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在诺门罕战役中,苏军的伤亡会大于日军?

A金牌置业经理321

看到有人不信,先贴一下事实数据。

苏军在诺门坎战役中死亡9703人,受伤15251人,生病701人,合计25655人。(15251名伤兵中,由子弹造成的44.2%,由弹片(炮弹、地雷、手雷)造成的48.4%,由航弹弹片造成的6.5%,由刺刀的造成0.9%。)——俄罗斯克里沃舍夫上将苏联解体后披露数据(英文版书名:《Soviet Casualties and Combat Losses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日军死亡7696人,失踪1021人,负伤8647人,生病2350人,合计损失19000人。(其中62.7%损失于苏军的炮击和轰炸)——日本陆军省根据第6军军医部数字公布。

以下为苏军损失细目:

此战,日军的参战主力就是一个第23师团,配属了一部分技术兵器,该师团是一个新编成的3单位边境警备师团,3个步兵联队都是新组建的,武器比在关内进行全面侵华战争的二流师团还差,人数只有1.5万人。

在战役开始后,日本关东军为其加强了1个安岗战车支队(70辆坦克),4个步兵大队,3个工兵中队,1个高射炮联队和部分炮兵,凑够了2万人。

在战役第二阶段,除了原已在战场上的野炮兵第13联队、独立野炮兵第1联队外,又给23师团又增加了野战重炮兵第1联队(150mm榴弹炮16门),独立野战重炮兵第7联队(100mm加农炮16门),穆棱重炮兵联队(150mm加农炮6门),不过并不满员,没有全部上前线。

关东军为以上的重炮部队,搜刮了不到5个基数的炮弹:包括4800发100mm加农炮炮弹,900发150mm加农炮炮弹,4000发150mm榴弹炮炮弹。

苏军在最后的进攻时,动用兵力为第一集团军,下辖步兵第57师、82师、152师,摩托化第36师,坦克第6、11旅,装甲第7、8、9旅,第5机械化旅,伞兵第212旅和炮兵第185团、反坦克炮第37、85营,第63、66、150防空营,共有498辆坦克、346辆装甲车、542门大炮和515架飞机。

此时,日军加强的安冈战车支队(以1个战车大队为主干,约40辆坦克、装甲车,1000人),在损失了18辆坦克、装甲车,基本耗尽弹药(每车剩5发炮弹)后撤退,死69人、伤67人,合计136人。

此战,苏军共囤积了18000吨炮弹、6500吨航空炸弹、7000吨燃料、4000吨粮食和4000吨其他物资,拥有3000辆载重汽车,而23师团编制仅有71辆卡车(不计其他炮兵部队的牵引车)。

好了,事实说完,而事实很让中国人提气,苏军以空前优势的兵力、兵器,对日军1个师团发动进攻,花费了斯大林格勒战役大反攻阶段近一半的弹药投放量,打出这样的胜利,而中国军队在关内面对的是远超23师团水准的多个常备师团的进攻,也用血肉之躯让他们伤亡惨重,中华英烈可谓不朽。

——————————————

而为什么苏军以绝对优势,打出了这样的伤亡交换比呢?

归根结底就是苏联的装甲洪流,并不是苏德战争时期的水平,而是以BT-3、BT-5、BT-7快速坦克为主的装甲部队,而这些轻型坦克在技术指标上与日本的八九式、九五式战车相比,不存在压倒性优势,也就是BT-7的增强型好些。

而这些轻型坦克普遍只有13mm的前装甲,让缺少正经反坦克炮的日军步兵的燃烧瓶发挥了极大的作用,炸药包就更不用说了,此时的苏军还不是T-34坦克海的时代。

更重要的是,日军23师团的步兵在苏军的装甲合围之下,士气并没有崩溃,甚至组织步兵群向坦克发动反攻,这就给苏军缺少步坦协同的薄皮装甲部队巨大的杀伤。

整场战役下来,两军的装甲战损比是18:397。

而最终摧毁日军在荒原上防御的,实际上是苏军的大炮,从上面的伤亡数字就可以看出来,62.7%的人死于苏军的大炮和炸弹的狂轰滥炸,这玩意儿,日军的血肉之躯可是挡不住的。

说到底,就是装甲合围战术的技术装备条件仍不成熟,两军实际上打得是用坦克替代了骑兵的“俄国内战”,相对而言,战斗意志强悍的步兵,仍有极大的杀伤力。


刘三解

这里是不请自来的守仁君

诺门坎之战,表面上是伪满洲和伪蒙古为争夺这一地区的战争,实际上打仗的主力还是日军和苏联,但是正如这个问题问的,诺门坎战役并不是像我们以前知道的苏联六千打日本六万,把小日本按在地上摩擦。



根据俄罗斯方面公布的资料,我们完全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诺门坎。

此战中,苏联方面是由战神朱可夫,几乎一个集团军的兵力,拥有五百多辆坦克,各型火炮五百多门,小四百辆装甲车,还有五百架飞机作为空中支援。不光如此,莫斯科也非常关注诺门坎,一火车皮接着一火车皮地往远东送物资。

可是日本方面呢?

由于关内打得很激烈,当时驻扎在东北的关东军数量其实并不多。主要和苏联人打架的是第二十三师团。这个第二十三师团看编号好像是一个乙种师团,但这个师团纸面上的战斗力实在不咋地。这个二十三师团是日军新建不久的部队,师团下辖三个联队平均每队只有不足三千人,远远比不上一个满编师团的人数,而且不光人少,这些兵大部分还是新兵蛋子,诺门坎爆发时训练都还没完成,师团可以倚仗的重火力十二门120炮还是第五师团淘汰下来的旧货。

但是就是这个二十三师团,几乎是整个诺门坎战役的核心,像什么第二师团,第四师团,野战重炮联队都是战争后期才开始赶赴战场。

战斗开始时,二十三师团紧急加强至两万人。

整场战斗,日军以劣势兵力数次向苏联人发动进攻,不得不佩服日本人的二杆子精神。在机械化装备严重劣势的情况下,日本人用燃烧瓶给苏联人的坦克部队以迎头痛击。但是苏联人火力太猛,日军尽管悍不畏死,但是双方根本就不在一个量级,战争打了三个月,日本人败退,苏联人也无意扩大战果,诺门坎就这么结束了。


诺门坎战役,苏联坦克损失了280辆,各型弹药消耗了三万吨。死九千,伤一万五。而日本坦克损失九十辆(可能是日本坦克本来就不多)。死七千,伤九千,病两千(有一部分是被自己的七三一部队给毒的)。死的人里有百分之六十是被苏联人用炮弹炸死的。

看战绩,苏联人是以优势兵力把日本人打败了,但是日本人的伤亡却比苏联小很多。而且,苏联当时打莫斯科保卫战才消耗了八万吨弹药,打个诺门坎就用了三万吨。怎么看,我都觉得日本人输得不亏。

守仁君认为,苏联军队之所以有如此表现,最关键的还是苏联战争经验丰富的将领都被斯大林清洗了,朱可夫被人称赞为苏联的战争之神,可是他在这场战斗中,所能做的也就是不断和莫斯科要东西,在力量上占据绝对优势后,发动不惜代价的进攻。那个时候的苏联军队,装备很好,但是能打仗的将领实在不多。在欧洲,德国入侵苏联的时候,苏联红军几乎没有一支部队有一战之力。1941年下半年,德军摧枯拉朽般地推进到了莫斯科附近。是经过了数年战争的洗礼,苏联军队才变得强大。在此之前苏联人打仗基本就是拿人命和装备去堆。1939年的苏军,更是如此。



还有,苏联人这次确实轻敌了,严重低估了日本人的战斗意志,他们以为日本人看到自己的钢铁洪流就会吓得屁滚尿流。没想到人家掏出燃烧弹就是一顿招呼。


诺门坎战役,日本人打得很出彩。但是日本人也认识到了什么事正真的机械化部队,五百门大炮铺天盖地地轰击,数百辆坦克犁地般地推进,日本人再也不想尝试了。日本大本营因此放弃了北上打苏联,而是选择利用自己强大的海军和美国人扳手腕。


守仁看剧

历史的真相总是罩着一层层的迷雾,诺门坎战役中苏军和日军的具体损失数字,谁也说不准确,不过我个人是不相信赌徒成性小日本的统计数字。不说这些细节,只从下边两个方面来说说诺门坎战役中双方的得失:一,从战略层面上看,苏联赢了,自此一战,日本人再也不敢起北上的念头,连苏联在莫斯科保卫战最危难的时刻,小日本们也不敢有哪怕一点点的小动作,苏联得以腾出手来专心对付德国。日本的战略转为一心南下,却一头扎进霉军的怀抱,最终被霉菌生剥活剐。不要说什么苏联日本互不侵犯条约,对于日本来说,只要不是真害怕,它们不会在乎什么条约的,只要它们认为能打得过你,哪怕只有那么百分之一的可能,日本人也会背信弃义的偷袭一把,之所以不敢,还是被苏联打怕了。二,从人才培育上看,苏联还是赢了。朱可夫在诺门坎战役中牛刀小试,系统的实练了人员、武器装备、军火物资的调动和装甲兵团的战术,对刚被大清洗的苏军来说,是个良好的小兵升级、将官升星的机会,是其成为一代战神的第一课。斯大林在诺门坎战役中任用朱可夫,可以说是在考察他,为以后的重用做提前的准备。反观日本,没听说从诺门坎战役中走出哪怕一个有点名气的将官来,倒是个个被毛子打的服服帖帖,再也不敢想向苏联开战。小日本天皇在诺门坎战役后,倒是处分了一批日军激进军人,却并没有发掘出可造之材。

综上所述,诺门坎战役,苏联胜了,全方面的胜利。


Blue712

这问题问得是瞎几把扯淡,第一阶段是日军进攻,苏军防守,苏军准备好了就开始反击,这就是第二阶段,日军第23师团在战役第二阶段就被打残,18000多人剩下不到2000人,第三阶段日军不服气,又投入了第7师团,第8国境守备旅团,第一守备旅团,第一坦克师团,以及一些支援部队,结果这些部队基本上全军覆没,日本关东军司令植田谦吉辞职接受军法处置,日军战役指挥官小松原切腹自尽,日军一个师团18000人,一个旅团8000人,三个师团两个旅团多少人?还不算其他支援部队,说日军伤亡少的得多白痴啊,这一仗把日本人打出心理阴影,朝野震惊,从此绝了北上的野心,于是两年后宁愿跨越太平洋偷袭珍珠港,却不敢在德国兵临莫斯科城下的时候越雷池半步


痕迹48703106


手机用户62548063670

事实上俄国人对外战争中,因为得益于欧洲文明带来的科技面对其他落后地区的进步因素导致其获得自身伤亡小于对手的压倒性胜利之外,如面对突厥人:西亚病夫奥斯曼土耳其和中亚游牧民族。除此之外,俄军在战场上的伤亡都会高于对手。

俄国在近代欧亚大陆扩张的成功主要原因是碰到了东亚病夫清帝国和西亚病夫奥斯曼土耳其以及落后的中亚游牧民族,加上其周边无强国,在欧洲败于俄军之手的波兰芬兰瑞典都是体量远小于俄国的小国。 只要俄军碰到了现代化的国家,哪怕是中等强国也会是一触即溃:1812年面对法军,克里米亚战争中面对英军与法军。日俄战争中面对日军,一战中面对德军。其实俄军历史上对外战争中大多数都是伤亡高于对手。

另外在1920年波俄战争中,俄军虽然数量占优,也是伤亡高于波兰并惨败。

中国人自我神化了俄国人的战斗力,俄军对外战争史的辉煌只是建立在突厥人的尸体之上:奥斯曼土耳其与哈萨克等中亚国家都属于广义的突厥系。二战中的德国是被群殴致死,不要吹成了俄国人一个人的功劳。


铠铉326

苏联做不到步坦协同,经常一群轻坦冲向日军步兵然后就被反坦克步枪加燃烧瓶教做人了,步兵苏联又拼不过日本,伤亡大于日军不足为奇,看看在芬兰苏军表现,要不是火炮高地和铁路运送优势,诺门坎苏军必败!


uH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这个说法时常被提到但实际是不可能的。除了开始阶段苏蒙联军(主要是蒙古部队)处于劣势,绝大多数时间苏军在战术,技术兵器和人员上都占绝对优势,指挥官还是朱可夫。

诺门罕战役是少见的日本成建制崩溃的战役,在平坦的地形上被BT坦克追击,伤亡可想而知。从日军回忆录就可以看到,日军完全不是苏军对手,完全靠隐瞒伤亡才能给国民一个交代


keyevent

夸大战果 瞒报损失 古今中外 概莫能外 最省劲的方法是 用己方上报的伤亡数字和敌方宣传的消灭人数 平均一下能得到一个比较靠谱的答案 虽然也不是很准 但比两方对外说的都要准 特别是具有重大意义的战役 水分相当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