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面積最小的三個縣,一爲我國最小縣,一原屬河北

山東省,位於我國華東沿海北端、黃河下游,簡稱“魯”,省會濟南,因位於太行山以東而得名,是中華民族和華夏文明的重要發祥地,儒家文化的誕生地,孔子、孫子、孟子等先賢的故里。山東省現轄82個縣(含縣級市),其中長島、慶雲、桓臺三縣是其中面積最小的縣。

山東面積最小的三個縣,一為我國最小縣,一原屬河北

長島縣,位於山東和遼東半島之間、黃渤海交界處,是山東省唯一的海島縣,因境內有長山島而得名,素有“海上仙山”之稱。長島縣,現為山東省煙臺市下轄縣,陸地總面積56平方公里,總人口僅4.25萬人,是山東省陸地面積最小的縣,也是我國陸地面積最小的縣。

山東面積最小的三個縣,一為我國最小縣,一原屬河北

長島縣歷史悠久,古屬萊夷,秦時屬黃縣,唐時歸蓬萊縣管轄,北宋時著名的“沙門島”就位於此。1949年8月,長島縣解放,設縣級長山島特區,1956年改設為長島縣,屬萊陽專區,後屬煙臺專區,煙臺市成立後,長島縣屬之。

山東面積最小的三個縣,一為我國最小縣,一原屬河北

慶雲縣,位於山東省北部,地處冀魯兩省交界處,為山東省德州市轄縣,總面積502平方公里,總人口33萬人,是山東省陸地面積第二小的縣,僅次於山東唯一的海島縣長島縣。

山東面積最小的三個縣,一為我國最小縣,一原屬河北

慶雲縣,古屬兗州,後屬齊國,但明清時期卻隸屬於河北省(當時稱北直隸、直隸)。慶雲縣設縣於明初,相傳為朱元璋途經此地時有祥雲湧現,故賜名慶雲。慶雲縣設縣後屬河間府滄州,清時改屬天津府。建國後,慶雲時置時廢,其地先屬山東,後劃歸河北,1965年劃歸德州至今。

山東面積最小的三個縣,一為我國最小縣,一原屬河北

桓臺縣,位於山東省中部偏北,現隸屬於山東省淄博市,總面積509平方公里,總人口50.16萬人,為山東省陸地面積第三小的縣。桓臺縣歷史悠久,人文薈萃,因境內有齊桓公戲馬臺而得名。

山東面積最小的三個縣,一為我國最小縣,一原屬河北

桓臺縣,古屬齊國,秦時屬齊郡,置縣前其地分屬臨淄、高苑、長山三縣,1228年置新城縣,明清時屬濟南府。1913年,新城縣改稱耏水縣,不久又改稱桓臺縣。建國後,桓臺縣隸屬於清河專區,1950年改屬淄博專區,1953年劃歸惠民專區,1958年,桓臺縣併入博興縣,屬淄博專區,1961年桓臺縣復置,屬惠民專區,1983年劃歸淄博市至今。

山東面積最小的三個縣,一為我國最小縣,一原屬河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