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跌跌不休,股、樓、債市影響幾何?

人民幣走出一波跌跌不休的行情背後的深層次原因是什麼?後市又該如何?如果人民幣繼續貶下去,怎麼辦呢?樓市、股市、債市又將受到什麼影響?

人民幣跌跌不休,股、樓、債市影響幾何?

市場普遍認為美元走強是這輪人民幣下跌的主要原因。美元3月份開啟年內首輪加息後,美元指數便持續攀升,導致人民幣被動式貶值。

其次,全球貿易形式變化,中美貨幣政策分化,也是導致人民幣持續貶值的因素。在美國持續加息的週期中,中國在前幾輪均選擇跟隨加息。6月14日,美聯儲上調聯邦利率目標區間25個基點,中國央行並未跟隨。

目前的形勢講,中國儘管經濟還可以,但下行壓力已經顯現。再加上毛衣戰(MYZ)的烏雲,去槓桿的流動性壓力,中國未來很長一段時間裡應該都承受不起利率的上行。而從美聯儲的表態來看,今年可能還加2次,2019年還會加三次。這意味著,未來中美兩國的貨幣政策將繼續分化。

近期,央行定向降準向市場釋放7000億流動性,在某種程度上,降準和降息的效果相當。加之中美利差收窄,人民幣資產的國際吸引力下降,這些都是導致近期人民幣持續貶值的因素。另外,國際油價大漲,新興市場國家需要消耗外匯儲備購買原油,對本幣形成貶值壓力。

利率是個試金石。直覺上來說,利率走高對經濟不是什麼好事,因為高利率抬高了資金成本,會對消費與投資產生抑制作用。不過,當一個國家沒有其他因素(比如通脹,比如資本外流)的約束下,卻選擇了加息,那基本上就是炫耀我的經濟還不錯。

如果人民幣繼續貶下去,怎麼辦呢?

就外匯上來講,儘管人民幣存在貶值的預期,也並不意味著你需要把人民幣轉成美元。除非你有投資渠道。

就股票投資上來講,4行業受正面影響大,3行業負面影響大

整體來講,主要受益行業有以下三大類:海外業務佔比較高且收入以美元計價的、上游資源類受益進口替代的和有大量外匯敞口的行業;受損行業主要包括一些由成本端上升而使利潤受損較為嚴重的行業。

以“匯率變動對現金的影響額/經營活動淨現金流”這一指標,來刻畫匯率波動對公司現金流的影響情況發現,家電、銀行、電子和交運現金流受貶值正向影響較多,而非銀金融、休閒服務和鋼鐵受貶值負向影響較多,這與經濟邏輯也較為一致。

人民幣跌跌不休,股、樓、債市影響幾何?

在人民幣貶值趨勢下,外債比較重,原材料大量進口的公司,需要注意風險。房地產,在人民幣貶值的趨勢下,外債的負擔會上升。造紙的原材料多是進口,人民幣貶值會增加成本。航空公司除了外債,還有進口飛機涉及大量的美元交易。

樓市:保匯率還是保房價?

對一般老百姓來說,討論匯率的時候,主要是在研究房價走勢,當網上出現“房價和匯率二選一,只能保一個”的話題時,就顯得格外引人關注。從貨幣政策調控上,如果要維持匯率,則央行需要加息,從而對房地產造成打擊;否則匯率將崩潰、資本外逃。這也成為所謂“匯市”和“房市”的兩難。

曾經有兩個鮮明的案例:日本選擇保匯率,俄羅斯選擇保樓市,後來的結果都不盡如人意,中國何去何從,是關注也是考驗。

債市:今年來風險情緒的傳導和共振更明顯

利率和流動性是聯繫外匯與債市的橋樑。根據拋補的利率平價理論,匯率的遠期升貼水率等於兩國貨幣利率之差。因此從理論來說兩國利差在長期會給匯率一定的貶值或升值壓力。

2018年以來,當匯率貶值幅度較大時,國債收益率下行和股票下跌的傾向性更強,特別是貿易摩擦出現反覆以來,各類資產之間風險情緒的傳導和共振更加明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