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帝國爲什麼不能征服印度?

競技盒子

公元1206年,蒙古各部推舉領袖孛兒只斤鐵木真為全蒙古大汗。在大會上,在歡呼聲中榮登大汗寶座,號稱“成吉思汗”。“成吉思汗”意為“大海”,喻擁有四海的大汗。此外蒙古汗國疆域空前遼闊東至興安嶺,西至阿爾泰山,南至陰山山脈,北連貝加爾湖。





蒙古統一後,開始西征。1218年滅西遼,1219年滅花剌子模(把國王追到了裡海一個小島上),1222年進攻俄羅斯,俄羅斯大敗,亡其六王七十二侯,兵士死掉十分之九,列城都沒有守備,只待蒙古兵到迎降。隨後東歸1227年滅西夏,1234年滅金,1247年降服吐蕃各部,1253年滅大理,1276年滅南宋,西征方面一直打到了波蘭的克拉科夫和匈牙利,歐洲全境震動,曾經還準備好了攻打埃及。



那麼問題來了,為何成吉思汗打下了大半個歐亞大陸,卻印度敬而遠之呢?根據《元史》和《耶律楚材傳》記載,成吉思汗沒有攻打印度的原因,與他在印度河遇到的一種被稱為“角瑞”的怪獸有關。


當年成吉思汗部隊攻打到印度河時,忽見河濱出現了一隻巨大的怪獸,成吉思汗命令士兵準備彎弓射殺,忽然怪獸發出酷似人音的叫聲那叫聲彷彿有"汝主早還”的音。將軍耶律楚材立即阻止弓箭手,乘機對成吉思汗說這種巨獸叫“角瑞”,是上天派來勸告成吉思汗少生屠戮、儘早班師的。


關於這段史料的記載,有的人認為只是一個神話,但專家認為,奇形動物是有可能出現的,而且生活在印度的一些獸類,是生活在草原的蒙古人並未見過,至於把怪物的叫聲說成是“汝主早還”則極有可能是耶律楚材牽強附會借怪物的叫聲規勸成吉思汗班師的計策。成吉思汗沒有攻打印度真的是因為怪獸嗎?一代天驕會因為耶律楚材牽強的勸說而放棄作戰計劃嗎?如果不會的話,究竟是什麼成吉思汗放棄攻打印度的呢?真實的原因還藏在歷史的迷霧的深處,還需要我們進一步探究。



王自強30

蒙古人和印度的交集是在成吉思汗第一次西征的時候。

(蒙古大軍)

蒙古人第一次西征的主要目的,是向西方大國花剌子模復仇。成吉思汗率領他的大軍拿下花剌子模最重要的一些城市,以及新舊都城不花剌和玉龍傑赤,並打死花剌子模的蘇丹(國王)摩訶末後,本來也就把花剌子模擺平,要準備撤軍了。不過這時候,花剌子模的太子扎蘭丁逃跑了,跑到哥疾寧等地,召集了八萬人,要向成吉思汗復仇。不僅如此,他還打敗了成吉思汗的大斷事官失吉忽禿忽的三萬人。

這讓成吉思汗很生氣,因此繼續派他的軍隊向哥疾寧、呼羅珊等地進攻。

成吉思汗在範延城的時候,遭遇到了花剌子模人最強烈的反抗,結果,成吉思汗最喜歡的孫子木阿禿幹在這場戰爭中被打死了。傷心憤怒的成吉思汗發動了瘋狂的進攻,在拿下這座城市後,對整座城市進行了毀滅性的屠城,不但殺光人畜,砍光草木,還把房屋全部燒燬搗毀,夷為平地。

接著成吉思汗進攻哥疾寧。扎蘭丁雖然有八萬人,其實大多是烏合之眾,成吉思汗很快就把他這八萬人消滅。扎蘭丁騎馬往印度方向逃走。史書記載,當扎蘭丁逃到印度河邊的時候,本來無路可走的了,結果戰馬縱身一躍,竟然馱著他,穿過印度河,逃進印度去了。

(蒙古軍隊來到印度河邊)

這件事給成吉思汗極大的震動,相信神靈的他,感覺扎蘭丁似乎命不該絕,所以就有些猶豫。

當時,印度的天氣非常悶熱,在北方生活慣了的蒙古人,對這種悶熱很不適應,同時,因為他們已經出來兩三年了,很思念自己的故鄉,想回去。軍心不穩,這又讓成吉思汗起了退兵的念頭。

不過,成吉思汗不會輕易放棄,他派他的大將八剌為先鋒,給他兩萬人,讓他渡過印度河,去印度境內搜尋扎蘭丁。然後他讓大軍原地休整,準備等大軍休整好後,就舉兵進入印度。

不過這時候,發生了一件事,改變了這一切。就是在成吉思汗休整完,繼續前行的時候,他們在河濱看見了一頭巨大的怪獸。這頭怪獸是蒙古人從來沒有見過的。成吉思汗來了興致,取過弓箭,正要向怪獸射去。忽然聽到怪獸發出一聲洪亮的叫聲,聲音渾厚而亮堂,在山谷間嗡嗡迴響。

同行的耶律楚材趕緊讓成吉思汗不要射。成吉思汗問為什麼,耶律楚材告訴他,這是一頭瑞獸!是長生天特意派它下凡,向成吉思汗傳遞神諭的!

成吉思汗問什麼神諭,耶律楚材說,它說的是“汝主早還”。成吉思汗仔細一聽,果然像是這個聲音。一下就震住了,趕緊下馬來,恭恭敬敬地對怪獸磕了一個頭。

(印度軍隊)

說也奇怪,成吉思汗及他的衛士用箭對準怪獸,怪獸毫不畏懼;而成吉思汗下馬一磕頭,那怪獸像一陣風,忽然就跑得沒影了。

於是耶律楚材又對成吉思汗說,這頭瑞獸的名字叫“角端”,它的出現,一方面表明成吉思汗是萬民敬仰功勳卓著的聖主,同時也是要請他班師回蒙古。

耶律楚材之所以這樣說,其實是想借一頭怪獸,警示成吉思汗,希望他停止殺戮。不過也真靈,成吉思汗真就停止了向印度進攻。最後,還把派去印度的先鋒軍八剌也撤了回來。

從此,蒙古人再也沒有向印度發起過進攻。


張生全精彩歷史

回顧一下古代印度被數不清的外族入侵的歷史,外戰戰績各種慘不忍睹,真不知道現在的自信來自哪裡

最近印度跨越中印邊界的事情搞得沸沸揚揚,印度叫囂現在印度軍力可以輕鬆擊敗中國軍隊。我的思緒不自覺的又回到了古代印度被300多次各種外族入侵統治花樣吊打的歷史,不禁陷入了深深的迷惑之中,他們的自信心到底怎麼來的,真的來自於那著名的大茶壺嗎?再說了古代印度文明和現在印度又毫無關係,除了這片土地一樣,種族,宗教,文化,制度等各個方面都和古代印度文明完全不同,說自己歷史悠久不是搞笑嗎?何況印度壓根就沒有記載歷史的習慣,現在研究印度古代歷史資料,都要到中國找。

哈拉巴文明被雅利安人滅亡

一般認為,最早的古代印度文明是約公元前2350~前1750年的哈拉巴文明,位置在現在的印度河流域,包括克什米爾地區。哈拉巴文明達到了相當發達和成熟的程度,哈拉巴文明的主要創造者是古達羅毗荼人,他們有了自己的文字(失傳)和宗教(冥府宗教,已經失傳)

但是從出土的文物看,哈拉巴文明什麼都有就是武器很少見,說明這個文明是一個愛好和平軍事防禦能力很弱的文明果不其然,在公元前1750年左右,來自中亞的遊牧民族雅利安人經過中亞進入南亞的唯一通道——開伯爾山口,入侵哈拉巴文明。除了現在發掘出來的一些哈拉巴文明平民被殺害的遺骨,考古沒有任何哈拉巴文明自己的軍隊戰鬥痕跡的發現,由此推斷野蠻落後的雅利安人幾乎沒有遭到什麼像樣的抵抗,就輕易的摧毀了輝煌一時的哈拉巴文明,並且永遠的從印度歷史中把它抹去了。

波斯人的入侵

大流士一世

雅利安人的印度文化叫做吠陀文化,他們建立了著名的種姓制度,宗教是婆羅門教。

公元前518年,波斯國王大流士一世入侵印度,而這時的印度正是處於幾百個小國分裂的時期。這次依然沒有什麼懸念,同樣是雅利安人的波斯人輕鬆的征服了印度河平原,把這裡變成了波斯帝國的一個行省。

更好笑的是當時的印度土著居民們,他們一點都不想著怎樣抵抗外敵入侵,而是逃到樹林子裡面,成了林居人,林居人整天想著的除了要飯就是思考人生,於是和婆羅門教對立的“沙門”思想產生了,後面慢慢的演變成了佛教。

馬其頓亞歷山大大帝的入侵

公元前326年,亞歷山大大帝遠征印度,這次終於有印度人抵抗了,印度王波拉斯率領包括85頭戰象的印度軍隊隔印度河河馬其頓軍隊對峙,著名的海達斯佩斯河會戰開戰。亞歷山大大帝聲東擊西,調虎離山,在無數次假裝強渡把印度人折騰的疲憊不堪之後,在一個大雨傾盆的夜晚偷渡過河,奇襲印度軍隊。希臘軍團的弓箭兵,騎兵,標槍兵等兵種協同英勇作戰,騎兵最害怕的戰象也被弓箭和標槍擊潰,戰象混亂奔走把印度軍隊自相踐踏。這次印度軍隊大敗虧輸,印度步兵死亡近二萬,騎兵約三千,戰車全部被毀,戰象全部被俘虜。而希臘軍隊的損失是陣亡不到一百人!

外族入侵時期(公元前200~公元200年)

從前2世紀初開始,大夏希臘人、塞人和安息人先後侵入印度;塞人的侵略尤其廣泛。大月氏人成為最成功的侵入者,他們在北印度建立了強大的貴霜帝國。沒錯克什米爾的最早居民就是塞人。如果你要問在此期間印度人民反抗異族入侵的記載,對不起幾乎找不到。

嚈[yàn]噠[dā]人入侵印度

貴霜帝國的繼任者笈多王朝迎來了嚈噠人的入侵。嚈噠人也叫白匈奴,起源於蒙古草原,是大月氏人的後裔。話說這大月氏人真是印度幾百年的噩夢啊。

嚈噠人先是在公元六世紀初期佔領了印度西北部的犍陀羅國,摧毀了這個直至當時已有5個世紀之久的燦爛的希臘-佛教文明。後來嚈噠人以犍陀羅為基地,大舉入侵印度,輝煌一時的笈多王朝毫無懸念的幾乎沒有還手之力,竟然迅速的土崩瓦解了,嚈噠人曾一度推進到了接近今天孟加拉國的摩揭陀,幾乎佔領了整個的北印度。

穆斯林突厥的入侵

在唐朝王玄策一人滅印度一國的歷史記錄之後,穆斯林又成為了印度的夢魘。阿拉伯人在8世紀初征服了印度西北部的信德,揭開了穆斯林遠征印度的序幕。

到了11世紀,來自中亞突厥人建立的伽色尼王朝的蘇丹馬赫穆德,曾經十多次遠征印度。後來屬於阿拉伯帝國阿拔斯王朝時代的廓爾王朝,位於今天的阿富汗,又取代了伽色尼王朝,廓爾王朝國王穆罕默德繼續入侵併最終佔領了印度北部全部地區,建立了德里蘇丹國。

很有意思的是,在這些入侵者的軍隊裡面

,充滿了大量的“印奸”,這些為外敵效力的印度人對突厥人十分忠誠,突厥國王對於這些印度人的信任很多時候甚至超過了對於本族突厥人的信任。

蒙古人的入侵

德里蘇丹國的主要外部威脅來自當時縱橫歐亞大陸的蒙古人,後來則是大名鼎鼎的突厥人帖木兒,其實帖木兒是突厥化信奉伊斯蘭的蒙古人。戰無不勝的帖木兒很快就讓搖搖欲墜的德里蘇丹國開始解體。

一百多年後的1526年,帖木兒的直系後代巴布爾從中亞進入印度,在第一次帕尼帕特戰役中擊潰印度軍隊,建立了莫臥兒帝國。這場戰役值得重點提一下,據說當時巴布爾只有區區1200人,而印度軍隊有十萬大軍,人數對比接近一百比一。按說這是一場不應該有懸念的戰役,可是巴布爾憑藉先進的新式火器和騎兵迂迴側翼的戰術,一舉擊敗了近百倍於己的印度軍隊,印度蘇丹戰死。印度軍隊的外戰歷史又寫下了新的記錄。

莫臥兒帝國建立後,也有一些印度本地勢力奮起反抗,但是他們無一例外的都失敗了,最後莫臥兒帝國幾乎佔領了整個印度。

波斯人再次入侵

1739年,波斯國王納迪爾沙阿對印度進行了一次可怕的入侵,焚掠德里,並割走了印度河以西的所有印度領土。

阿富汗人入侵

後來,阿富汗的統治者艾哈邁德沙阿又多次侵略印度,特別是在1761年的第三次帕尼帕特戰役中,印度本土唯一有希望取代莫臥兒人建立強大政權的馬拉塔人也遭到他毀滅性的打擊。

英國人的入侵

1757年,英國軍官柯拉夫在普拉西戰役中打敗了得到法國支持的孟加拉王公西拉傑·烏德·道拉,使孟加拉成為東印度公司的傀儡,為征服整個北印鋪平了道路。在1764年的布克薩爾戰役中,英國人粉碎了企圖擺脫控制的孟加拉王公米爾·卡西姆與莫臥兒皇帝的聯軍,徒有虛名的莫臥兒帝國政府從此也聽命於殖民者。此後歷經邁索爾戰爭和三次馬拉塔戰爭,印度國內比較強大的反抗英國統治的力量基本上都被消滅。1818年馬拉塔人勢力最後覆滅後,大多數印度王公都承認了東印度公司的宗主權。

就這樣一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的大國,完全淪為了英國的殖民地。


集賢院居士

一直有個疑問:不可一世的蒙古帝國,為什麼沒有將“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的印度拿下呢?難道是當時的印度太差?成吉思汗和子孫們壓根兒就沒興趣?還是印度太強,蒙古人根本無法征服這裡?

當我們仔細去看這段歷史,才發現:原來是氣候的問題,但看到最後又發現:又不僅是氣候問題。

蒙古人第一次踏上印度(當時的北印度是德里蘇丹王朝)領土的時候,正值盛夏。長期在高寒、乾燥地帶生活的他們,還沒和德里蘇丹人交手,就已經熱得頭昏腦脹、人困馬乏了。加之有印度河和印度大象的阻撓,八剌率領的兩萬蒙古軍在沒有討到任何好處的情況下,果斷撤兵了。

蒙古騎兵大戰印度象兵

其實,兩國的這次交手,更像是試探性的交鋒,就像後來忽必烈第一次徵日,只是想試探試探、嚇嚇對方,如果是軟柿子就捏,如果是硬骨頭就回頭再說。造成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是:成吉思汗第一次西征的主要目標是花剌子模,壓根兒就沒想過要和德里蘇丹幹上。而且這時,東方的西夏和金國這兩個大敵還沒除,成吉思汗根本沒有心情去管這個無關痛癢的國家。

但是後來,情況變了。蒙古帝國分家後,四大汗國各自為政,他們就把更多的精力用在了自己國家的發展上面。其中,和德里蘇丹接壤的就是察合臺汗國,如圖:

蒙古帝國疆域圖

察合臺汗國北面有欽察汗國,西面有伊爾汗國,東面有大元朝,都不好惹,而且是自家人,只有南面的德里蘇丹可以發展。這個局面就像中國戰國時期的韓國,四面都是豺狼虎豹(秦、楚、趙、魏),只有欺負旁邊弱小的鄭國。

所以,察合臺汗國和德里蘇丹的戰爭就沒停過。而德里蘇丹還有一個重要任務就是向印度半島的南方拓地,他們最強大的時候,幾乎擁有整個印度半島,如圖:

強盛時期的德里蘇丹

雙方前期的較量基本上都是以察合臺汗國主攻,德里蘇丹主守,但德里蘇丹每次都頑強的抵抗住了蒙古軍的進攻,蒙古軍鎩羽而歸。兩國的轉折點出現在一個叫帖木爾的突厥化蒙古人出現之後(他自稱是成吉思汗的後代)。

帖木兒先取得了察合臺汗國的汗位,然後向四周擴張,吞併和了阿富汗、河中地區(原花剌子模)、波斯,擊敗了欽察汗國、馬木留克王朝和奧斯曼帝國,建立了一個強大的帖木兒帝國。如圖:

帖木兒帝國

當然,德里蘇丹也是其中一個受害者。

1398年,帖木兒率領大軍入侵德里蘇丹,將其主力擊敗,並洗劫其首都——德里。此役,帖木兒摧毀了德里蘇丹的主要軍事力量,加速了德里蘇丹國的衰落。

到了帖木兒六世孫巴布爾的時候,他再次率軍入侵德里蘇丹(實則是在帖木兒帝國待不下去了),結果他竟神奇般的擊敗了德里蘇丹易卜拉欣率領的軍隊,攻佔了德里,德里蘇丹滅亡。巴布爾隨後在這裡建立了強大的莫臥兒帝國。如圖:

莫臥兒帝國

從此,印度半島幾乎全部納入了蒙古帝國支系的統治範圍。

本文作者《蜀山筆俠》專注於從不同角度看歷史。


蜀山筆俠

眾所周知,成吉思汗創建的大蒙古國後,並未停止戰爭,而是多次發動對外征服戰爭,後來的蒙古帝國,東起日本海、西抵地中海、北跨西伯利亞、南至波斯灣,橫跨亞歐大陸,版圖之大,後人無所能及,被公認為世界歷史上版圖最大的帝國之一。

而東征西伐,所向披靡的蒙古大軍,卻在征戰印度時屢遭挫折,以至於蒙古國的版圖擴張不得不止於印度之外。

為什麼蒙古大軍征服了大半個亞洲,卻無法征服印度呢?原因其實並沒有多深奧,可能是由於當時的天氣原因。

據史料揭秘,真正促使成吉思汗回馬班師的原因可能是蒙古騎兵適應不了當地的氣候以及地理環境。根據記載,當時正值盛夏,高溫罕見,暑氣逼人,而來自北方的蒙古大軍沒有見過如此暑熱,非常不適應,只走了幾里路,就覺得氣喘吁吁,汗流不止,還有不少士兵中了暑不能行軍作戰。這惡劣的天氣使得剽悍的蒙古兵頓時喪失了鬥志,軍心渙散,失去了在高原草地上縱橫馳騁的氣勢和戰鬥力。而印度兵對這種氣候早已是習以為常,得知蒙古大軍如此境況,印度軍也鬥志大增。所以,蒙古大軍也不敢貿然強攻,最後只能班師北歸。


笑點海綿寶寶

我認為巴布爾建立的莫臥爾王朝應該是蒙古帝國的延續,即便已經突厥化了,也還是打著察合臺後裔蒙古帝國傳人的名號,傳承,名號,內容和實質都還說得過去。題主想問的應該是成吉思汗為什麼沒打印度,其實並不是印度不好打,也不是成吉思汗不想打,我認為只是印度運氣好而已。

成吉思汗西征的時候主要是打花剌子模,就沒想到還有印度埃及俄羅斯這些地方。一方面花剌子模是中西亞新崛起的霸主,在蒙古滅了西遼後直接接觸存在政治衝突,另一方面又有屠殺蒙古商隊的“訛答剌”事件這樣的直接導火索。花剌子模不是一個小國家,在摩訶末沙的領導下,花剌子模崛起河中,東並西遼西部,南吞阿富汗直達印度河,西進波斯直接打到巴格達作了哈里發和伊斯蘭教的保護人,是中西亞響噹噹的大國,武功了得,所以才不把蒙古蠻子放在眼裡。

成吉思汗1219年秋率二十萬大軍西征花剌子模,歷三年已經基本上滅了花剌子模並把其勢力範圍內的地方都打了一遍,哲別都打到俄羅斯去了,殺得不亦樂乎,中亞名城幾乎屠盡。可是花剌子模的末代國王扎蘭丁也是個能打的武夫,滅了失吉忽突忽的三萬大軍,讓成吉思汗都惺惺相惜,言生子當如此。扎蘭丁他媽是個印度女子,故爾被成吉思汗在印度河邊打敗後孤身跳水逃到印度去也並不是純客場作戰的。沒記錯的話,當時的北印度也是中亞來的突厥武人們說了算的,不知道是不是德里蘇丹國。由著成吉思汗的性格,斬草怎麼可能不除根呢?於是派了個叫八剌的將領率兩三萬人在西北印度找了幾個月也沒找到扎蘭丁。於是成吉思汗怒了,鐵鞭一揮,要滅了印度,盡佔其地,屠其民。

他的這個願望是完全可以實現的,阿富汗的幾千突厥武士能做到,成吉思汗十幾萬蒙古鐵騎更不用說。

這個時候在這裡遇到幾個問題,最終讓成吉思汗改變了主意,班師回蒙古去了。

其一是蒙古軍出征近四年了,遠離家鄉,戰爭血腥,死傷不少,思鄉之情已切。蒙古人也是爹生娘養的,也是有老婆孩子的,也是以蒙古女人為美的好吧,人之常情嗎!

其二是蒙古處溫帶草原,寒冷乾躁,打到中亞阿富汗的溫帶沙漠山地是沒什麼氣候適應問題的。可是到了印度,再趕上夏天,那滋味東北人去廣東的都能瞭解!諸葛亮打孟獲還怕瘴氣呢,擱現在都不敢在印度隨便喝水,你以為那恆河聖水是人人都能喝得?上吐下瀉,瘟病一片,自不待言。這一點讓蒙古大軍苦逼壞了。後來打安南緬甸不得都有類似因素。

其三蒙古西征已達到目的,且西征之廣之遠之順均超過預期。而蒙古血仇始終是金國,能威脅心腹之地的也始終是在中原,尚有金宋西夏,均不可小視。木華黎軍威所致並沒能滅亡金國,始終是個威脅。回師東征確有必要。

其四蒙古立國仍新,法體未成,民心待定,統治核心長期遠離本土作戰是有風險的。

其五印度人運氣好在有個大鬍子儒生耶律楚材輔佐成吉思汗,要那些死忠勇武的武夫們即便再想回家也沒有辦法能勸阻成吉思汗的意志。不錯,那個鐵門關叫做“角端”的瑞獸說什麼“汝主宜早還”的人言(蒙古語?),基本肯定是耶律指使安排的把戲。以天意勸解人志是標準的儒家玩法。

其六成吉思汗已經安排了後事,西亞歐洲的事情已經讓朮赤負責了。中亞南亞的事情有察合臺看著呢。漠西還有窩闊臺呢。他們深得老子用兵之道,是足以擺平這一區域範圍內的任何挑戰者的。包括那位扎蘭丁蘇丹,最終也是被蒙古人打死在了庫爾德斯坦。

綜上,所以成吉思汗就班師回朝了。你以為他在印度河邊受得了那個熱啊!他在阿富汗的山裡等消息住得都未必爽。

一百多少年後,那個號稱成吉思汗子孫的帖木兒汗蕩平中亞後打算了結了成吉思汗祖宗的心願攻取印度,當然他也想著攻取大明來這。不巧的是這廝也在印度河邊見了“角端”也讓他回去了,你看學樣就得學全套,不管是西施還是東施。


回頭再見亦是藍

然而在亞洲板塊上,唯獨沒有打下印度。那麼這是什麼原因呢?雖然印度人戰鬥力不強,但是它佔有優先條件。首先是印度酷熱的氣候。蒙古人生活在蒙古高原和西伯利亞的幹寒地帶。不耐高溫,懼怕溼熱。而印度屬於熱帶季風氣候,長期高溫酷暑,蒙古軍隊在行軍途中,每行進數里路,就頓時感覺到炎熱疲憊汗流浹背。不少士兵遇到中暑現象,因而不能作戰,導致戰鬥力大減。反觀印度士兵,在本土作戰不僅適應氣候,還利用熟悉的地形來阻擊蒙古騎兵。



其次是蒙古人的大象。據相關史料記載,印度人把大象作為坐騎,號稱戰象軍隊。高的大象高度可達三米,士兵騎在大象上可以居高臨下向敵軍射箭。相當於一個個“炮樓”。同時,大象還有一個優勢,就是對戰馬有極大的威懾力。大象野心十足,並很容易發怒。發起怒來就連老虎都害怕,可想而知更別說是戰馬了。除此之外,大象也是群居動物,象群如果看到自己的首領或者同伴受到攻擊時,它們會毫不猶豫肆無忌憚的衝上去。一般的騎兵或者步兵根本就不是大象的對手。

據相關資料顯示,早在公元前三世紀,印度孔雀王朝的軍隊就開始依靠戰象了。據有關考古資料報道顯示,現在出土的當時的錢幣上就有戰象的圖案。戰象在當時的印度十分精貴,配備的裝備也很精良。大象身上有皮製外罩和甲片保護以避免大象身體受到傷害。大象的鼻子和長長的獠牙,也是致命的武器,在戰鬥中橫掃人群和襲擊戰馬。

資料記載,雖然蒙古鐵騎沒有佔領印度,但成吉思汗的繼承者突厥貴族貼木兒,開始大規模征討印度,並最終坐上了印度蘇丹的寶座。只可惜帖木兒很快就死於征討明朝的途中。因此,帖木兒家族也未能在印度站穩腳跟。所以最終沒能統治住印度。


清風拂栁

成吉思汗的蒙古鐵騎在橫掃歐亞大陸各大帝國,戰無不勝攻無不克。從蒙古草原為起點,打垮了西遼、金、西夏、南宋、花剌子模一大批帝國,建立起橫跨歐亞的超級大帝國。

查看蒙古帝國的版圖我們就會發現,印度並不在蒙古人的統轄範圍內。蒙古為什麼沒有打下印度呢?

別看印度人的戰鬥力不行,但有兩樣天然的法寶,讓蒙古人也沒有辦法。

第一是印度酷熱的氣候。

蒙古人生活在蒙古高原和西伯利亞幹寒地帶,懼怕溼熱,不耐高溫。而印度長期酷熱,蒙古軍隊行進數里路,就覺得氣喘神疲、汗流不止,士兵不少還中了暑不能行軍作戰,戰鬥力大減。而印度士兵是本土作戰,不僅熟悉當地的氣候,還能夠利用有利地形來阻擊蒙古騎兵。

第二是印度人的大象。

印度有自己的戰象部隊,高的戰象可達米,架在它背脊上的塔樓可以居高臨下地向敵軍射箭、投槍,相當於一個一個的戰鬥堡壘。

大象還有一個優勢是對馬有威懾力,大象野性十足,很容易發怒,發起怒來來老虎都害怕。而且大象也是群居生活,龐大的象群看到自己的夥伴受到攻擊時,它們會毫不猶豫地衝上去,一般的步兵、騎兵根本不是戰象的對手。

早在公元前3世紀,印度孔雀王朝的軍隊就已經依靠戰象了,現在出土的當時的錢幣上就有戰象的圖樣。

戰象在印度十分精貴,配備的裝備極其精良。大象身上有皮製外罩或青銅甲片保護,保護大象免受弓箭的上海。鞍座上帶有投擲武器,騎在象背上的戰士箭袋裡裝著長槍和箭矢,可以居高臨下俯射,而且大象的象牙和鼻子也是重量級的武器,橫掃人群,撞擊戰馬。

更有甚至,人們在象牙上還縛上利刃,強化象牙的殺傷力。在大象的長鼻末端綁著護套,護套上又插起大刀,以此既起到保護作用,又加強攻擊性。

當然,當時的印度統治者德里蘇丹也值得一說。

德里蘇丹國的穆斯林騎兵作戰也很勇猛,蒙古騎兵到印度西北部追擊花剌子模殘餘勢力的時候,遭到了德里蘇丹的頑強阻擊,特別是1303年,察合臺汗國率領12萬大軍攻打德里,圍困2個多月,德里蘇丹國王竟然頂住了蒙古大軍的攻勢,粉碎了多次進攻。

實際上,蒙古鐵騎雖然沒有攻下印度,但自稱為成吉思汗繼承者的突厥貴族帖木兒在1398年開始大規模征討印度,並最終坐上了印度蘇丹的寶座。只可惜帖木兒很快死於征討明朝的途中,帖木兒家族未能在印度站穩腳跟。


生猛歷史
  • 當時,蒙古軍隊不斷南下,遭遇了印度北方的德里蘇丹國。這些北印度的騎兵戰專家是來自中亞等地的突厥奴隸,並且有著類似馬穆魯克騎兵的訓練保障制度。結果,南下的蒙古征服者們遭遇了和在敘利亞戰場一樣的失敗。職業化的奴隸騎兵們,不僅戰鬥力比單個蒙古勇士更勝一籌,還和蒙古人一樣有嚴格的戰術紀律。隨著蒙古騎兵的折戟沉沙,那些被印度人俘虜的蒙古戰俘,都被帶到閱兵式上,以大象踩扁腦袋的方式處死。

  • 當時蒙古軍隊的戰術示意圖

  • 這是第一次蒙古對印度的失敗,後來作為蒙古帝國接班人的帖木兒的五世孫巴布爾征服了印度並在那裡建立了莫臥兒(蒙古)帝國,但那已經是幾百年以後的事情了。

浪客行不行

1208年被蒙古擊敗的乃蠻部太陽汗之子屈出律逃到西遼(哈剌契丹國),國王熱情的招待了屈出律還招他為女婿。結果屈出律忘恩負義將別八思、葉密立和海押立周圍的乃蠻和蔑兒乞逃亡者召集起來,然後勾結花剌子模算端摩訶末發動政變,把古兒汗趕走,1211年殺死古兒汗。屈出律只是一個遊牧部落的王子,不懂治國。為了樹立自己的威信他甚至讓騎兵踐踏糧食。

西遼國原來的藩屬曾經與成吉思汗有盟誓,他們包括伊犁地區的哈剌魯突厥人,以及吐魯番,別失八里和庫車的畏兀兒兒突厥人。屈出律打算出兵攻打他們,他還把阿力麻裡王子不匝兒殺死,這個王子是受蒙古勢力保護的。成吉思汗再也不能對屈出律置之不理了。1218年,成吉思汗讓哲別率領2萬大軍去攻打西遼。屈出律強迫當地穆斯林改信佛教和景教,讓百姓極其厭惡,他說蒙古人要來,他們熱情相迎。八剌撒渾、喀什噶爾和和田都歸順蒙古人,屈出律戰敗而逃跑,在帕米爾地區被哲別追上,在薩里庫爾河附近被殺死。

在打敗屈出律之後,佔領了西遼,這樣一來,蒙古帝國就與花剌子模國接壤了。花剌子模國是中亞地區的大國。這個國家受到伊斯蘭文化的影響,帝國佔領了現在的基瓦地區,後來趁著賽爾柱算端國家的動亂佔領了河中地區(不花剌和撒麻耳幹}、伊朗東部、阿富汗。花剌子模國算端摩訶末與成吉思汗同屬於一個時代,1026年佔領西阿富汗,1217年被波斯的封建主承認宗主權。這個國家統治並不牢固,建國時間也不長,但是花剌子模國面積很大,還接受了阿拉伯文化和波斯文化的影響,在成吉思汗看來是乎很先進,很強大 。成吉思汗就想經過通商同花剌子模搞好關係。但是1218年一支蒙古商隊在訛答剌城遭到搶劫,所有的商人被殺光,只有一個趕駱駝的人逃脫了,成吉思汗想和平解決此事,但是算端摩訶末,沒有任何表示還將蒙古使者殺死。

成吉思汗得知花剌子模內部矛盾重重,民怨極深,便以此為藉口興師問罪,於1219年親率20萬大軍西征。蒙古兵分四路:察合臺、窩闊臺率軍攻打訛答剌(今錫爾河右岸阿雷斯河口附近);朮赤進取氈的(今錫爾河北岸);阿刺黑等攻打納客忒、忽氈(在今中亞費爾幹納盆地)等地,成吉思汗與拖雷親自率軍直趨不花剌(今中亞布哈拉),至1220年春先後攻克撒馬爾罕。是年,哲別、速不臺率軍追擊花剌子模算端摩訶末,進佔你不沙兒(今伊朗北部尼沙普爾)諸城。1221年拖雷取馬魯(今亞馬裡)、也裡(今阿富汗赫拉特)等地;朮赤、察合臺、窩闊臺破玉龍傑赤城。摩訶末1220年逃至寬田吉思海(今裡海)的一個孤島病死。其子札闌丁逃至哥疾寧,又泅渡申河(今印度河)而逃,蒙古軍來不及追趕,於1222年還師。幾年間,蒙古軍打敗了花剌子模,摧毀了中亞許多城市,蒙古軍隊南達印度河流域,西至裡海西南岸。

成吉思汗的軍隊是遊牧民族組成,他們不能適應印度溼熱的氣候,很多士兵都有瘧疾。就像亞歷山大也沒有成功打敗印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