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與人民日報結緣的那些年

在我出生前12年,人民日報創刊了。這一年,五星紅旗插上了世界之巔一一中國人首次徵珠穆朗瑪峰。在我6歲那年,"文化大革命"開始,在我16歲那年,"文革"結束。在我18歲那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開啟改革開放歷史新時期。在我24歲那年,"小平您好"致敬小平。在我52歲那年,黨的十八大召開。在我58歲那年,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迎來了習近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

我與人民日報結緣的那些年

作者近照

我是來自舉世聞名的長江三峽西首瞿塘峽·白帝城腳下的重慶市奉節縣人大常委會的一名副處級黨員領導幹部。自1979年參加工作以來,曾在該縣農業部門工作6年,縣委辦公室當秘書、秘書組長8年,縣扶貧辦副主任、主任10年,又回到縣委辦當副主任3年多,統戰部副部長兼工商聯黨組書記5年,縣人大辦工作7年。我的人生沒離開過《人民日報》,是《人民日報》幫助我一步一步逐漸成長起來的。

《人民日報》名字,十分搶眼。在我幼小的時候,都知道你的大名。懂事之後,知道你是黨中央最具有權威的、最可信任的,最高級別的新聞媒體單位。因此,自我1966年啟蒙教育開始,就與你結緣,並助我成長。特別是從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時起,也是我即將參加工作的首個年頭,從那時起,可以說一天也離不開《人民日報》,儘管後來有了電視、新媒體,也離不開《人民日報》。

我參加工作近40個年頭,一直堅持每天必收、必讀、必存《人民日報》。看報、存報比吃飯還重要。在農村工作的頭兩個年頭,因送報員不按時,甚至幾天不送一次,我便每天親自下班後走1公里到郵電所去拿。進縣城工作後,頭4年在農業部門工作,經常下農村,我私下請單位收發員給我留存1份,防止別人拿走或當廢紙變賣了。到了縣委機關工作後就更方便了,報紙放在我的辦公室,並由我負責分發上架,統一集中閱讀。為此,我將每天、每版的報紙,按月分日序版序將報角進行裝訂成冊(如有遲送、漏送的,我要自己去郵電局清查補上,保證不缺不漏),並在扉頁上寫明"只准就地閱讀,不準拿走,不準剪裁"的字樣,以便提供領導、同事和自己及時快捷查閱,這個習慣一直堅持至今。

在用報方面,1977年春季招考"社來社去"大專生時,我到縣城去考試,學校出的作文題目叫《實踐出真知》。好在我家就住在公社所在地,經常跑去看《人民日報》及地方黨報,平時瞭解黨的大政方針政策,又在農村當了兩年社會青年,這道作文題我還算考得不錯,因此還算順利地跨進了大專院校之門。

我與人民日報結緣的那些年

我與人民日報結緣的那些年

作者近照

我與人民日報結緣的那些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