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似中本聰發表21頁長文,比特幣想法來源於密碼朋克

比特幣被髮明的這十年間,從零開始,已成長為千億美元市值的龐然大物。不過在2010年底比特幣之父中本聰就退出了社區,從此消失。

我們都知道,中本聰在2008年11月1日發表了一篇題為《比特幣:一種點對點式的電子現金系統》的論文,並在2009年1月3日推出了比特幣算法客戶端。從此開啟了另一個時代,中本聰也被譽為比特幣之父。

比特幣被髮明的這十年間,從零開始,已成長為千億美元市值的龐然大物。不過在2010年底比特幣之父中本聰就退出了社區,從此消失。

疑似中本聰發表21頁長文,比特幣想法來源於密碼朋克

誰是中本聰?這一直都是個謎。比特幣粉絲們也一直沒有停止推測,那些和密碼學,計算機學相關的人名一次又一次地被提起,又一次又一次地被本人否定。似乎只有澳大利亞學者克雷格·懷特(Craig Wright)承認自己是中本聰,但由於沒有相關證據被網友戲稱為澳本聰。

疑似中本聰發表21頁長文,比特幣想法來源於密碼朋克

這段話的意思大概是我在網站上放了一份摘錄,主要是關於這段歷史簡短介紹,還有一直經常被提及的問題和答案。不過大部分內容會放在書裡,如果能完成的話下個月就會上傳關於書的消息到這個網站上。

雖然中本聰不能完全保證這本書會問世,但至少他把摘錄傳到了網上。這裡面有什麼內容?荔枝將列出摘錄中的幾個有意思的觀點,帶你一睹為快。但是他到底是不是真的中本聰呢?這個問題很有意思,因為關於比特幣不為人知的部分,所有人都不知道,那麼這個人撒謊也沒人能看出來。

比特幣想法的起源和外界的推測一樣,不過看看別人家孩子中本聰在十四歲做什麼......

關於中本聰的名字,這不是一個真實姓名。我只是選擇一個在日本非常普通的名字,英語裡相當於John Smith。

如果他想起一箇中國名字那可能就是Li Ming吧,這個名字很普通,既不是四家公司三星(Samsung)、東芝(Toshiba)、中道(Naka

michi)和摩托羅拉(Motorola)名字的組合,也不是取自“國人來就明”。

疑似中本聰發表21頁長文,比特幣想法來源於密碼朋克

在2009年4月Mike Hearn第一次給我發郵件問了些關於這個項目的問題,他很好奇,問我比特幣是否是基於一個或多個“global chain”全球鏈,這個單詞後來演變成了“blockchain”區塊鏈。我給他解釋了只有一條鏈,區塊們組成了這條鏈。

在之前的版本里,“blockchain”對應的單詞是“timechain”時間鏈。在最初,時間才是重點,區塊會按照精準的時間產生。不過後來發現區塊才是組成鏈的基礎元素,所以就改成了“blockchain”區塊鏈。

比特幣只是一個很小有巨大野心的開源項目,這種項目只是成千上萬個項目之一,為什麼比特幣會成功呢?區塊鏈技術並不是主因,自己能產生自己的錢才是。這是主要且唯一的原因,比特幣與錢相關,這才是人們關心的。

好通俗,因為與錢相關,比特幣和區塊鏈技術才得到人們的重視和認可。關於摩爾定律,我當時確實認為十年後電腦的硬件會比當時快100倍,不過我錯了。硬件沒有我預想中發展得那麼快,這給我幫了倒忙。這也教會了我不要推測未來,因為通常情況下都是錯的。我和Mike都想過ASICS的出現,認為會有專門的硬件生產出來挖礦。

最初的時候,我希望每個人都能用自己的電腦挖礦。但是不久我就意識到,人們會想辦法使用專門的硬件鑽空子。我意識到會有ASICS礦機出現,但在網絡中只有很少用戶的時候我不想把這個模式搞成軍備競爭一樣。不過我也不關心別人是怎樣挖礦,用哪種方法,我把這個問題留給個人去解決。

劃重點,中本聰很早就意識到專業礦機的出現,不過他不擔心這點。

疑似中本聰發表21頁長文,比特幣想法來源於密碼朋克

沒有什麼是完美的,比特幣也不例外。在最初的一年,我基本上是唯一活躍的參與者,我負責維護,使用,改代碼,修bug,推廣比特幣。

從比特幣誕生直到我退出社區,我都沒有談論過我自己。我只回答有關技術的問題,其他個人問題我否迴避了。密碼朋克和加密社區的人知道不問這種問題,但是有些程序員(沒有在指責誰)和一些用真實姓名的人,關於我的個人問題總是被提起。要知道,我能在當權者的懷疑下發表學術論文,但在加密社區裡,有好多貢獻者是用真實姓名的。有個叫Gavin的就一直問我多大了,中本聰是不是我的真實姓名,關於這個故事我在書裡會繼續寫。

在二十多歲的時候要裝作年長一些,這個社區的人認為年長者經驗豐富。裝作年長一些,會讓別人認可你的工作。對於有些事情,人們總是評論我似乎對所有事都有答案。事實上,我對這些事已經思考了幾年。我事先已經思考過了,所以我基本上已經知道了所有人們要問的問題。不過這並不代表我會執行所有事,比如現在有人做但是我永遠不會去做的安全合約。

疑似中本聰發表21頁長文,比特幣想法來源於密碼朋克

我知道把比特幣想象成橫空出世,但是事實上並不是這樣。比特幣是從很多團體做的很多失敗的嘗試中總結出來的,它成功是因為在正確的時間和正確的地點出現。不過我沒有準確把它安排在金融危機中出現,誰能預測這個呢?

其他的電子,加密算法,工作量證明,時間戳都已經存在,但是沒人把他們整合在一起。我通讀了近15年的學術論文,總結為什麼其他類似比特幣的嘗試會失敗。我發現少了關鍵的一塊,那就是點對點網絡。

我想給大家介紹Hal,我把他看做是我的朋友,也是第一個相信我所作所為的人。Hal,如果你在上面,我希望你過得很好,你要知道這個摘錄實際上是叫“比特幣,我和Hal Finney”

哈爾·芬尼Hal Finney 是我見過最聰明的人,他是第一個建立工作量證明概念的,並且第一個發明可重複的工作量證明。

之後就是和哈爾·芬尼工作細節的一些介紹,這些我們以後再翻譯。哈爾·芬尼是中本聰最重要的助手,也是中本聰真身的一個嫌疑人,很遺憾因為漸凍人症在2014年去世。

中本聰總時不時地提到他的書,好多事情都是在書裡會有更多的細節,我都有點懷疑這位就是一個賣書的了。

疑似中本聰發表21頁長文,比特幣想法來源於密碼朋克

在這篇摘錄裡,中本聰還提及構想比特幣的一些細節,比如為什麼設計總量是2100萬,時間戳,加密算法是從哪裡來的,合約應該怎麼設計,為什麼選擇C++語言等等。這裡還提到了好多與他有關係的人名,Adam Back,Wei Dai,Martti,Gavin,Dustin Trammell等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