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鎮|枕水之上有人家

沿水而建的烏鎮,在四月草長鶯飛之時,江南水鄉所有美好的樣子,她都有。

烏鎮|枕水之上有人家

烏鎮的管理十分完善,交通也很便利,杭州和蘇州都有直達烏鎮的大巴,你也可以選擇從杭州坐高鐵,價格也很便宜。烏鎮住宿和購物也有很規範的管理,住宿整體分為酒店、民俗、青旅這幾類,以供遊客自行選擇。因此來這裡遊玩,基本不用花費太多時間和精力在瑣事上。烏鎮又分為東柵和西柵,到達烏鎮後直接去服務大廳購買套票即可,兩邊都打算遊玩的話建議在裡面住宿一晚,也能感受烏鎮別緻的夜景。

烏鎮|枕水之上有人家

烏鎮就像一個生長於江南書香門第之中的大家閨秀,時刻保持著婉約與風度。行走於拱橋,穿梭於青石板的小路之上,即便周邊的遊客與你擦身而過也絲毫不會感到嘈雜。古色古香的建築,隨著雨水沖洗而發青的瓦片,是歲月給這座小鎮留下的印記。這裡的水像絲帶一樣緩慢流淌穿梭於各座小橋與小島之間,這裡的生活也像流水一樣緩慢清澈,洗去了我來時的煩悶。

烏鎮|枕水之上有人家

沿著水流、踏著小道慢慢往前走,兩邊有很多精緻的小店和美食,這裡沒有打卡式的熱門景點,隨意的遊走,參觀當地的一些民俗館和當時居民留下的一些生活痕跡。古老的制布、燒陶手藝,遺留下的工藝品,以及婚姻嫁娶等風俗都被放在館藏中,竭力還原一個最原始的烏鎮。

烏鎮|枕水之上有人家

烏鎮|枕水之上有人家

走走逛逛,累了就找一家小店吃著糕點喝杯茶或咖啡。烏鎮裡供售的糕點種類很多,都是些蘇杭地區特有的,很多是手工製作,外表精緻味道也不錯。定勝糕給我留下的印象比較深刻,它還凝聚了小小的典故,吃起來口感鬆軟,甜而不膩。不知為何,在旅遊的時候吃到特色糕點的心情比平時吃美食的感受更愉悅。小吃當中,臭豆腐和“橋裡橋”的燒餅都值得推薦,烏鎮的臭豆腐和以前看到的臭豆腐氣味不一樣吃起來口感也不一樣,總之,抗拒吃臭豆腐的朋友也吃了半碗,“橋裡橋”燒餅更是受到了我們一致的稱讚。

烏鎮|枕水之上有人家

烏鎮|枕水之上有人家

烏鎮|枕水之上有人家

正餐去了頗火的“淡茶飯”,除了上菜慢之外,沒有別的缺點。聽說烏鎮流傳著關於淡茶飯的民謠,以倡導家庭節儉的傳統美德,所以西柵“淡茶飯”依舊保持著粗茶淡飯的本色,延續著小盆淺盞之特點。這裡多是些原汁原味的家常小菜,餐廳臨水而建,環境雅緻,也是個不錯的吃飯選擇。

烏鎮:復古與穿越

行走於水旁的小街上,看著旁邊的水上集市,那些頭戴斗笠、手搖船槳的老大爺擺動著烏篷船緩流向前,每一楨都像是古樸的水墨畫。

烏鎮|枕水之上有人家

來到烏鎮,好像曾經在影視中看到的場景都再次浮現在眼前,熱愛古風cos的遊客一定要來這邊體驗一下才好。街邊有賣旗袍和木屐的小店,在這裡,總能淘到一些特別的小玩意兒。旗袍與這裡是最相宜的,從遠處走過來穿著天青色碎花圖案挽著頭髮的姑娘,你會毫不懷疑的認為你穿越到了張愛玲筆下綽約的民國。這裡的每一處屋子,都是古風,怪不得烏鎮大劇院如此火爆,這裡簡直就是一個大型穿越劇的模擬現場,隨便換身衣服就能入戲。

烏鎮|枕水之上有人家

夜晚的烏鎮又是別樣風采,晚上比白天更為安靜,夜的到來沒有壓抑她的美反而更勝一籌!小街上覆古的燈光讓人有回到古時候的錯覺,烏鎮的清吧很多,和朋友路過的時候也進去聽了幾首歌,喝了一杯雞尾酒,大家都認真聆聽歌手唱歌,這種時候更為真切的感受到我就是在旅行,沒有顧慮,沒有煩惱。

烏鎮:清麗與憂鬱

一開始並沒有下定決心來烏鎮,無意間看到劉若英代言的烏鎮廣告後便對這個地方產生很強烈的嚮往。真正置身於古老的牆壁與青石板鋪成的小路上時,終於能理解木心為什麼能寫出“從前的日色變得慢,車,馬,郵件都慢”的句子。烏鎮西柵的老郵局也是熱門的景點,據說清光緒年間就已開辦,我和朋友選購了幾套明信片在這裡蓋上郵戳,投遞給遠方的朋友。

烏鎮|枕水之上有人家

陰天的烏鎮,於清麗之中帶有一絲猶豫,不禁聯想起《雨巷》中那個撐著油紙傘、像丁香一樣接著仇怨的姑娘。可能是即將離開,心裡的不捨更增強了這種感觸,怪不得此處多產文人墨客。

烏鎮|枕水之上有人家

來到烏鎮就好似坐上了時光機,時間在此匆匆流去。來到這裡,你會愛上這種江南水鄉的溫婉,會愛上這裡的淳樸民風,讓旅行變得更加有溫度。烏鎮——遺落在繁華都市之外的古樸之處,希望這種美好被更多的人能感受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