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括真的只会纸上谈兵吗?

西北大地


"纸上谈兵"这个成语耐人寻味。根据考古发现,纸张虽然在战国时期便已经出现,但并未被广泛的接受和应用。直到东汉蔡伦改进技术,发明用纤维废料经特殊工序制成的"蔡侯纸",人们才慢慢用起纸来。

直到魏晋时期,纸才终于被广泛使用,"洛阳纸贵"的典故也是在这一时期出现的。这样看来,"纸上谈兵"的典故应当不会早于魏晋。毕竟在这之前,这一成语可能就要改称"简上谈兵"、"竹上谈兵"或"帛上谈兵"了。

有人认为,纸上谈兵可能来源于宋朝爱国诗人陆游在《冬夜读书示子聿》中的名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而最贴近纸上谈兵四字的则是明初文人刘三吾在《湘南杂咏》中写就的"鄂垣仅有湘南地,朝野犹夸纸上兵"一句,由此看来,纸上谈兵虽写的是战国人物和故事,但这一成语的诞生年代或许与战国相隔很远。这也说明,成语的诞生多有强加附会的意思。

"纸上谈兵"意为空谈理论,难以解决实际问题,其衍生缘于战国时期一场著名的战役——长平之战。

秦赵两国交锋,赵国将领名将廉颇来取守城战略招至赵王不满,临阵换帅。将名将廉颇改为熟读兵书的赵括,赵括为名将赵奢之子,但其名声却正好相反。赵奢以军事能力卓越而闻名,赵括却因打输长平之战,致使赵国国力一落千丈而被加上"纸上谈兵"的嘲讽。

然而,这场事关两国长期发展综合国力的战役,之所以败真的只怪赵括吗?赵括为什么会输?他真的是一个庸才吗?

首先,一起了解一下"纸上谈兵""长平之战"的背景。

周赧王五十五年(前260),秦国为了争夺上党地区而与赵国爆发冲突,秦国的左庶长王龁攻打赵国,而赵军主将廉颇则固守不出。

其实,面对气势汹汹的秦军,廉颇筑起高墙,消耗对手的战术是十分成功的。然而这样的一种战术,对本国的国力同样是一种考验。战争后期,赵国向他国借粮,说明缺粮,难以久持。赵向秦求和但未果说明赵王急于结束战争,赵王对廉颇作战方式不满。秦国丞相范雎在赵国散步谣言说:"秦之所恶,独畏马服君赵奢之子赵括为将耳。"

赵孝成王果然相信,便改派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为主将,统率赵国军队。

这时,赵国丞相蔺相如劝谏道:"王以名使括,若胶柱而鼓瑟耳。括徒能读其父书传,不知合变也。"就是说,赵括能够通晓父亲赵奢的兵书战法,却不能够对之进行理解和变通。

不过,急于求胜的赵孝成王可不管这一点,他执意以赵括为将,并让其主动出击。

蔺相如认为赵括虽然自幼学习兵法,对行军作战之事信手拈来。但他骄傲自矜,认为全天下没有人能够在打仗这方面胜过他。他曾经和父亲赵奢谈论军事,赵奢虽然没有问题能难倒他,但却并不认为儿子是真正的领兵有方。

赵括的母亲询问赵奢原因,他回答:"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赵括确实很有天分,但他自我感觉太过于良好,把战争想得过于简单。赵奢敏锐地预见到如果有一天他真的领兵打仗,会导致赵军的失利。

赵孝成王是一位非常有意思的君王,毛遂说他不能领兵,赵孝成王非要他领兵,导致兵败毛遂羞愧自尽。赵括爹妈都说赵括不行,赵孝成王非要赵括领兵,识人确实特别。

赵国换将,秦国呢?秦国也换了将。秦国开始的将是王龁,这大约是赵王敢换将的原因之一,可能认为秦国并没有把主力放入战争。然而秦国却悄悄把主将换成了白起,白起一生无败绩,军事能力了得,就是廉颇和赵奢也未必能赢他。赵括作为军事小白,碰上这么一个对手也是无奈。秦国当时将十五岁的男孩都纳入战争,是举全国之力对付战役。反观赵国,赵王和秦王对峙三年,却未积极争取支援。

不过,赵还是投入了约四十五万兵马,也下了本钱。秦投入了多少众说纷纭,有说五十万,六十万,一百万。但无论是哪个,都比赵国多。

赵括到达战场,一改原本的指令,率领兵士主动出击。而秦军刚刚到来的上将军白起早已做好准备,他先是佯败,将赵括吸引得全力追击,然后又派出一支部队迂回到赵军后方,对其形成包围态势。随后,白起以骑兵将其分割开来,使其相互孤立,陷入慌乱。

最后,白起又将赵军的粮道切断。这一连串的计策让根本没有领兵经验的赵括无暇应对,只好先全力防守。

四十多天后,赵军因为饥饿而战力大减,士卒离心。于是赵括孤注一掷,率领精锐冲杀,最终被射杀。史载:"括军败,数十万之众遂降秦,秦悉坑之。赵前后所亡凡四十五万。"

赵输了,但秦"虽破长平军,而秦卒死者过半"。赵败了,但秦的损失也很大,赵括打不过白起,但也没让白起好过。

赵括军事能力如何,史书无更多记录。但就结果来说,他在赵不具备优势的情况下打到白起都恨得牙痒,大约不是个只知道理论不懂得实践的人。白起说的"我固当死,长平之战,赵卒降者数十万,我诈而尽坑之,是足以死。"大约也是对长平之战感触太深。


煮酒君


赵括真的只会纸上谈兵?错!纸上谈兵的背锅侠赵括有点冤。

人们一谈起或一看到“纸上谈兵”,就能立刻联想到赵括。也正因此,赵括被冠以纸上谈兵、空谈误国的标签,成为长平之战赵军大败的罪魁祸首而加以贬斥。由此,“纸上谈兵”成为赵括不可磨灭的墓志铭。然而,历史上的赵括真的只会纸上谈兵?真的只是一个无才无能的将二代?战国时还没有纸,最原始的纸诞生于西汉。由此可知纸上谈兵这个成语和司马迁没有半毛钱关系,也绝不是赵括的专利,这个锅背的有点黑。今天,我将试图还原一个真实的赵括,来和大家作以分享。

赵括初露锋芒的麦丘之战

麦丘之战的发生是因为当时燕国联合韩、赵、魏、燕、秦等五国共同干齐国。齐国那里是他们的对手,被打的落花流水。看到如此情景,本着落水狗必须痛打、落井必须下石的原则,各国都使出浑身解数,想收割战争红利,从齐国捞点好处。于是,赵惠文王就准备拿下垂涎已久的麦丘城。此时的齐国早已被五国联军打的招架之功都几乎没有了。按理说,拿下麦丘城是探囊取物,易如反掌。可是赵国派了好几个大将却迟迟拿不下来。眼看齐国都要被灭了,一个麦丘却拿不下来。于是就派出了大将赵奢。估计赵奢是想让赵括子承父业,想让自己儿子见见世面,也为日后捞点政治资本。于是就让这位已经熟读兵书,却缺少实战经验的儿子赵括一同前往。面对久攻不下的麦丘,赵奢准备强攻,这时赵括却说:不能强攻啊,之前的将军们肯定是攻了很多次,要是能打下来,也轮不到咱爷俩,得智取啊。原来,赵括来到麦丘城后,围着麦丘城转了几圈发现:麦丘城被赵国围了好几个月,守城的将士、城里的老百姓吃的肯定早断线了。正式这惊人的发现和判断,赵括通过向城内投送粮食,最终使得城里士兵和百姓杀了守城的将领,大开城门投降了。可以说,赵括兵不血刃而赢得麦丘之战的胜利,绝得撑得上是“不战而屈人之兵”的上上策。

赵括折戟沙场的长平之战

长平之战的起因我在此略去。长平之战时,赵孝成王派出老将廉颇应该十分正确的,以廉颇之威名、廉颇之能力,对于秦军来讲绝对是战争的噩梦。可是委任廉颇后,赵孝成王却不能完全信任,更没有因为战争形势变化的需要给与必要的支持。估计是赵孝成王脑子进水短路,听信谣言,而且不顾蔺相如和赵括妈妈的劝阻,真的就派出了赵括接替廉颇。缺乏实战经验的赵括遵照赵孝成王的旨意,急于求成,主动进攻,玩起了闪电战。(估计希特勒要是读过中国历史的话,或许就不会口出狂言:三个月拿下苏联了。没有文化很是可怕的)。秦国大将白起则借势采取佯装败退、诱敌深入的战略,最终赵军大败。也正因此,赵括成为几千年来只会夸夸空谈,不能解决实际问题的代表。但事实上,赵括在军中粮草缺失,外无救兵援助的情况下,他与秦军对抗了49个日夜,身先士卒,冲击秦军,最后身中数箭,战死沙场,是可歌可泣地。这一点是不能湮灭在历史长河,而应该为人们所记忆的。

麦丘之战赵括随父出征,出谋划策,最终实现不战而屈人之兵,可谓是初露锋芒;长平之战赵括临危受命,勇气可嘉,最终兵败白起力战而死,可谓是折戟沙场。然而,长平之战赵国由盛转衰,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所缔造的强国一去不复返,最终为秦国干掉。赵括作为长平之战最后阶段的焦点人物和带头大哥,是要对失败负责的。但所有的一切由赵括一人来背锅顶雷是不对的,下面就让我们扒一扒、捋一捋长平之战赵国失败的原因一二……

长平之战赵国失败原因之一——战争储备不足,难以维系持久作战

长平之战初期,秦赵双方是杀人一千,自损八百的状态,赵军只是略处于下风,廉颇审时度势,屯兵长平以北,修筑工事,避而不战,玩起防守。双方进入相持阶段,然而赵国的管理层深知,秦国的综合国力十分强大,战争储备雄厚,而赵国难于匹敌。于是赵孝成王多次命令廉颇出战,速战速决。然而,廉颇却根据战争形势,根本没给赵王面子,就是避而不战。由此,赵国的管理层认为廉颇真的老了,胆子小了,对其极度不满,也给下一步临阵换将埋下了伏笔。

长平之战赵国失败原因之二——听信离间谗言,临阵换将犯大忌

赵国重兵在廉颇的指挥下,退缩一团,只守不出。虽然秦国国力强大,但也经不起这样干耗。于是,宰相范雎同志派出间谍携带重金潜入赵国散布言论:廉颇太好对付了,秦国最害怕赵括了。在现在看来,这一拙劣的、没有一点技术含量的反间计,赵孝成王居然信了,真的就派出没有实战经验的赵括接替了老将廉颇,犯临阵换将的兵家大忌。

长平之战赵国失败原因之三——赵括勇气可嘉,指挥不当有失误

赵括战死沙场,可歌可泣。但赵括缺乏实战经验,年前气盛,行事草率,指挥不当等等成为长平之战赵国失败的重要原因,因此也给赵国带来了灭顶之灾。接替廉颇的赵括,为了表示忠于赵王,竟然将廉颇的作战计划全盘推翻,准备与秦军对决,实战经验缺乏的赵括中计陷入秦军包围。赵军在被围之初,如果赵括趁军中士气尚在,组织全军全力突围,或许会改写历史。然而,历史没有如果,赵括在被围49个日夜之后,战死沙场,成就了大将白起,也进一步坐实“纸上谈兵”的标签。

通过对赵括所参与的麦丘之战和长平之战的分析来看,真实的赵括缺乏实战历练不假,熟读兵法也确有其事,然而赵括绝不是只会“纸上谈兵”的蠢材,他临危受命,忠心耿耿,身先士卒,与数倍与己的秦军殊死相搏,战死沙场是值得称道的。赵括应该对长平之战的赵国失败负有不可推卸的重要责任,但把赵国失败、最终灭亡都由赵括一人来扛是万万不对的!!!

欢迎大家点评,更欢迎大家关注!


仰望星空的小蜗牛


其实,赵括绝非纸上谈兵之辈,而他的失败实际上是替老将廉颇背了黑锅的。因为,等到赵括接掌赵军时,赵国已经被廉颇的固守战术给拖垮了。

在长平之战中,赵军最有机会击败秦军的,应该是在战争的初期,趁秦军的优势兵力没有完全施展开来的情况下,集中全力与秦军拼死一战,或许还能击退对方。

而事实上廉颇一开始也是这么做的,只不过他不是秦军的对手。当获知秦将王龁率领的部队向长平的赵军发动进攻后,廉颇也率军主动向这支秦军发起了反攻。然而,其结果却是赵军在野战中一败再败,接连丢失都尉城和故谷城两座重要的前线据点,并且还折损了四名尉官。

之后,廉颇就再也不敢与秦军对攻了,而是选择修筑坚固的营垒,固守不出,希望以死守来疲惫秦军,进而等待和寻求反击的机会。

但廉颇的这个战略并不高明,对赵国而言更是一步死棋。因为,秦赵两国之间的国力差距是十分巨大的,如果坚持廉颇的固守之策,那么秦军虽然在短时间内确实无法突破赵军的防线。但战争却会因此从秦赵两军硬碰硬的军事对抗,转变为两国之间的国力消耗战,而赵国显然是耗不起的。所以,赵国很快就因为廉颇这种固守战略,导致国中粮食耗尽。而这也是赵王为何起用赵括的原因所在!

可是,经过长时间的对峙下来,缺粮的赵军不论士气还是补给,都不如秦军,实际上比秦军更疲惫。因此,等到赵括接掌之时,赵军已经错失了从军事上击败秦军的机会了。所以,小编才说,赵括其实就是替廉颇背黑锅的!

不过,如果我们抛开结果,从历史的一些细节上来重新审视赵括在长平之战中的指挥,我们就会发现,他其实已经表现得相当不错了。

1、赵括在迎击秦军之前,对战场各处的地形条件都做了详细的勘察,应该说不是鲁莽出击的;

2、赵括在战争的指挥过程中,能够做到下令果断,并且令出必行,在当时的赵军诸将中无人可及,而这对于一个初出茅庐的青年将领来说,已经是相当出色了;

3、最后,赵括即便深陷秦军的重围,他依旧能统兵固守40多天而不乱,并且自己也多次身先士卒带兵突围,不论是指挥素养,还是勇气,都是值得肯定的;

4、长平之战,赵括最终可是力战而死,并且也让强大的秦军付出了近二十万人的损失。

要知道,赵括所面对的对手可是号称“人屠”的秦国战神白起,还有他统领的六十万虎狼之师。这样的对手,连廉颇都打不过。所以,赵括在长平之战中,其实算是虽败犹荣了。


这些历史要读


三家分晋, 战国开启了战国七雄时代,从实力排名,分别是楚国、齐国、魏国、赵国、秦国、燕国、韩国。秦国经过两代先王的经营,到了《大秦帝国崛起》这一步电视剧里面。齐王贪宋,导致五国伐齐,齐国一蹶不振。白起攻破楚都,楚国龟缩不出。秦国已经真正崛起,实力为七国之首。关东六国能与强秦抗衡着只剩下“胡服骑射”后的赵国。韩国势弱,割上党与秦。祸水东引,上党军民自愿归赵,战国时期惊天地、涕鬼神的“长平大战”终于爆发。

长平大战,可谓是秦赵两国一战定乾坤的生死之战。所以开战之初,两国都是举国之兵。双方投入的兵力都在50万左右,可谓旗鼓相当。《史记》的记载,秦昭王亲自赴河内部署作战,并下令全国15岁以上男丁均赴长平参战。“王自之河内,赐民爵各一级,发年十五以上悉诣长平。”

秦王和赵王猜中了大战的开端,但是都没有猜中大战的过程,那就是相持三年。仗打到了这里已经不是将谋卒勇的事情,而是综合国力的对峙。说白了就是吃饭问题。秦国有巴蜀做后盾显然要强于赵国。赵王无奈换下老将廉颇,派赵括决战。武安君白起出马,大破赵军,赵括战死,秦军斩杀赵军25万,秦军死伤20万。依结果看来,旗鼓相当。长平大战,打废了赵国,也打残了秦国。面对战神白起和秦国虎狼之师,能打成这样,看来这赵括也并非纸上谈兵之辈。


丰镐遗子-张新武/书文


睁眼看西安


人们往往用“纸上谈兵”这个典故来形容那些夸夸其谈而又理论不联系实际的人,那么,这个典故是从哪里来的呢?

战国时期,赵国有一个军事家,名叫赵括。他是赵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奢机智善战,曾于公元前270年,大破秦军于阏与,使秦国遭受了一次前所未有的挫折,为赵国立了大功,赵惠文王封他为马服君。赵括少年时代起,就熟读兵书,善谈兵法,连他的父亲也驳不倒,自认为天下无敌。然而他的父亲却不认为他具有真正的指挥才能。

赵括的母亲问赵奢这是什么缘故,他说:“战争系着国家命运的大事了必须以极为严肃和谨慎的态度去对待,而括却把它看得轻而易举,这就一定要坏事!”

当时正处在列国兼并剧烈的时期,秦国的势力最大。秦国在打败了南方的劲敌楚国之后,将战争的重点点转向北方。公元前262年,秦国攻取了韩国的野王地区,把韩国的上党郡与本土彻底隔绝,韩国大为惊慌,最后决定请求赵国发兵取上党十七县,以抵制秦国。赵国派遣大将廉颇,带大军驻守长平,秦国也派大军向长平进攻。

面对强大的秦军,廉颇筑壁垒坚守,采取防御政策。秦军屡次挑战,赵军都按兵不动。两军在长平相持三年,不分胜负。于是秦国采用反间计,派间谍携带千金贿赂赵国的权臣,并散布流言说:“秦国最怕由马服君的儿子赵括领兵,廉颇倒是容易对付的,而且他快要投降了。”这时赵惠文王已死,他的儿子赵孝成王立。昏愦的孝成王对廉颇的坚守政策早已不满,又听信了流言,于是马上撤换廉颇,以缺乏实战经验的赵括代替他的职位。

当时,赵奢早已死去。赵括的母亲听到这个消息,急忙去对赵王说,“请大王不要用赵括作将军,赵括和他的父亲完全不同。他的父亲作将军时,很得军心,大家都拥护他,大王所赏赐的物品,他都分给部下同享,一旦接受命令,就一心为公,不再过问家事。而今,赵括做了将军,马上变得趾髙气扬,盛气凌人,自以为了不起,两只眼睛尽往上瞧,对部下毫不关心,没有人敢接近他。大王所赏赐的金帛,他全都搬到家里,并乘有利可图的时机,购买田宅,一心谋求个人的私利。这种作风和他的父亲相比,哪里有半点相似之处!希望不要用他,以免耽误国家大事。”赵王回答说,我的主意已定,不再改变了。赵括的母亲又说然如此,将来赵括若有了不称职的地方,请不要连我一同问罪。”赵王允许了。

于是赵括走马上任,一到长平,就把廉颇原来的决定全部改变,将官全部调换,大举出兵进玫秦军。

这时,秦王见赵王中计,暗自高兴,秘密派遣善战的白起为上将军。白起先在正面佯败后退,另外又布置了两支奇兵,迂回抄袭赵军后路。赵括不知是计,乘胜追击,直攻到秦军的壁垒之下。秦军坚守阵地,赵军不能攻入,这时秦军的一支奇兵二万五千人已经断了赵军的后路,把赵军切为两段,使其前后不能呼应。另一支奇兵五千人直捣赵军的壁垒,使赵军失去了根据地。秦军又出轻兵进攻赵军,赵军屡战屡败,只得临时筑壁固守,以待援军。

秦昭王说赵军粮道已断,亲自往河北征发十五岁以上的男子,全部送往长平,阻绝赵国的救兵和粮饷。赵军被困,断粮四十六日,饥饿的士兵杀人相食,赵括分兵四队,轮番反攻不能突围。最后,他亲自率精兵搏战,被秦军射死。赵军失去主将,军心大乱,四十多万赵军投降秦国。白起怕投降的赵兵寻机造反,仅把战俘中年幼的二百四十人放回赵国,其余的全部活埋。

赵括只知道背诵兵书上的教条,空谈军事理论,而亳无实践经验,不懂随机应变,结果长平一役就断送了赵国四十五万大军,使赵国元气大伤。


苦茶庵


赵括熟读兵法确实是有记录的,他的父亲也就是赵国的名将赵奢。赵奢每每和赵括谈起兵法来,都是被儿子赵括说的哑口无言。很多时候,他都是把书一摔就出门了,因为说不过赵括,所以生气吗?

通过这件事,可以看出,赵括确实是懂兵法的,至少说明他的口才非常好。若是赵国派他去演讲,冠军肯定非他莫属。

可是,正是因为赵括对兵法说的是头头是道,这让赵奢看出了危机,赵奢在生前叮嘱自己的妻子。

她说若是以后,赵王想用我们的儿子赵括带兵打仗,你一定要阻止,否则我们赵家就会离灭族不远了。

赵奢的妻子很不解,他说道,我们的儿子是懂兵法的呀,你为什么说他不堪重任呢?

赵奢说道,就是一因为他把打仗的事情说的太简单了,如同儿戏一般。所以,他若是担任主将打仗的话,国家肯定会遭殃的。

打仗那可是一件很庄重的事情,每一步都不能草率,否则必败无疑。我们的儿子只是对书上的典故如数家珍,但是,战场上的战事是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变化的。读死书对于一个人来说,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必须要学会活学活用。我们儿子这一点就很差,因为他没有征战沙场的经历。

这些话赵奢的妻子是牢牢的记在了心里。

当赵国和秦国打长平之战的时候,因为秦国攻破不了赵国名将廉颇的防守。所以,他们打算不强攻了。换成用离间计似乎更好,毕竟廉颇是一块硬骨头,想要把这块硬骨头给啃下来,没个几年的功夫是不可能的。

所以,秦国花重金买通了赵国大臣,并且开始散布谣言,说秦国最怕的是赵奢的儿子赵括,若是赵括将军上战场来和秦国打仗,秦国肯定是支持不了几天就会被打败的。

廉颇这个将军秦军是最看不起的,因为廉颇就像一个缩头乌龟,他根本不敢和秦军交手,只知道一味地防守。

这个谣言传到了赵王耳朵里,赵王对廉颇的不作为很生气。他有了换掉廉颇用赵括的想法。

当赵王来和赵括的母亲商议此事的时候,赵括的母亲是死活不同意。

赵王说你不同意也要同意,我非用他不可。

赵括的母亲一看,实在没有办法了,他告诉赵王,你用我的儿子没有关系,但是,我们事先必须说好了,若是我的儿子打了败仗,你不能株连九族,更不能杀我。

赵王答应了。

赵括去前线上任,廉颇被换了下来。

赵括刚上前线,秦国的反间计奏效了。

秦军把名将白起也偷偷的换上了,并且让秦军为此事保密。

赵括立功心切,刚上前线,就选择了主动和秦军交战。刚开始两军交战还是难分胜负的。

可是这个仗打着打着就不受赵括的控制了,最后,赵国竟然被白起给截断了粮草,而且秦军还把四十万赵军给截成了两段,让他们首尾不能相呼应。

就是在这种断粮,军队又不能发挥最大的战斗力的情况下,赵国败给了秦国。

没有粮食供应,若是不突围出去,赵军也是死路一条,所以,赵括不得不选择冒险,带着士兵看看是否能突围,结果赵括战死,赵军投降。

白起把投降过来的四十万大军全部坑杀了。

说实话这一战赵括太不走运了,若是他能打个平手或者打败秦军,历史就将改写了。


史学达人


这一典故来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年轻时学兵法,谈起兵事来父亲也难不倒他。后来他接替廉颇为赵将,在长平之战中。只知道根据兵书办,不知道变通,结果被秦军大败。

所以后人都认为赵括只会纸上谈兵,因为长平之战大败,四十多万赵军被坑杀,但这并不能说赵括就是个只会理论不会上场打战,更不是纸上谈兵,大家都知道,虽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但是如果一个人连“真理”都不懂,怎么去实践?

就我个人认为,赵括之所以会被后世套上“纸上谈兵,有名无实”的形象,完全是因为长平之战的惨败,就和马谡失街亭一样,但这并不能说他们就只会理论不会实际,个中缘由只有自己去了解才知道。

赵括并不是纸上谈兵的理由

第一:领导人水平不成正比,白起一代战神,久经沙场,实践经验丰富,反观赵括,他只是初出茅庐,新手和老玩家一比就知道了,但这是决战,并没有给赵括学习的机会,连教学费都不管用了!

第二:秦赵之间的经济实力不成正比,秦国商鞅变法后经济发展快,粮食多,补给不断,而且倾全国之力想一举拿下赵国,而赵国并不是粮食产量高的地区,粮草供应不上是根本原因。所以说,赵国必须决战了,但是廉颇以防守著名,因此派赵括上阵,秦国显然更能打持久战,但更想一战分胜负。

第三:君臣意见不一,秦国而言不用多说,可谓是万众一心,目的很明确,就是干!然而赵国,廉颇一心想长久战来拖垮秦国,但是赵王很清楚自己国家的实力,特别是粮草,从战争开始,粮草供应量惊人,赵国又处于四战地区,毕竟还有其他五国虎视眈眈,而且赵国已经不堪重负,必须决战了。

第四:到了这个地步,不论是派谁上场结果都不会有任何改变,谁输了都会被挂上无能的称号,毕竟四十多万赵军,加上之前廉颇有赵国的基础坚持了几年不败,反差太大,还有一个致命原因,秦国用间谍战,而后又换上战神白起,赵括根本不知道,要是知道又可能会是另一种打法,不至于全军覆没。


以上观点都是个人见解,所以说只凭长平之战不能断定赵括只会纸上谈兵。赵括英勇杀敌,被秦军射杀,这样的人不至于只会夸夸其谈,只是他比较倒霉而已,就算换上韩信也不会好太多。


猫眼观史


赵赵括,马服君赵奢世子。赵奢在阚与之战中听取赵括建议击败秦军,被赵王封为马服君,受封后随立赵括为世子。赵括在军中素有威望,所以军中皆尊称其马服子。长平之战,赵王接受平原君赵胜建议接收上党,朝中重臣皆不同意,当时蔺相如病重,无力阻止。廉颇受命驻守长平以拒秦军,起初几仗均败,不得已坚守壁垒,避战不出。秦军远来必不能久战,一个字“拖”。秦军也确实拖不起才施反间记,后赵王换将,白起秘密到达长平,秦王令:有敢言武安君到军中者斩。赵括至长平,对廉颇用将,部署多有裁撤,(廉颇多用勇武敢战之人为将)白起观赵军步阵知赵括巳至军中,随提出与赵军决战。赵括亦知白起为秦军主帅遂同意决战。当时秦赵军力相等均为40万。决战地点长平。赵军渡过当时浅而宽的乐水与敌接战屡胜,秦军退至丹水结背水阵,赵括令绛县,长子赵军迂回至秦军后方但遭到秦王龄部阻击。赵军几次击穿背水阵,但秦军背后是深而宽的丹水,赵军无法形成战略纵深从而击溃秦军,此时秦王尽起秦国十五岁以上男丁支援长平,赵军击穿背水阵面对的是乐水以及河中的秦军战船,后退又无法摆脱秦军,遂今长子,绛县赵军拼命向长平靠拢,秦军也拼死阻击,如任何一支赵军抵达长平,长平之战的结果将改写。十日后,赵军粮尽,撤退。但退至乐水时,乐水水位上涨,变得又宽又深。赵军被秦军围困,此时秦赵对比:秦70万,赵40万。被围46日,赵括令以军中老弱互食,赵军仍有战意,遂决定诈降,待秦军松懈以突围。白起也接受赵军投降,但观赵军无惊乱之象,怀疑是诈降,决定在受降之曰一举攻杀赵军。受降之时秦赵大战,赵军全军战死,赵括尸首无存,仅余剑,盾及衣物碎片。白起为其立衣冠冢。事毕,白起回复秦王:长平巨战,秦失30万,赵失40万,秦赵力量对比并无改变。马服子以军中老弱互食,但仍军心不坠,吾不如也。不过白起生,赵括死,秦胜。


三钢59433


长平之战作为中国古代罕见的惨烈之战,它的著名之处不仅在于其中秦赵两国此战对之后历史走向的影响,也因为这场大战中有颇多名将参与其中,比如说廉颇。然而,留下骂名的却是因“纸上谈兵而战败”的赵国猛将赵奢之子赵括。然而,长平之战作为一场规模大,投入多且影响深远的战役,赵括真的要为整个战败负责么?

为什么会派赵括顶替廉颇?首先,作为赵氏宗室的赵括,头顶名将赵奢之子的光环,又有“精通兵法”的名声,在“将二代”之中自然属于佼佼者之列,偏偏秦国派出的间谍也释放出了“秦之所恶,独畏马服子赵括将耳”的谣言,遂让赵孝成王下定决心,以没有实战经验的赵括代替廉颇出任前线主将。其次,赵国军制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任用宗室为将统兵作战的传统。根据《史记•赵世家》的记载,自赵烈侯起共有31位将领,其中有12位是赵氏族人,几乎占去40%,比例相当惊人。因此派遣赵括可以说是赵国国君希冀改变战争局面之举。

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当时的赵军已经陷入了绝境,廉颇采用保守的防御策略也是不得已为之,因为当时不仅仅是后勤已经跟不上,而且在战略部署上由于早先上地的丢失导致失去了先机,因此防御并不是个良策。

然而,进攻也是一个自投罗网,玉石俱焚的打法。但是顶替了廉颇的人也只能做出进攻的决定。因此,公元前260年,赵括抵达长平走马上任,立即全面改变了廉颇的防御战略;修改了军法,更换了一批将领。最后轻敌冒进中计被歼,45万赵军全军覆没,引发一场几乎招致亡国的灾难,令赵括身死之后徒留一个“纸上谈兵”的误国骂名。

赵括自身也的确有贪功冒进的失误,然而,赵军之败远在他接替廉颇上任之前就已经决定了。


国家人文历史


赵括那么大的坑,真有人不理智到去给他平反?让我们摒除一切猜想和揣测,看看那几年发生了些什么事儿。 秦攻韩上党,目标为攫取东出之交通枢纽和大纵深。秦愤取上党进而攻赵,双方对峙于长平。廉颇铸垒防守三年,秦不能进,而双方粮草匮乏,难以为继,秦王举国力助之。赵国力将尽,妄一战解局,白起斬赵括,埋赵军40万。后秦军继续攻赵。 这些大事儿能看出几个事实,仅次于秦的赵相比于秦,差距不是一星半点儿,而消灭了赵这近50万大军后,六国就全是草芥了,秦国同等损失却毫不在乎的继续攻赵。 按说攻难于守,廉颇为何屯同等兵力于长平,而不开辟新的战场呢?一方面受制于外交,另一面受制于国力,而赵王屯军一处说明原本就有攻的打算,但犹豫不决直接与秦决战,耗尽国力,那么到底攻还是守? 以已知史料为依据,赵对临阵将帅的依赖严重,战略被动,战术不统一,最后则孤注一掷,而秦则纯粹以国力压制,历代积累丰富国力让秦军作战游刃有余。 换个结果,赵胜,掳秦40万降军,敢杀吗?赵括从开始就主攻,对战术的运用,特别是集几十万大军于狭长地域,到最后身死,可以看出其莽夫一面,没有战略头脑,求功心切,丧国于一役,根本无法为其开脱,何来的平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