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评价赵括,赵括真是纸上谈兵吗?

阿正71


从历史记载来看,赵括确实是只会纸上谈兵。

战国时期,赵国出了许多名将,如廉颇,蔺相如,李牧,赵奢等。其中,赵奢便是赵括的父亲。

赵奢有一句名言"两军相逢,勇者胜"。他曾率领赵军,在阏与之战中,大败秦军。被赐号为马服君。

赵孝成王三年,秦军攻赵国,两军相距于长平(山西高平西北)。时赵奢已死。廉颇为将。小败两次以后,廉颇深沟高垒,坚守不战,连续三年。秦军无可奈何,便用重金收买赵王身边的人,施用反间计,说,秦军不怕廉颇,单怕赵奢的儿子赵括。赵王此时也怨廉颇总不出战,便以赵括为将,取代了廉颇。

当时正在生病的蔺相如对赵王说:"大王按名声来使用赵括,犹胶柱鼓瑟,也就是把琴弦粘住了而弹琴。赵括只会读他爸爸的书,不知道随机应变。不能让他将军。"赵王不听,终用赵括为将。

赵括从小时候就读兵书,论起兵法来头头是道,口若悬河,赵国无人是他的对手。和他父亲论兵法,他父亲也说不过他。但赵奢并不赞成他。赵母问原因。赵奢说:"战争是残酷的,而赵括却说得却很轻松。将来赵括不带兵则已,如果带兵,必吃败仗。可能毁了赵军。"

现在赵括被任命为将,赵母写信给赵王,劝赵王不要让赵括带兵。赵王不答应。赵母无奈,对赵王说:"大王一定要用赵括,如果失利问罪,请大王不要牵连我们一家人。"赵王点头答应了。

赵括代替廉颇以后,全部更改了号令和纪律,撤換了军官,并全部更改了廉颇的战略战术。当时赵军约五十万众

秦听说赵国换了主将,也秘密地把主将换成白起,并征调全国十五岁以上的人都从军至长平。当时秦军约至百万。

赵括率军出击秦军。秦军佯败而走。把赵军引到秦军壁垒前。另派二支奇兵偷袭赵军,断绝赵军粮道。赵军屯于秦壁垒前,前进不得,部队又被一分为二,后退也不得,只得筑垒固守,等待援兵。至九月,粮食吃尽,军队互相暗地里人吃人。几次突围都失败。赵括亲自率军搏战,秦军万箭齐发,赵括被射死。赵军四十万人投降,被秦将白起设计,全部坑杀。

这就是历史上十分著名的秦赵长平之战。

长平之战以前,赵国一直是秦国的劲敌。长平之战以后,赵国一天天走下坡路,再也无力与秦国抗衡。

事情的发展,完全如赵奢生前的判断。真是知子莫如父啊!

赵括的纸上谈兵,名副其实。

欢迎点评。


夕阳晚霞


赵括指挥赵军与秦将白起在长平决战,全军覆没,使赵国直接走向了灭国的边缘,而唯一能阻止秦国统一六国的,也就是赵国,所以后人们把对秦始皇不满的怨气全部发到了赵括身上,说他是纸上谈兵,误了赵国。

而实际情况呢?是秦国名将白起率六十万秦军,要下定决心拔掉赵国这颗钉在秦国门前的大钉子。

赵国倾全国之力抽调五十万兵力由老将廉颇率领,与秦军对峙于长平。

廉颇从一开始就采取守势,因为就单兵而论,赵国士兵打不过虎狼之师的秦兵,更何况秦军比赵军多出十万,是绝对优势的兵力,所以廉颇只能深沟高垒采取守势。

谁知这一守就是三年,每日军需粮草消耗巨大,就连富裕强大的秦国都出现了“男当战、女当运、关中粮仓为之一空。”的情况,更别说是国力弱于秦国的赵国。

也就是赵国受不了这样旷日持久的消耗,赵王才决定换帅,也就是说,不管赵军统帅换成谁,都得指挥赵军进攻!

只可怜赵括担任了这个角色,而赵括的能力呢?打的六十万秦军伤亡惨重,打的秦将白起感叹:“此子(赵括)不死,必为秦国大患。”。

你说赵括是不是纸上谈兵的废物?

当然了,中国历来就是成王败寇,你赵括再有本事,但你打败了,打的全军覆没,那你就是纸上谈兵的废物!


jianchi


在春秋战国时期,各地战乱不断,这就有很多的战役和将领都会被人记住,但是被记住的方式却不一样,有一些将领们带领军队以少胜多被传为佳话,但是也有一些人纸上谈兵被打得大败而归,今天我们要说的就是长平之战中的赵括。长平之战中,廉颇退守不出,为何赵括明知会输还要应战?

赵括这个人很有名,因为“纸上谈兵”这个成语就是由他演化而来的,赵括作为赵国大将被人骂了数千年,大家都认为赵国是因为他才一蹶不振,但是实际上的情况却有可能正好相反。

一、赵军作战方式的不正确

当时秦国大举兵力进攻赵国,赵国排出战国四大名将之一的廉颇前去应敌,但是秦国的大将是白起,廉颇在和秦军对战时连输好几场,于是廉颇就退守不出,但是赵国疆域是以平坦开阔为名的,所以赵军最擅长的进攻方式就是进攻和突击,并且赵军中较为厉害的军队是骑兵,防守是赵国最不擅长的方面,廉颇这样一做不能将赵国的军队实力完全发挥出来。

而秦军则是以防守和稳健闻名,秦军在看到赵军退守之后就步步为营,将壕沟和阵营都布置好,逐渐扩大自己的优势。并且秦国国力强盛,后继的补给也非常充足,长平之战一共打了十四个月,所以赵国的补给逐渐跟不上了,赵军的劣势越来越大。

二、赵括的错误

由于秦军的坚持对战,赵军的意志力和补给都已经消耗殆尽,即使不进攻赵军也会溃散。原来很好的作战机会被白白浪费掉,而当时的赵国无可奈何只能换下廉颇,想用善于进攻的赵括来找到一线生机,虽然赵括上任后,新军和将领需要磨合的时间,但是当时的赵国国力已经没有时间让他磨合了,所以就只能赶鸭子上架,把死马当活马医了。

赵括上任后就继承国家的意识,开始选择主动进攻,秦军一看换了一个小将上来,自然也会信心大增,拼尽全力抵抗。赵括这一举可以说是亡羊补牢,但是这也是非常悲壮的亡羊补牢。虽然赵括敢于主动出击,但是他心里也知道这一仗输多赢少,只能拼命将秦国的兵力消耗,给赵国留下一些机会。

面对四大战将的白起,赵括也并没有选择退缩,在当时艰巨的情况下,他敢于站出来和秦军作战,无论如何都是一条汉子。

最后秦军将赵军打败,但是秦军也损失惨重,白起将投降的赵军全部坑杀。虽然赵括输了,但是赵括将秦军的兵力消耗量了很多,秦军最后用了二十年的时间才恢复回来。虽然赵括输了,但是我们不能用成败论来定英雄,赵括在面对强敌时,挺身而出的精神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历史云顶


败军之将,众恶归之。说赵国中了秦国的反间计而用赵括,这故事听听也就算了。于失败者而言,要显得输得最悲壮最有面子,无过于中了反间或出了内奸。所以只要失败者稍有话语权,他的讲述里内奸、间谍就一定会出现。这一点绝对是古今中外人同此心。你看希罗多德讲《历史》,希波战争时,从温泉关到雅典,希腊人那一溜内奸,出得是摩肩接踵,令人目不暇给。

现在也不乏为赵括翻案的人(放眼中国历史,要找个从来没被翻过案的,只怕不易)。只要没打算把赵括说成是悲情无比的千古一将,翻这个案的还是很容易找到一些依据的。

《史记》描写赵军被围后的表现:

赵卒不得食四十六日,皆内阴相杀食。来攻秦垒,欲出。为四队,四五复之,不能出。其将军赵括出锐卒自搏战,秦军射杀赵括。括军败,卒四十万人降武安君。

陷入绝境四十六天,已经饿到人吃人的地步,军队居然不崩溃,还能在将军的指挥下有组织地突围,这个统帅在军中的威信还是可以的。形成鲜明对照的是,赵括一死,赵军就斗志全无,选择投降了。

说回长平之战,经过2年的对峙,当时秦军和赵军实力出现了巨大差异。

公元前260年,秦军的攻势正式发动。在长平已经消磨了至少一年光阴的赵军,多少已经师老械疲,所以战争初期表现非常糟糕,与十年前阏与之战时的表现,简直不像是一支军队。

四月,…赵军士卒犯秦斥兵,秦斥兵新赵裨将茄。六月,陷赵军,取二鄣四尉。七月,赵军筑垒壁而守之。秦又攻其全,取二尉,败其阵,夺西垒壁。廉颇坚壁以待秦,秦数挑战,赵兵不出。

斥兵者,侦查部队也。赵军主动进攻秦军的一支侦查部队,兵力上肯定占优,作战位置,大概也是赵军的营垒附近,但结果竟然反而被杀了一员裨将。

六月和七月,秦军两度发起进攻,都能夺取营垒,斩杀敌将。这之后,赵军才进入状态,勉强稳住了阵脚,收缩防守,拒不出战。

说赵括只会纸上谈兵,关键是他那么年轻,还没有机会“实战”,万千罪恶归于这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人,是不公平的。


回望五千年


赵括背上“纸上谈兵”的骂名,成为人们形容只知道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背景,可谓是遗臭万年了。

这对赵括来说,是一个悲剧。

赵括的悲剧在于他缺乏实战,刚出场就是肩负赵国国运的关键之战。

赵括“自少时学兵法”,对兵书的熟悉程度绝对是一流的,但是也带有书生好说大话的缺点,认为自己没有对手。如果他有机会慢慢在战场上历练,则可以磨合他书上读来的理论,也改掉轻视对手的毛病。

但是他没有从军经历,一出场就是著名的秦赵长平之战。

长平之战,事关两国国运。对于赵国来说,击败秦国,赵国将成为第一强国,威震列国。

结果自然是悲剧了,他只有兵法理论,缺乏实战经验,最终战败身死。

赵括的悲剧还在于他的第一战对手就是名震天下的白起。

没有实战经验就上战场,肩负赵国命运,已经够悲催的。更悲催的是他遇到的对手是武安君白起。

白起号称秦国战神,一生征战无数,用兵如神。和赵括不同,白起的军事素养不是读书读出来的,而是一点一滴打出来的,他不会死守兵法理论,而善于变化,“料敌合变,出奇无穷”,这正是赵括也欠缺的。

遇上了战国第一名将,对赵括来说是悲剧。

赵括的悲剧还在于他是赵国当时不得不作的选择。

说他是最佳选择并不是说他是最佳统帅的人选,而是他的主张是当时赵国唯一的选择。

长平之战时持久战,之前赵军主帅是廉颇,廉颇善于坚守,他和秦军在前线相持对垒两年之久,使得秦国焦躁不已。

但是赵军坚守不出,消耗了秦国,也消耗了自己。

最终赵国的综合实力还是差秦国一点,赵国自己率先坐不住了。

就这样,在加上秦国间谍的有意宣传,赵孝成王决定换掉主张按兵不动的廉颇,而是换上了主张主动出击的赵括。

是坚守还是主动出击,这两个截然不同的军事主张,赵国最终选择第二种,背后是国力的无奈。

这一点,赵括有替赵国背锅的意思。

赵括需要的是战争的历练,假期时日,他虽不能说是绝世名将,但也应该是可造之材。可惜历史没有给他这个时间,而是让他在第一战就面对白起,承担赵国国运。

结果对他来说只能是悲剧,成为人们的谈资笑料。


微史春秋


赵括是赵国名将赵奢之后,知子莫若父,赵奢就很中肯地评价过自己的儿子:在军事理论上,赵括是有一套,但带兵打仗完全是两码事,身系军队的生死存亡!赵括把带兵打仗之事,看得太轻,不堪大用。

做为名将的老婆,赵括的母亲也深知,带兵打仗不是儿戏,劝赵孝成王换别人,去指挥长平之战。

赵王放着赵国名将廉颇不用,去用没有得战争历练的毛头小子赵括,也是无奈之举。廉颇老矣,已无当年之勇。廉颇注重防守,不敢冒进的战策,已不适合当时的赵国。战争消耗的是物资,赵国跟本耗不起持久战。面对和秦和议不成,赵王只好带着赌一把的心理,选了赵括。

选他的理由:1将门无犬子。

2有军事才能。

3本家兄弟。

赵孝成王,也不是傻子,他比我们更明白选帅的重要性!他选择赵括,也证明了赵括是当时的最佳人选。这一点也证明了赵括,不像我们想得那样不堪。就是换了廉颇去指挥长平之战,结果也未必能胜,因为当时的秦王,听说白起切断赵军的粮道时,他下令倾全国之力,支持这场战争。长平之战是国力之战,弱赵跟本比不了,当时的强秦。

长平之战,秦军虽然胜了,也动摇了国本,没过多久,秦王要求白起进攻邯郸时,白起都不敢保证能打赢,因为长平之战,秦军伤亡残重!白起因为不想打无把握之战,激怒了秦昭王,被赐死。

赵括指挥的,所谓的纸上谈兵的战争,真正了解当时的情况后,也许我们不再笑得那么轻松。


今古大观



长安一少年


先辟几个谣吧

第一:赵括举荐李牧

史书中完全没有关于这件事儿的记载。

赵括死于公元前260年,李牧死于公元前229年,前后相差31年,后人根据这个时间差为吹捧赵括强行让赵括举荐李牧。我们也可以说是廉颇举荐了李牧,蔺相如举荐了李牧,田单举荐了李牧,乐乘举荐了李牧。反正死无对证!

第二:乐毅举荐赵括

史书上也完全没有记载这件事儿

乐毅来到赵国后死在赵国卒年不详,但是长平之战时参与决策的就是乐毅的儿子乐乘了。

后人因为乐毅卒年不详的原因,编撰成乐毅举荐了赵括。又是一个死无对证的事情!我们同样可以编写乐毅听闻赵孝成王要赵括为将,拼死上书不同意赵括为将,赵孝成王拒绝。

第三:秦国有粮

同时秦国粮食也出现供应问题,韩非子明确记载公元前461年“秦大饥”,后来秦昭王还对白起说“前年国虚民饥,君不量百姓之力,求益军粮以灭赵”这是公元前259年秦昭王四十八年再次伐赵的时候说的,这如果也叫做粮草充足的话,那世界上就没有缺粮的地方了。

第四:白起用赵括的剑自杀

史记明确记载,秦昭王赐白起剑自杀,如果这剑是赵括的,可能赵括在长平之战未死,来到秦国,偷天换日做了秦昭王

第五:白起夸奖赵括厉害

“今秦虽破长平军,而秦卒死者过半”白起说这句话,是在长平之战后,公元前259年秦国再次攻赵的时候,说的是整个三年时间,秦卒死者过半!并且强调“国内空”可见长平之战对秦国的消耗之大!

最后从秦国方面说一下

秦国长平之战准备的就是一场决战,久攻廉颇不下,于是反间说赵括比廉颇厉害,这就说明秦国人认为赵括不如廉颇。如果他们觉得赵括厉害还反间,这不是坑爹吗!

秦国急于更换赵括出来决战,就再次反映了秦国根本不想跟廉颇在长平耗下去。赵括一到就主动出击这不正是秦国梦寐以求的事情吗!

所以赵括是没办法洗的,不行就是不行


目西


先讲一下长平之战的起因:

范睢自魏入秦后,得到秦昭襄王重用,昭襄王釆纳了范睢"远交近攻"的策略,首先攻魏,再转向韩,攻打占领了韩国野王,把韩国的上党郡与本土的联系完全切断。韩国君惧怕秦国,让上党郡郡守冯亭把上党郡献给秦国。冯亭不愿降秦,谋划利用赵国的力量抗秦,遂把上党郡献给赵国,派使者通报赵王。

赵孝成王君臣商议接纳上党郡,赵豹提出反对意见,认为这是韩国嫁祸赵国,引火烧身。但赵王认为赵国自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以来,军事力量较强,战争也是胜多败少,还有大将廉颇可以迎敌,所以执意接纳上党郡。

秦对于赵接纳上党郡自然恼火,昭襄王派王龁为将率军先占领了韩国的缑氏和纶氏以威慑韩国,又攻打占领了上党郡,韩国的百姓纷纷逃往赵国,赵在长平接应上党的百姓。

长平之战由此拉开了帷幕!

秦将王龁向长平的赵军发动进攻,赵王命廉颇迎战,廉颇对秦军展开进攻,但秦胜多,秦军攻破赵军阵地,并占领两个重要据点。赵军数战不利,廉颇决定依托有利地形,命士兵固守营垒,疲惫秦军,无论秦军如何挑战,坚壁不出。廉颇是想先挫秦军锐势,以逸待劳,等待时机再出击!

但是,赵国由于连年征战,国中粮草囤积不多,加之还要抵御匈奴,已经捉襟见肘,这一场战争,赵国根本没有作打持久战的准备!

而秦国召集百万青壮年,疏通渠道,让秦军可以从水路运粮,运粮速度比赵国还要快。且赵军善于野战,此时却只能防守。秦军趁机包抄赵国后方,不断骚扰赵国的粮道。

赵国也寻求不到外援,楚国、韩国、魏囯惧怕秦国不愿出兵,齐国恨赵国攻打过齐国不愿出兵,燕国与秦国交好不会出兵,赵军陷入了内无粮草外无救兵的险境!

那就求和吧,当时赵国两派意见,一派主张直接向秦国求和,另一派主张向各国求助,争取六国合纵抗秦。愚蠢的赵王采纳了直接向秦国求和的意见,其它各国以为秦赵巳和,没打算出兵援助,赵国其实就是孤立无援了!


而秦国表面答应议和麻痹赵国,私下却让人去赵国散布谣言,说廉颇怯战,秦军不怕廉颇,只怕懂兵法的赵括,如果赵国用赵括为将,秦国可能就撤军了!

赵王本来就对廉颇坚壁不出大为光火,此刻听了这些谣言,坚定了他换将的决心启用赵括,赵王不顾蔺相如与赵括母亲的极力劝阻,用赵括替掉了廉颇,而秦国也秘密的用更会打仗的白起为主将,王龁为副将,准备一击把赵军置之死地。

赵括替掉廉颇后,军队作了一些调整,换了一批将领,并按照赵王的意思主动进攻。此时,赵括还不知秦国主将已是白起。白起利用赵括急于取胜的心理,佯败退走,诱赵军紧追不舍脱离主阵营,而秦军则派精锐之师突袭赵军后路,再派一支精锐插入赵军与营垒之间,从中截断,同时切断粮道。

赵军屡战屡败,只有转攻为守,就地筑营坚守,等待援军。最后赵军被困断粮四十六天,赵军士兵互相残杀而食。赵括最后亲率精锐突围,被秦军射死。赵军投降,白起以赵军反复无常为由,坑杀降军四十五万。


赵括自由熟读兵书,善谈军事,曾帮助父亲赵奢在一个月攻下齐国麦丘,并非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

长平之战是中国军事史最早、规模最大、最彻底的歼灭战,赵国以惨败告终。赵国惨败有赵王决策的原因,有国力、国情的原因,最主要的原因是秦国已具备势不可挡,欲吞六国之势,也正因为秦有其势上天才会赐白起这样的军事奇才于秦。

赵国就算不用赵括换掉廉颇,赵国此战也还是会以失败告终,但这个锅却注定要让赵括背,给后人留下一个纸上谈兵的笑柄!


寻桂子


小黑不认为赵括是纸上谈兵的无能之辈额!

首先,战争是政治的延续而已,长平之战起因是因为赵国平原君利令智昏误导了赵王获取上党地区,导致了长平之战开始。但是问题不会那么简单的,当时的形势,赵国是在充分估计秦国攻打韩国已经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了,不可能在这么短时间在发动攻打赵国的战争了,而且赵国的军事实力在当时也是能和秦国抗衡的。


其次,赵国刚开始采取的守势额,但是赵国的经济实力不及秦国,而且赵国又是四战之地,周围国家会乘火打劫的。在这个情况,赵王换了赵括,赵括呢,执行了赵王以攻代守的政策,主动出击,这个时候秦国其实也骑虎难下,秦王也是亲自到河东地区分封爵位来换取白姓积极参与战争。赵军后来被围,粮草断绝的情况下,坚守那么久,军心未乱,赵括还能组织突围,说明赵括是有一定的指挥才能,不幸的是,碰上了白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