不开锅了。赵国这才明白,秦国的战争意志是要在长平地区彻底击败赵军,早日扫除秦军一统六国的最大障碍。

赵国朝堂人才济济,此时也已明白了秦国的战略设想。因此,赵国要想获得和平,就必然要在长平获得胜利,彻底粉碎秦国的狼子野心。以当前廉颇的25万人去应对秦军壁垒的近60万人,明显不足以发动主动进攻。因此,赵王遍求良将,授予倾国之兵,与秦军决战。

丹水河谷:赵军最后的营垒

廉颇在前线主张防御,已经前后对峙了二年时间。此刻赵国难以为继,屡次催促出战。廉颇勉为其难,数战不利,于是再次退回壁垒,坚守不出。秦军数攻,损兵折将,没有进展。

本来赵国的如意算盘是赵国筑起防线,吸引秦国来攻。到如今,赵国自己拖不下去了,反而要主动攻击秦军的壁垒了。

赵国只能孤注一掷将最后的30万预备队投入战场,这也是为什么赵括是率军30万奔赴的长平。如果这30万人是用于防御的,那就和赵国当时不堪重负的经济情况不符合。

所以赵括来到长平的目的非常明确,就是要用重兵集团打破对峙僵局,与秦军决战。

当此危急情形,赵国国势危如累卵,其他五国袖手旁观,作为赵国宗室,名将之后,他没有理由选择怯战、避战,于是口衔天命而带举国大兵至前线。廉颇可以奔魏,再奔楚,赵国若败亡,赵括又能到哪里去?所谓食君之禄,担君之事。

因此,并非是赵括逞能,要一味猛攻,而是当时赵国已经到了经济崩溃的边缘了,赵括的任务就是战略决战,他不能选择防守。

此时,长平之战进入了第三个阶段,秦赵皆倾举国之兵云集前线,仗越打越大。战争的规模让其他五国国君目瞪口呆,甚至连观战的勇气都失去了。对他们来说,秦赵都是霸权国家,最好双方两败俱伤,玉石俱焚。这一场决定天下归属的战争,注定要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廉颇防御策略耗尽了赵国国力)

赵括前往前线军中走马上任,将防御部署改变为了进攻部署。所以一时间更换了很多将领。这是正常的攻防战略调整,并非是纸上谈兵所说的按部就班。

听闻赵军换将,秦昭襄王也暗中做了调整,让白起为帅,并命令不得泄露消息,违令者斩。白起到达军中,发现长平这个战场真不太好。

赵军人数太多,防守点太过于密集,谷地太过狭小,根本没有合适的战场。如果是两军对攻,那就中了赵军的下怀,赵军本来就是要拼命的。

白起将目光移到了丹水河谷地区,这一地区是秦军的壁垒的内部,只要赵括主动发起攻击,诱使赵军进入秦军壁垒的空隙,再以精兵合围,则赵军入秦军之彀中了。这不是一个很复杂的策略,最要紧的是,秦军只有60万人,而当前的赵军也有近60万人。赵括亲自带领的重兵集团有40万人。秦军虽然是防守方,占据地利优势,但是要包围40万人,白起并无十分把握。

谋算已定,战争的主动权已经转移到赵军手中,白起只能静静关注着前线的态势。

赵军的进攻进行的很顺利,赵括带领赵军渡过丹水,向西岸的秦军营垒发动攻势。

赵军很顺利地夺取了丹水营垒,接下来又攻取了二鄣城。这是两年前赵军为守卫上党而建设的营垒,后来被秦军夺取,此刻赵括又带兵夺了过来。

秦军边打边撤,这其中有白起的诱敌之计的原因,也有赵军生力军加入的生猛的战斗力的体现。坐镇咸阳的秦昭襄王每日关注前线战事,听闻赵军一再取得突破,秦王也心惊肉跳,这一战押上的东西太多,军事上,政治上秦国都已经透支了国力。如果这一战秦军战败,秦国将失去霸主地位,重新退回边陲小国,加上之前的霸主行径,秦国一旦失败,迎接他的可能就是五国复仇之战,秦国面临失国危机。

赵括受到军事胜利的鼓舞,继续加大攻势,还将更多的后备军团调上前线。史料没有记载赵军到底经历了多久的拼杀,合理推断应是一点点蚕食秦军防线,这样至少要一两个月的时间。

战役此时取得了突破。

或许是白起的诱敌之兵的抵抗过于激烈让赵括认为这是正常攻守之道,或者赵括此时重兵在握,在绝对的实力面前,赵括对一切诡计不屑一顾。

于是赵括没有多做停留,他为了完成赵王的命令,继续带领军队发起进攻。

见到赵军进入秦军预设战场,白起迅速命令两支秦军奇兵迅速出动,绕道赵军身后,秦军一支25000人的队伍从北面插入赵军最后一道防线——百里石长城背后,切断了粮道和援兵;另一支5000人的骑兵则从南面渡过丹水,切断赵军主力和辎重营大粮山之间的联系。

两支奇兵得手后,立刻抢修壁垒——这个工作能否完成直接决定着接下来战役的走向。白起将赵括军引入了包围圈,但是包围圈能否建立起来,谁也不知道。赵军毕竟有40万之众,5000人的秦军敢死队不可能封住赵军的粮道。

赵括到现在还不知道与他对垒的是秦军名将白起——可能他至死都没能清楚这件事。如果他知道是白起主帅,他未必敢如此弄险。他依然不屑于秦军的包抄行径,继续猛攻秦军壁垒,将战火引到空仓岭,全部夺占上党谷地。

可是,和之前的战役不同,赵括发现眼前的秦军营垒俨然一道铜墙铁壁,赵军的全力进攻如同浪花打在堤坝上那样徒劳,史书说,“壁坚拒不得入”。

石长城营垒是赵军东北面的最后一道防线,上党地区层峦叠嶂,赵军想要运输军粮,可选的道路极为有限,只能从邯郸穿越崎岖山路运到石长城,再转送到南面的大粮山。此时由于赵括只顾进攻,将大量兵力调集到丹水沿线,石长城的守备力量十分空虚。白起正是看中这一特殊地形,也算准石长城兵力薄弱,才派出5000奇兵,切断了这条纤细的粮道,把赵军一切两半:

北面粮道断绝,赵军主力失去了军粮和辎重补给;南面大粮山辎重营的守军虽然还有粮草,但失去了与主将的联系。

赵括意识到不妙,全军回过头来,对突入己方阵营的第一批秦军5000骑兵发起攻击。这些秦军敢死队几乎一瞬间就牺牲殆尽,但白起明白这是战役胜利的关键,于是更多的援军源源不断的开到,沿着前面的同袍用生命撕开的扣子扩大阵地,然后再奋不顾身地迎接死亡。

赵军的攻击渐渐减弱了下来,双方士兵的尸体已经堆成了高山,隔断了双方的视野。

最终,这个秦军最为薄弱的突破点用了数不清的伤亡守住了。白起围住了40万赵军,用了不到60万人。

秦昭襄王听到这个消息,惊喜异常,上党地区保住了。

相持了三年的上党战局获得了对秦军有利的突破,这不仅打破了赵军的第二道防线,而且还围住了赵国的40万大军。可是,白起所部在赵括勇猛的冲锋下伤亡惨重,如今依靠壁垒堪堪维持住战线,已经没有多余的力量进行围歼了。秦赵双方都已经到了最后关头,白起星夜赶回咸阳面奏秦王,要求派遣援军。

秦昭襄王立刻下令尽起国内15岁男子为军,河东地区军民普遍升爵一级,再次编组一支大军交给白起,补充到各部队。在一个月内,围困赵军的秦军的规模达到了100万人——秦国所有的家当都被拿到这里来了,秦军这次是梭哈了。

赵国还有底牌吗?有。

最后的一天

赵括在被围后还支持了46天,这段时间他在干嘛呢?为什么没有选择突围呢?

赵括在固守待援。

赵国虽然倾国之兵而来,但是从国内拼凑一二十万援军还是可能的,北地尚有10多万精锐边军,后来赵军百里石防线的赵军也被廉颇带领20万救兵就救出去了。这说明,赵国的战争潜力还是存在的,积极支援赵括这一支军是可能的。

难道秦王这么大阵仗的全国调兵、运粮往上党前线,赵国人都视而不见吗?

此时的赵括军面临的形势是:

向前冲是秦军壁垒;

向后冲是和秦军相持两年的大粮山防线,此时已经被秦军占据,这都都是没有办法突破的关隘;

向西南是大山,而且要突破游仙山和大粮山防线;

向东北冲是秦军的左翼,而且地形复杂。

所以唯有不动,先不让秦军有可趁之机,才能相机冲出包围。基于赵国还可以派出援军的设想,所以,赵括选择了筑垒相持的办法。寄希望于赵国能够得到消息,在一个月内派援军来。

如果赵括军向长平关一带分散突围,也许赵括还有突出去的机会,从而重新组织百里石防线,还不至于全军覆没。然而赵括没有考虑向这个方向突围,只是被动的破坏秦军的长垒。最后,秦军长垒筑成,赵军的最后一线生机被断绝。

当一个月后,赵军没有等到援军时,赵括才如梦方醒。由于大军被围内外消息断绝,赵国根本不知道赵括军还在坚持,而且,秦军还放出假消息说赵括已经投降,这就导致赵军不敢进入上党地区救援。

如果腹黑一点,对于被赵括取而代之的老将廉颇,他在多大程度上坚持对救援赵括的军事行动,可能决定了赵军的生死。这位老将的性情不太好,在阏与之战以及后来奔魏奔楚的事件中看出廉颇并不具备大局观。廉颇坐视不救,也可能是赵军最后惨败的原因之一。

最大的可能是赵国援军正在构筑第三道防线准备防备着秦军将要到来的对赵国的进攻,根本没有想到赵括军还在,长平之战还在打。

事到如今,赵军只有奋力突围一条路可走了。

(马服子赵括)

赵括组织了军中精锐,身先士卒,轮番冲击秦军的防线。在乱战中,赵括被乱箭射杀。赵括副帅见主帅已死,为稳定军心,就穿着赵括的铠甲继续指挥。然而,大势已去,赵军的覆灭已不可避免。

投降,已经是赵军唯一的出路了。

赵括作为赵国的宗室,战死疆场,而那30万赵军却没有这样的气节,结果被秦军坑杀在长平战场。此一战,为中国古代史罕见之围歼战,也使得赵国家家举哀,一代人尽毁。燕国间使回复报告也称:赵国精壮都已阵殁于长平,国内空虚,遂使燕国起60万大军袭赵。应战的赵将廉颇所带的20万士兵,多数都是不满15岁的娃娃兵,可见长平一战对赵国的打击之酷烈。

历史上不乏一战成名的青年将军,如霍去病。与霍去病不同的是赵括一战就遇上了自己的克星白起,而霍去病却没有遇上像白起一样的对手。霍去病虽说孤军深入算是有胆有识,可是毕竟自己是皇亲国戚,当朝大将军的外甥,予以特殊照顾的成分应该不少。

赵括在最后的时刻却什么都没有等来,只有以一腔热血报国。临危受命于仓促之际,五国袖手旁观,马服子在此种情形下纵然死于国是,也不免千年后贻下纸上谈兵之笑柄。

我们无法知道赵括在最后的那一个月都在想什么,也永远不可能知道了。但是赵军30万主力被围断粮46天后,依然没有溃乱,没有夜惊,没有炸营,这是否能从侧面说明一点什么呢?

白起尽杀赵国降卒40万人,赵人虽震恐,然而却上下一心抗秦,使得秦军在灭赵的每一个举动都步履维艰,在长平之战后耗费32年才灭赵。

白起终是一介武夫,秦王却穷兵黩武,秦国的战略远景是统一六国,而不在于让赵国在短期内丧失对抗能力。长平之时,他们的目标和手段发生了混淆,使得秦国的获取最后胜利的成本空前加大。

当长平大战一年后,当白起伏剑自刎之时,赵国开始了另一番战略联盟、合纵抗秦之路。其艰苦卓绝,奋战不懈的意志,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文化瑰宝。


而知而行

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肯定有很多人要给赵括翻案,说赵括绝不是纸上谈兵,赵括是一位不可多的将才!那么,真正的赵括是这样吗?

拨开历史的迷雾,我们先来看看当时的长平之战的爆发原因,长平之战发生于公元前262—公元前260年,是由秦国寿命最长的秦昭襄王发起的战役,秦昭襄王(公元前325年—公元前251年,公元前306年—公元前251年在位)执政长达 56年,活了75岁,是秦国奠定统一基础的执行人。秦昭襄王通过长平之战使赵国元气大伤,但是秦昭襄王却是赵国的赵武灵王为秦国指定的继承者,秦国本来有继承者,但是屈从于赵国的压力,不得不将在燕国为人质的公子稷立为秦王,也就是秦昭襄王,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历史的微妙巧合。

在秦昭襄王统治时期,赵国经历了赵武灵王(公元前326年—公元前295年)、赵惠文王(公元前295年—公元前266年)、赵孝成王(公元前266年—公元前245年)三代,赵武灵王是雄才大略的英主,秦昭襄王还是赵武灵王立的秦国国君,赵武灵王还是最有可能消灭秦国的枭雄,可惜壮年去世;赵惠文王比赵武灵王的能力低了半个级别,但是可以做守国之主,秦国和赵国的交锋,秦国并没有占到太多便宜,两国交战互有胜负,当时的赵国人才济济,廉颇、蔺相如、平原君赵胜、赵奢、乐毅、田单等等,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赵武灵王和赵惠文王两代国君是赵国的鼎盛时期;到了赵孝成王时期,赵国开始衰落,因为赵孝成王是典型的志大才疏型国君,志向远大,能力不足,年轻气盛,能力比祖辈赵武灵王差了一个级别,对国力和周边环境认识不清,一上台就疏远蔺相如等人,对周边国家发动进攻,并强行接收上党地区,引发了长平之战。

赵孝成王继位初期,急于建立自己的功业树立威信,派兵攻打燕国和韩国,攻取燕国的中阳等三城,攻取韩国的注人(河南临汝)等城市,与周边国家持续恶交,当时韩国为秦国名义上的同盟国,秦国早就视韩国为囊中之物,容不得赵国攻打韩国,秦国发诏书责备赵国违背赵惠文王时期签订的同盟互不侵犯条约,赵国强势反击,秦昭襄王感觉颜面尽失,于是也派兵攻打韩国,兵力更多并且更加急切,攻取的地方也更多。



公元前262年,秦国攻打韩国的上党,首先截断了通往韩国国都的野王城,上党成为孤独的一块飞地,韩国上党守将冯亭不甘心被秦国吞并,将上党送给赵国,想着韩赵联合对付秦国,于是派人去赵国送信。

赵孝成王得到消息,召集平阳君赵豹、平原君赵胜、赵国宗室赵禹商议,赵豹反对,平原君和赵禹支持,于是赵孝成王决定收取上党十七城,平原君作为当时名满天下的四公子之一,起到了非常不好带动作用。派谁接受上党呢?当时的赵国,蔺相如已被贬并身患重病,赵奢已死,乐毅也年老解职,田单身为相国,政务繁忙没有对秦国作战经验,只有廉颇和赵括是合适人选,赵孝成王犹豫不决。

蔺相如对廉颇说,当今大王与平原君重短利而轻长远,以赵氏宗族取代赵国君民,已为国家埋下祸患,国家缺少临机决断之人,必然面临塌天大祸。赵国想不劳而获取得上党必然会激怒劳而无得的秦国,以秦昭襄王的性格,必然会举国之兵攻打上党,而赵国新得上党,欢喜之余却准备不足,将士没有必死的决心,两军相遇气势不足,恐怕难与取胜,须避其锋芒,守住就是最大的胜利,赵国也会更加强盛,若守不住,后果不堪设想。

赵孝成王还在犹豫该派谁去接受上党的时候,秦国已经加紧派兵攻占了上党,两个月的时间,赵国失去了占领上党的最佳时期,冯亭率领上党官兵投奔赵国,秦军尾随而来,此时赵国才决定派廉颇为将,率兵20万救援上党,秦军与赵军在长平相遇,于是长平之战开始。


廉颇根据长平的地形,分兵占领各个战略要口,可俯瞰战场,调度自如。然而秦军擅长山地战,逐步蚕食各个小关口,形成北、西、南三个方向对赵军的包围,金门山是赵军的大本营,廉颇几次小规模的作战失利,于是决定坚守不出,再言出战者斩,采取拖延战术,等秦军疲惫,失去锐气或粮草不继,再寻机会与秦军决战。

赵孝成王得到消息,召平原君、楼昌、虞卿商议想要与秦国和谈,楼昌本是赵国贵族,却因为在秦国的楼缓是亲兄弟,害怕两国开战对楼缓不利,极力主张与秦国讲和。虞卿是蔺相如的代表,虞卿主张联合楚国和魏国合力抗秦,然后再和秦国和谈,这样能占主动。赵孝成王认为反正都要和谈,何必再浪费财物去结交楚魏呢?于是没有采纳虞卿的意见。但是秦国只是接待了赵王派去的使者,做出要和谈的架势,让各国不再出兵,而不真正和赵国谈判。

廉颇率军在长平坚守四个月,秦军王龁发动多次挑战,廉颇始终没有出战,王龁的断水战术也没有成功,秦军久攻不下,士气收到影响,又远离国土,战事对秦军也不利了。

赵孝成王年少气盛,认为廉颇坚守不出战是不敢迎战,邯郸城里起谣言,说廉颇老了,怯懦怕敌,怕打败仗,不敢迎敌,廉颇守长平失三城,士卒伤亡不断,还武断霸道,不听谏言,长平守军军心已乱,谣言还称,秦军怕的是当年阏与之战大败秦军的赵奢,赵奢当年能取胜,主要是用了他儿子赵括的计谋,赵括通晓兵法,智勇双全,比赵奢更厉害。赵孝成王觉得蔺相如制定的后发制人的战略是错误的,这样待下去只有慢慢失败,赵孝成王决定换将。

赵孝成王为慎重起见,先派人催促廉颇出站,可廉颇还是坚守不出,赵孝成王确信廉颇是害怕出战,于是召来赵括,赵括说如果秦国派白起为将我需好好筹划,如果是王龁为将可以轻松取胜。经过商议,赵孝成王认为赵括为将可以取得决定性的胜利。

大病中的蔺相如听说后急忙进宫劝谏,蔺相如说廉颇的策略是正确的,秦军在赵地作战,兵源、粮道遥远,一旦兵源断绝,粮草接济不上,秦军就会锐气磨尽,到时赵军出击可大获全胜。赵孝成王认为赵军这样耗下去也是一样。蔺相如又说,臣与赵奢过往甚密,对其子赵括非常了解,此人读兵书不少,高谈阔论,确实常人不如也,但只不过是纸上谈兵,不懂灵活应变,赵括只有很高的名声,并没有实际作战经验。赵孝成王认为蔺相如在说自己不懂用人,于是说,爱卿尽管在家养病,国事不要操心了。

赵孝成王任命赵括为将,并赏赐大量黄金彩帛。赵括的母亲给赵孝成王上书,赵奢的遗言不可让赵括为将,赵奢为将时,赵奢关怀将士,亲自捧食伺候将士,被赵奢当作朋友的士兵数以千计,大王赏赐的财物全都分给了将士,赵奢虚心受教,胸怀全局,为将后从来不过问家事。赵括现在做了将军,趾高气昂,军吏没有一个人敢抬头看他,大王赏赐的金帛他全都藏起来,还天天查访哪里能买到合适的田地房产,能买就买,赵括的私心太重,一点也不像他的父亲赵奢,希望大王不要派他为将。赵孝成王却认为赵括买房置地是人之常情,赵括的母亲又说,如果一定要派他领兵,以后赵括不称职了,希望不要株连家人,赵孝成王也答应了。

此时的田单,当年有复齐国之功的大将,正在赵国为相,和廉颇、蔺相如相交甚密,看到赵括为将,也辞去了相国职务。

秦国的奸细楼缓正在弟弟楼昌家里,对赵括为将的事情非常清楚,于是秦国马上改派白起为将替换王龁,严令保密。

赵括率领20万赵军赶到长平,廉颇无奈回邯郸复命。赵括一反廉颇的部署,对军队纪律和号令全部更改,并把廉颇分散成列星状的军垒合并成大营。重要将领多次劝谏,都被赵括无视,并把重要职位换成自己所带的将士,并严令秦军再来攻打,都要奋勇出击。

赵括率赵军全线反击秦军,同时派小股部队阻击秦国后援,对此,白起先派出小股部队送死,反复几次,赵括认为是秦军害怕,于是决定,留冯亭五万将士看守大本营的粮草辎重,赵括亲率三十五万大军直扑秦军阵地,没想到王龁的部队一触即溃,并迅速逃窜,赵括于是率三十五万大军攻打秦军的西山营,没想到西山营无懈可击,一连数日没有攻打下来,还造成大量伤亡。

接下来,白起又派司马错迂回到赵国境内切断了与邯郸的联系和粮道;并派大将胡伤引兵将赵括的主力和东山大本营的冯亭一分为二,一边是赵括的三十五万大军,有兵无粮,一边是赵军大本营的冯亭,有粮无兵。白起派王翦、蒙骜率轻骑兵骚扰赵括大军,又派人夺取了冯亭坚守的大本营。赵括无奈,只好在丹河谷地修筑营垒,坚守待援。

这时,丹河河谷南北两个方向还有突破口可以突围,但是赵括此时心惊胆战,又听说秦军是白起为将,乱了分寸,军事迟疑丧失了突围良机。

白起趁机打算把丹河河谷彻底包围,四方之围需要比敌人十倍以上军队才行,秦军现在占了地利但人数远远不够,白起火速向秦昭襄王要兵。

秦昭襄王征发国内所有十五岁以上、六十五岁以下男子为兵,开往长平,待长平秦军汇合后,共六十万大军,此时的四十万赵军成了待宰的绵羊,被围在丹河河谷坐吃山空,四十多天几乎把能吃的都吃光了。

赵国的邯郸也非常着急,连年征战,国内早无粮,只有向齐国借粮,但是齐国大权在君王后手里,她秉政的近二十年里,不敢与秦国发生矛盾,尽量躲得远远的,跟其他诸侯国的事也不参与,何况赵国曾经攻占了齐国很多地方,所以坚决拒绝。赵国又向魏国借粮,但是秦昭襄王许诺把垣雍割让给魏国,魏国也不愿借粮。于是赵国只好孤注一掷组织突围。


赵括把军队分为四队,四路军马一起杀出,如一路军马打出,则接应其他军马突围,但是白起部署了射手,箭雨齐发,赵军冲不出去。又坚持了一个月,赵括精选五千精兵穿上厚厚的铠甲骑马突围,赵括亲自率领与王翦、蒙骜相遇,大战不胜,无法突围,返回途中赵括中箭落马而死,赵军大乱。白起树起招降旗,此时,赵军还剩二十多万,全部投降。

白起说,先前攻占上党,那里的官民都不愿意投降,反而想投降赵国,现在赵国士兵先后投降的,总计有四十万,如果哪天他们反了秦国,那就难与防备了。于是下令全部杀死。

长平之战以秦军的全面胜利而告终,此战,赵国主力部队损失殆尽,损兵四十万;秦国举全国之力赢得了这场战争,也伤亡三十万人,国内空虚,这场战争两败俱伤,但是赵国是伤筋动骨,短时间难以恢复,秦国是轻伤,很快又痊愈了。这为秦国灭六国奠定了基础。

这场战役是老辣的秦昭襄王和年轻的毛头小伙赵孝成王之间的决战,秦昭襄王老成持重统筹全局能力强大,赵孝成王年轻气盛,武断霸道,听不进知者之言。

在这场战役中,缺粮是双方共同存在的短板,秦军远离国土作战,运粮也是极其不易,在战役的相持阶段,赵军的大本营里面是有粮草的,只是后来换了赵括,赵军轻易冒进,才被秦军占了大本营夺了粮草,这是赵括自己的决定导致的缺粮,赵军被包围后才导致后续的粮草困难。所以说有人认为是因为赵国没粮,才被迫换将赵括,赵括因为这个才主动出击导致的全军覆没是不对的,这不是主要原因!廉颇为将坚守的时候,赵军并不缺粮。并且,廉颇在坚守的时候,秦军后续没有占到什么便宜。

有人说以当时赵国的综合国力,廉颇坚守也是会慢慢失败,但是不要忘了当时秦国也是拼尽了全力才赢的这场战役,后来秦国才会主动休战,况且战国时期,各种情况都有可能发生,廉颇一直坚守下去,哪一方最先坚持不住很难说,秦国失道寡助,只能依靠自己的能力坚持,赵国联合六国,非常有可能坚持到底,战国后期赵国联合其他国家共同对付秦国并取得胜利就是证明。

就一场大的战役来说,首先比的是双方军队实力,如果军队实力都很强大,那就比双方的将领,如果双方将领实力相当,那就比国君的能力,如果国君对军队的调度和支援能力都很强大,那就看国家的经济实力,如果国家的经济实力差不多,那就比国际好友国家的支持能力,哪个国家就能坚持到最后,就看哪个国家的综合支持能力是否强大了。


电影客

赵括,我们印象中他只是个无能败将。在这个以成败论英雄的世界里,确实,赵括失败,导致赵国亡国灭种,也让赵胜一家人蒙羞。

那么,赵括能力到底怎么样呢,我们已经无法考证。不过可以知道的是,失败那年,他还很年轻,而他面对的是虎狼之师白起。

绿叶衬鲜花,或许赵括的失败恰恰让白起的英雄形象更加完美。归根到底,赵括的失败,并不是他无能,而是多种原因造成的。

1.赵国前期选人有些不当。战争前期,赵孝成王听从了平原君计赵胜的计谋,针对秦强赵弱的基本形势,启用廉颇准备挡住秦国的进攻。可是一向善于防守的廉颇发动几次了小规模进攻后吃了亏,便改变战略,固守不出。实际上,廉颇认为秦国主动进攻,消耗成本自然要比赵国高,因此打算以逸待劳,先挫杀秦军的锐势,然后等待有利时机再出击进攻秦军。

然而没想到的是,秦国竟然召集百万青壮,疏通渠道,直接从水路运粮,运粮速度比赵国更快,成本比赵国更低。而赵国却相反,开战不久便粮草匮乏,廉颇拖了两年,导致赵国国内已经陷入无粮可食的局面。

同时,廉颇将善于野战的赵军用于防守,没有充分发挥赵军的优势,结果又让秦军有机可乘,顺利包抄赵国后方,不断骚扰赵国的粮道,让赵国雪上加霜。因此,长平之战赵国完全失去了主动权,陷入迟早必败的局面。

2.赵国议和是败笔。当赵军初战失利时,廉颇固守的时候,赵孝成王准备派郑朱去秦国议和。而虞卿认为此次秦国决心攻打赵国,和议难成,而且郑朱一旦入秦,秦王与范睢必定隆重接待,以示天下。楚国、魏国便会觉得秦赵两国会议和,必定不出兵救赵,那么此战赵军必败。可惜,赵孝成王不听虞卿再三劝阻,最终派郑朱入秦求和。秦国为了麻痹赵国,防止各国合纵,果然殷勤地接待了赵国使者郑朱殷,有意向各国制造秦、赵两国已经和解,防止各国出兵救赵,因此赵国到最后一直孤立无援

让赵括代替廉颇上阵并非只是赵孝成王中了秦国的反间计,而是出于无奈。因为廉颇一直固守不战,粮道却被秦军切断,而且赵国早已无粮可运,十分被动,固守下去也是必败无疑。因此赵孝成王决定启用赵括,赵括上任后,对比敌我双方形势,发现军中无粮,固守下去,迟早必败。这才决定主动进攻,希望能起到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效果,于是积极改变廉颇的防御部署,更换将吏,组织进攻。

赵括绝非是纸上谈兵的无能之辈,白起实在太可怕。秦国知道赵国更换了赵括为主将,知道王龁对付廉颇有余,但对付赵括尚显不足,便暗地里调武安君白起为上将军,改命王龁担任尉官副将,并令军中严守秘密。白起知道赵括深通兵法,但缺实战经验的的弱点,先是佯败后退、诱敌脱离阵地,进而分割包围、予以歼灭的作战方针,取得了最后的胜利,但是他却没想到赵军被成功合围,断粮四十五天,到了相互残杀相食的地步,赵括竟能临危不乱,前后组织五次突围,最后自己也被射死疆场。虽然这五次突围都未能成功杀出包围圈,却也杀伤秦军二十余万,秦军虽胜,却也损失不小。


一名打工的大学生

长平之战,赵军主将赵括两千年来一直被当做“纸上谈兵”的反面教材以警示后人,并让人谈论、嘲笑千年。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

一、首先从赵括代廉颇为将说起。

廉颇在长平之战开始时,已是65岁高龄。尽管他采取了坚壁清野、全力防守的抗秦策略;但当时的赵孝成王正处年轻气盛的年纪,并不满意廉颇这种保守的防御策略。再有,廉颇虽然坚壁待秦、但仍然被秦军不断蚕食,赵军营寨不断被攻破。在此情形之下,赵军士兵多有逃亡,士气低落,廉颇无法制止。消息传到赵廷,群臣惊恐,蔺相如却托病不问。

而实际情况是,战争的发展已经超出廉颇的预计。廉颇本来是要等待有利时机、以逸待劳再出击秦军,但是秦军这次是动员了全国之兵,并且疏通了运粮水道,完全是倾国来拼命的;而赵国却陷入粮草匮乏,运输补给困难的境地。可以说,廉颇的以逸待秦军劳的时机不可能出现了,反而自己越来越劳了。赵王认为到了必须换将的地步。这样,一直主战、熟读兵书的赵括理所应当走马上任了。

二、赵括接替了廉颇后(公元前260年7月),积极地贯彻执行赵王的战略意图,准备大举进攻,企图一举击败秦军,夺回上党,以报赵王的知遇之恩。而此时的秦国得知赵括代替了廉颇,立即增加了军队,并秘密调来一代杀神武安君白起为主将,替换下王龁。

由此可知,秦国对赵括的重视程度,又增兵又换将。兵法云:知己知彼。秦国一定是知道赵括并非平庸之辈,认为王龁对付廉颇还绰绰有余,但是如果对阵赵括,就必须换大秦第一大将白起才能应对。为了更谨慎的应对赵括,就连换白起为将都是秘密进行,并严令军中:胆敢泄露武安君为将者格杀勿论!

八月,赵括向秦军发动了大规模的出击,结果被秦军诱进了布置好的口袋阵里,赵军46日不得食,分四路突围五次未能成功。最后全部被歼灭,赵括自己也在企图突围中被箭射死,结束了悲剧的一生。

三、试想一下:如果秦军换将白起被赵括知道,也像廉颇一样坚壁不出,秦军将如何?

如果从石长城穿插的秦军被击溃,战果会如何?可历史就是历史,终究没有如果。成王败寇,历史是由成功者写成的,失败者丧兵辱国更丧失历史话语权。也许赵括只能从“白起使人寻赵括尸体不得,后收其衣冠厚葬,并取括之佩剑自用”来察觉到自己的对手对自己的敬意了。


品谈客

千古名将赵括 被黑了2000多年 公元前260年,赵王用赵括替下长平前线的廉颇,任命赵括为赵军主将,赵括上任后改变对秦军作战策略,主动出击,后中秦将白起诱敌深入之计,只40万赵军被坑杀。自此赵国国力颓废,再无力抵挡秦军的攻势,赵括也被钉在耻辱柱上2000多年,被冠以只会纸上谈兵的庸将,可事情并不是这样,最起码赵括绝非庸将,只不过是胜者为王 败者为寇,失败了总么说你都很正常! 公元前262年,秦军攻打韩国上党郡,韩国愿意将上党郡割让秦国,但上党郡守冯婷不愿秦国占领上党,向赵国求援,愿意将上党郡让与赵国。赵王在国内强硬派平原君的建议下,同意接收上党郡,派大将廉颇率军进驻上党,抵御秦军。自此,历史3年的长平之战拉开序幕! 很多人认为赵国此举是自寻死路,不应该接收上党招惹秦国,这就有些由战争结果角度来看待这件事了,战前的七国中,论军事实力也就是赵国能与秦国一战,秦国自商鞅变法后国富兵强,国力蒸蒸日上,赵国经历胡服骑射,国力是增强了不少,但更多是军事方面,可惜的是,赵武灵王死后,很多改革措施也被废止。所以说当时赵国面临的形势是,秦国意欲向山东扩张,韩魏赵三国自然首当其冲,早晚会与秦军一战,此时开战两国实力差距肯定要比日后开战要小。趁势占领上党,还可掌握地利优势,廉颇不就是依靠地形优势才顶住秦军进攻的吗。所以说,此时接收上党并不是一个错误的决定,如果长平之战,赵国胜了呢,谁还会说这是一个错误的决定。 长平之战打了近3年,前期廉颇一直坚守不出,考虑到秦军劳师远征,后勤补给不易,打算拖垮秦军,赵王也是同意的,要不然也不会这么长时间不撤换廉颇,问题是当时秦国是吃不消了,可还能再挺一阵,赵国到是扛不住了,秦国自占领巴蜀后,将那里变成自己的天然粮仓,可反观赵国,四战之地,还要防范匈奴,其粮草储备早已耗光,不足以支撑长平的赵军了,而廉颇是不会因为后勤补给不足改变对秦策略的。赵王临阵换将并不是听信了秦国的反间计,反过来想,秦国说廉颇不行,秦军最怕的是赵括,最起码证明,赵括在外是有名望的,在赵国,民众和军队对其实认可的,不然这种留言根本就不会再赵国流传,让一个在军中没有威望的人去统领40万赵军可能吗? 赵王在确定赵括接替廉颇前曾问过乐毅,老将军是同意的,说明他是认可赵括军事才能的,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因素,决定着赵括比任何人更适合赵军统帅的职位。在3年的战争期间,赵括可没闲着,他管着长平前线赵军的后勤补给,数十次进出长平,对长平地形他最了解,古代打仗,对战场地形的掌握程度足以改变一场战局的胜利,所以说赵王任命赵括为长平赵军主帅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赵括也具备一个统帅的条件。 赵括接任廉颇后,更改赵军的部署,开始主动攻击秦军,当时秦军主帅是王龁,秦国暗中将白起调至前线,连秦军众多将士都不知道自己的主帅换了,更别提赵括了,如果赵括知道是白起率领秦军,他是绝不会贸然出击的。值得一提的是,这两位主帅采取的是同样的策略,都是派遣一只偏师奇袭敌后,切断敌军后勤补给线,之后正面合围,最不过白起更为老辣并且秦军拥有军力优势,白起命王龁率军镇守后方,又派军至赵国境内,是赵国不敢派兵解救被围赵军。 当赵括率军猛攻秦军营垒不下时,赵括应该就知道自己派遣的偏师可能已经被击溃,便率军回撤,发现后路被断,下令原地建筑营垒,固守待援,赵军被围46天,最终赵括领兵突围时,身中数箭而亡,赵军也投降秦军,最后被坑杀。 设想一下,40余万大军在被围46天里,军队没有发生混乱,还保持这战斗力,赵军在赵括活着的时候一直保有士气,这是一个只会纸上谈兵的人能办到的?被围期间,赵括一直组织突围,如果说他成功了,那秦军很有可能就会退军了,当时为了支援前线战场,秦国征召全国14岁以上男丁支援长平秦军,可见秦国当时亦是举全国之力在支撑这场战争,如果说赵括突围成功,秦军就很难再有这样好的机会全歼赵军主力了,很可能会与赵国和谈,还是那句话,历史不容假设。,可秦军也没好到哪去,此战秦国大概损失20万人左右,要不然也不会打完长平之战,连上党都没占,就回国了,就是此战之后秦国国力大损,必须休养一段了。 如果换了别人,未必能做的比赵括好,个人感觉!!


感谢不平凡的自己pz

我是军事妹子,赵括绝非只会纸上谈兵,他的军事才能也并不平庸。

图为影视剧中的赵括

首先,谈论这个问题之前,我们不得不提到他的父亲,赵国名将马服君赵奢,赵武灵王之子,战国时代东方六国八名将之一。与廉颇齐名,战法相合,赵奢擅攻,廉颇擅守。都说虎父无犬子,更何况早早就跟随父亲出征的赵括。又岂能是一个泛泛之辈!

图为赵括

赵括跟随父亲南征北战,耳熟目染,早已积累了不少军事经验,加之自幼熟读兵书,在知识理论方面绝对是逞遑不让的,就连其父亦是不能压住于他,而在多次的伴父征讨的过程中,更是屡出奇策,助其父快速的平定乱敌。这些无疑都使得赵括开始骄傲起来,这也是在所难免的,毕竟年少气盛谁不爱虚荣呢?

图为长平之战

然后,这一切都被那一战改变了,一个在国内倍受赞美的青年俊才,背上了千古骂名,赵括——纸上谈兵!虽然战争是以惨败而告终,但我们不能因此就去一味的抹杀赵括的军事才华,根据史料记载赵军是四十六日不得食,分四路突围五次不成,赵括亲自率勇士突围,英勇杀敌,被秦军射杀而死,四十余万赵兵尽降,后被秦军坑杀。以此为告终……,我们要注意其中一点,赵军先是被围困46日,突围了5次,而在这个过程中赵军是早已弹尽粮绝的,46日没有军心涣散足以证明赵括的军事才能,之所以惨败是因为他的对手,杀神白起,一个为大秦打下半壁江山的男人,一个创造奇迹的男人。加之赵括实战经验较少(自己统战)加之轻敌(白起是秘密奔赴前线)才背下了这被世人鄙夷千古的战绩。


军事新观察

关于这个问题,只能说赵括被冤枉了。其实真实的赵括并非大家传承的那样,只不过是成王败寇的牺牲品罢了。


大家关于赵括纸上谈兵的说法都是从长平之战开始的,甚至在长平之战之前我们很多人都没听过,甚至是历史都没有记载过关于他的事迹,但是不代表没有。

要知道当时长平之战是秦赵两国的生死之战,当时两国都是卯足了劲想要干掉对方,当时赵国先出战的是廉颇,一代名将,后来战事不利才换上赵括,而秦国也换上了武安君白起。

要知道生死之战就算是赵王再昏庸也不可能派一个从来没打过仗的人去领几十万人和秦国决战吧?就好像你身边有个人是赌神的儿子,和你说自己赌技多么牛逼,你会把自己全部身家给这个人去豪赌一把吗?就算要给,也要那个人证明下吧?所以赵括之前肯定是领过兵的,而且战绩还不错。不过历史没有记载而已。

而且据史料记载,当时的战争结果是秦国胜利,但是本身也死伤过半。也就是赵国虽然最后投降,但是也杀伤了二十几万秦军。去掉俘虏按照战损来算还是占优势的,至少也是个平局。这就说明赵括指挥战争的能力还是不弱的,要知道对面指挥官可是一生从无败绩的武安君白起。


而战争最后赵国之所以失败是因为当时赵国综合国力不如秦国。只是战争能力能和秦国有的一拼,但是经济实力就不行了,再厉害的士兵也得吃饭,赵国到后期已经不能满足士兵的吃饭问题了,所以换谁指挥也避免不了失败的结局。按照古代的君王至上理论,这个战败的黑锅也就只能是赵括来背了,可怜了一代名将啊!

喜欢我们的小伙伴可以关注我们哦!

每天我们会定时更新的哦!


人龙天言

赵括也许不是那么不堪,但赵王和赵国,也包括这一次赵括的表现,都证明赵国输的不怨。

历史上到底发生了什么,已经很难考证,就长平之战而言,按照史记的记载,赵括的表现还是很差的。赵括如果真的熟读兵书并能灵活运用,就应该知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秦军诱敌深入后,赵军就上当了,这个其实可以理解,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依照史记的说法,赵括领军追击时并没有什么杰出的谋略安排,就这么追过去了,这就有点过于自信和轻视对手了,要知道这个时候的秦军可是早已天下闻名,几年前还曾破魏灭楚都,不管秦军将领是不是白起,秦军的战斗力都是极强的,赵括就这么追下去,就算没有后路被截断的情况,秦军只要回过头来正面一战,赵军胜算最多也就是五成,就算胜了也不可能全歼秦军,而且杀敌一千自损八百,赵军的下场也不会好到哪里去。

很多人说赵括还是不错的,因为这一战秦军损失也很大,因为白起在一年后说过类似的话,我觉得秦军肯定有损失,但不至于很大。白起在长平之战后是想攻打邯郸的,只是因为赵国的说客终于说动了范雎才没有进攻,而一年后白起说这话,更多的是对秦王和范雎的不满,如果秦军损失真的很大,那秦王和范雎不会这么快又攻打赵国,他们俩明显是明君能臣,不会犯这么低级的错误。长平之战后没有几年,秦国就又从魏国、韩国那打下了不少地盘,而且此后几年间东方六国对秦也没有主动取得过什么不错的战绩,也证明秦国损失是比较小的。别忘了,照史记记载,最后赵军是被坑杀了四十多万,赵军总兵力不过四十五六万的样子,这说明赵军死的人也不多,那秦军如果损失大就更不可能了;最后赵军是粮道被断后,坚持了一个多月后才突围的,被围时条件很艰苦,连战马都杀了,想想四十多万大军一天得吃多少东西,没有后勤补给,自带的粮食能坚持多久?不说一个多月了,只要饿上个两三天,战斗力基本就不咋地了,战马就算不杀也得饿的不行了,这个时候面对可以说是天下第一的秦军,又能有多少杀伤力?所以我觉得秦军损失不会很大。

有人说此战赵必败,这个不一定,长平之战前九年,赵括的父亲打败了秦军,此战之后更有信陵君的事,而且长平之战后又过了近四十年才天下一统,怎么会必败呢?如果是必败,那几十年后秦灭赵之战不是更必胜,那为何打不过李牧?那后来的项羽在彭城用三万对刘邦的五十多万,韩信在赵和齐国时,刘秀在昆阳,谢玄在肥水,李世民面对窦建德,貌似也应该必败吧?

其实我认为赵国错就错在太傻,都到了这个时候了还没有看出这是一场大决战,一方面如果赵王有胆量,像秦王一样举国全力一战胜负还在未知之数。其实持久战未必不可取,有人说赵国拼不起,但秦国也未必能坚持的下去,楚国和魏国都有可能会出兵,就算不是来帮赵国,也有可能趁火打劫秦国。如果是持久战,就算赵军不能截断秦军粮道,大家继续对峙,赵军把粮草运到长平并不会很难,秦军要想从巴蜀之地调粮则成本要高些,而且史记上也没有说赵国缺粮,至于说赵王因为耗不起了才换主帅,那都是后人的杜撰,而且就在几年前还发生了触龙说赵太后的事,所以说也不一定借不到粮食,那最后很可能是秦国粮尽退兵。而且赵国也有别的选择,就像长平之战后赵国也成功让秦国撤换了白起并间接害死了白起?一年后邯郸城下也有魏楚的联军,这说明外交还是有作用的。要说责任,赵王的责任最大,不管怎么说,对于一支四十多万大军的主帅,居然提拔一个此前没有什么军事经验的人,这也太儿戏了。

从军事上来说,长平之战中赵括并没有展现过人的军事谋略,被围后也没有想出好的脱身之计,要说可取之处,应该在于被围四十多天还能稳定军心了,不过从赵括母亲说的赵括将赏赐留给自己来看,我觉得赵军自身的纪律性导致这一结果的可能性更大些,这也能看出,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后,赵军战斗力确实很不错,公平一战应该能与秦军一较高下。

如果能慢慢历练,赵括也许能成长起来,但估计也就止步于一般的将领了。历史只给了他一次机会,他没能证明自己。


一花一尘埃

我个人认为秦赵长平之战赵军损失40万,不能简单的定义赵括就是纸上谈兵的庸者。

长平之战时期,七国当中由赵国和秦国最为强悍。而这一战均被两国认为是决定霸主之战,均倾其全国之力备战。

战争实际上打的就是财力。赵武灵王推行的胡服骑射,提升了赵国的军力。使赵国能北拒匈奴,西抗强秦。但一个国家如果男人们都热衷于骑马和射箭。很难说,它的生产力没有受到影响。赵国本多山川丘陵,相比于蜀地平原其生产力又不一样。

在经济上秦国略胜于赵国。为什么说略胜呢?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要从蜀地将粮食运到咸阳,这是何其的艰难。秦栈道之难可以说只能用最原始的人背的方式运粮。路上的消耗之多也可以想象。在军需补给上,赵又胜于秦。

其实双方对于决战而言,都没有多少胜算。否则也不会选择对峙了。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赵秦之间会佣兵对峙三年。秦知道赵的国力储备,赵也知道秦运粮之艰难。都知道对方的难处,都想耗死对方。只是可能大家都没想到这一耗就是三年。

最终赵国先打破这种对峙,这就是主战派的赵括,胜了主守派的廉颇。表面上看是战略之争,实则是无奈之举。国力消耗殆尽,唯有一搏。其实到这儿赵括的决定都没有错。赵括主战,可以说在战略上是符合国家利益的。

战略上已经定论,那么剩下的就是战术。表面上看赵国主动出击占有主动权的。实则却是无奈的被动。三年的对峙,双方都为对手准备了圈套。谁先动谁就被动。秦军有没有破绽留给赵军,三年来,廉颇将军也没有找到秦军的破绽。在这种情况下,想要主动出击,只有两条路。一是硬拼一鼓作气简单且粗暴,二是诱敌出动寻找破绽。第二种方式需要时间,我不知道赵国还有没有时间留给赵括。

骑兵与步兵作战,野战并硬碰硬就是赵国的强项。以已之长攻敌之短有何问题?

考虑赵括还面临必须以最短的时间结束战斗来解决赵国的军需问题。留给他的时间真不多。谁能说简单粗暴就是纸上谈兵呢?

我们不知道长平之战双方军力的具体情况。比方说秦军有多少步兵?骑兵?和弓箭兵?赵军军种的比例又是如何?双方的兵器,马匹,弓箭孰优孰劣?只知道双方兵力旗鼓相当,都各有45万人左右,加在一起近100万人。我也不知道秦军的部署具体是什么样的?只知道赵军被分作两部分围困歼之。而截止赵军投降仍有二十多万人,而秦军也损耗了二十多万人。赵军被围困处于劣势的情况下,仍取得这样的战绩。所以我不敢简单的定论赵括就是纸上谈兵。

但我必须承认,把军队带入死地。被围困而又无法突围。绝不是一个优秀将领的作为。兵法有云背水一战置之死地而后生,几十万人的部队被围困,并且四十多天无法突围,却又让我诧异。

总之赵括的选择并不多,局限约束的还比秦军多。所以赵军失败不足为奇。这场战争引起我们关注的是,这是冷兵器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战斗(近100万人的战斗)这场战斗决定了战国两个强国的命运。最重要的是这场战斗白起坑杀了20万降卒。最后一点引起了当时和后来很多人的关注。


达则兼善天下

我不是来回答问题的,是来问问题的。

1,为什么是以替赵括喊冤洗白为目的?

2,为什么不是从君主用人的角度出发?

3,为什么不考虑国家有难需良将?

4,为什么不提阏与之战廉颇不去?也就是将军之差异不分析?

5,为什么不总结对于赵国来说时机在哪里?

识人难,总有蠢材虚名豪气误事!

我特看不起廉颇,阏与之战不敢去,非有把握不打!哈哈,我太理解赵王的心情,是马服君挺身而出!赵王没的选!

我特同情赵括,恰如长平,最开始就应该凝力击溃秦军,使之不敢图赵!!后来国困之时,已不再有机会去让有饭吃的敌人知难而退!却肯于赴难!

纸上谈兵,成语而已,难道今天拍脑门的少吗?看看吧,看看那些质疑赵括被围,突围不了的人吧,不恰恰就是纸上谈兵吗?你?虽是纸上谈兵,但比赵括差得远呢!

勇者据危,情非得已!不免有拍胸脯的嫌疑!但不是人人都不怕死!都怕死!只是面对死亡的时候,你展现的是拉稀的恐惧还是无畏的勇气!

生活中长平之战常有,抉择常有!凡是公司决策层的人要慎重!不要怕纸上谈兵的拍脑门,搞不清楚的恰恰是你自己!不要怕拍胸脯,失去自信的恰恰也是你自己!

最后一句话就是:“时之至间,不容瞬息,先之则太过,后之则不及;是以贤者守时,不肖者守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