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垃圾是些什么东西,进口回来用在什么地方?

那一片海15

什么是洋垃圾?

洋垃圾是指进口固体废物,有时又特指以走私、夹带等方式进口国家禁止进口的固体废物或未经许可擅自进口属于限制进口的固体废物。

通俗地说,洋垃圾就是通过非法手段进来的或被列入禁止进口名单上的固体废弃物。

我们进口了哪些洋垃圾呢?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进入我国的洋垃圾以废弃服装为主,这些废弃服装大都来自发达国家,质量、款式可能都优于当时国内的水准,一些商家经过清洗、消毒后以低价卖出,有些黑心商家甚至不做任何处理直接出售。答主小时候就见到过直接出售的“洋垃圾”,卖家毫不避讳地说,这是从国外运回来的二手服装。不管干不干净,只要便宜就有大把人哄抢。

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洋垃圾”升级,彼时进入国内的以废旧电子产品为主,包括电视机、电脑、手机等。在国内将这些电子垃圾拆解、焚烧以提炼稀有金属。

除了服装、电子产品,各种废纸、废弃塑料、玻璃制品等也不断进入我国,我国工人将这些垃圾进行分类,再加以处理、再生后,变成商品后再流出。

“固体废物”的合法回收利用是一件对环境很友好的事,是资源节约与循环利用的表现,也能弥补部分资源短缺。但洋垃圾恰恰是“不合法”的回收利用,暴力地冶炼金属破坏我国环境,医疗垃圾对人们身体健康造成威胁等。

此外,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对洋垃圾产生的资源需求降低,我国法律在逐步限制洋垃圾的进口。去年7月,中国已经正式通知世界贸易组织,从2017年年底开始将不再接收外来垃圾,包括废弃塑胶、纸类、废弃炉渣、与纺织品。

但洋垃圾已经在全国范围内产生了一条比较完整的产业链,禁止洋垃圾入境必然会动了某些人的奶酪,道阻且艰。


创业投资家

洋垃圾指进口固体废物,包括废塑料、废纸、生活垃圾、电子废物、废旧服装等20多个种类,作为工业生产的原料再次加工利用。这些固体废物的进口去向,和中国近几十年形成的沿海经济格局有很大重合性——这些洋垃圾以环渤海、长三角以及珠三角地区为主要销地。

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开始进口洋垃圾用来做生产原料,并逐步建起了一套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制度体系。客观上说,由于东部地区普遍存在人多资源少的现状,这些进口的洋垃圾确实为当时的沿海地区发展加工业,特别是生产日用消费品提供了原料支持,从而支持了地方经济发展。

这枚硬币的另一面就是,洋垃圾带来的环境影响问题。这些污染是方方面面的,比如电子废物中的重金属污染土壤和水体,焚烧废塑料导致空气质量变差有害气体扩散,医疗垃圾传播病毒和致病菌,甚至进口的废旧服装以极低价格销售从而增加疾病传播等。

一个社会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是随着社会发展和进步而有所变化的。当年追求经济增速和人们的荷包满不满是主要目的,现在则正如十九大报告中所指出的,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而对环境和健康的更高要求正是表现之一。

这个问题有了根本性转变也正是在2017年、十九大召开那年。国务院办公厅当年印发了《关于禁止洋垃圾入境推进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提出全面禁止洋垃圾入境。在2017年年底前,已经禁止进口来自生活源的废塑料、未经分拣的废纸以及废纺织原料、钒渣等环境危害大、群众反映强烈的固体废物。根据这份文案,在2019年年底前,中国还将逐步停止进口国内资源可以替代的固体废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