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话告诉你喵鲜生为什么不能复制京东生鲜!

生鲜市场有自己的独特性:1.购买频次高、单价低;2.成本构成中,损耗、防损占比高(蜕变、保鲜、保质等);3.SKU(库存量单位)多;4.对供应链、物流要求很苛刻。

生鲜电商的创业现已有十年了,从当初的O2O热潮走到了现在的“新零售”。以往的生鲜创业中,过于注重互联网平台化的发展,忽视了线下基本设施建设对于这一细分范畴的重要性。现在互联网与零售巨头纷纷上场,投资的重点也在于“打通线上线下”,展开了新一轮生鲜市场争夺。

天猫生鲜超市喵鲜生、盒马鲜生就是阿里巴巴打通线上和线下的得意作品,旨在与目前市场上最强劲对手京东生鲜、京东到家抗衡。

一句话告诉你喵鲜生为什么不能复制京东生鲜!

一句话告诉你喵鲜生为什么不能复制京东生鲜!

虽然两家电商生鲜经营范围有较大交叉重叠,但经常在两家平台采购生鲜的话,就很容易发现喵鲜生与京东生鲜定位不同。喵鲜生主打高端海外生鲜,号称囊括全球,实为国内贸易公司生产加工包装,而因为没有自身物流系统,生鲜价格略显昂贵,品质也有待商榷(难言之隐:生鲜特性限制,它便宜不了;不解决物流痛点,质量也无法保障;)。

一句话告诉你喵鲜生为什么不能复制京东生鲜!

相对于喵生鲜精美炫酷的官网页面,京东生鲜就显得朴实无华了。其实,京东生鲜简单的按照生鲜种类平铺直叙的呈现,不做过多渲染,是因为生鲜多选自京东直营产地直采,跨过渠道商又坐享京东自有超强物流、全程冷链运输系统,所以这些生鲜不仅鲜活天然品质有保障,而且因为降低了中间费用最后售价比实体市场销售还超值优惠,正是如此才会大胆的在官网上大标题简单粗暴的显示出“平易近人”的超低价格广告,也逼得其他竞争对手不得不走“高端路线”。

一句话告诉你喵鲜生为什么不能复制京东生鲜!

说到不得不走高端路线的竞争对手,我们回到天猫的线下实体生鲜店盒马鲜生。因为担忧过多的SKU带来的高运营费用,盒马在货品的种类挑选上不得不做把控。比方酸奶,在大型超市,酸奶一个品类可能会有30多种,盒马只能提供15种左右,以期平衡消费者关于酸奶的多样化需求与降低商品库存带来的运营费用及管理费用。

在水果和肉类的商品更为显著,盒马没有来自五湖四海产地的以及不一样供应商的水果,品种单一只能尽量挑选商品标准化程度高的几款。比方说橙子,仅有美国新奇士、澳洲脐橙、赣南橙等寥寥几款。

而京东旗下的京东到家,联合当地各大超市提供全品类生鲜全程冷链分钟级急速送达,好像一点也不用担心费用问题。(生鲜的特性决定了坐拥自有物流是多么有利的先决条件。)这也是逼得其他竞争对手不得不从服务着手以期增加附加值达成盈余的根本原因。

传统的生鲜零售方法,信赖于生鲜产品的供应商,效率低,质量难以控制;之后大的零售商以及互联网平台,开始用中心仓的形式,就是在城郊区域树立大型库房,作为配送中心,但生鲜对冷链物流要求太高,中心仓模式物流成本过高,客单价普遍偏低的生鲜商场,很难达到盈余。(我们知道大部分死掉的生鲜O2O都是栽在了物流费用上。)

再后来,效率更高的“前置仓”模式兴起,在居民区域建立小型的仓库,实现对该区域的覆盖。比方说我们看到的顺丰优选、每日优鲜、爱鲜蜂。这种模式可以把物流费用降低50%,但是对于运营的效率来说要求很高,需要能精确的预测区域需求。

现在到了“仓店一体化”,其实就是把“前置仓”变成了线下店,线下的出售渠道在这里,周边地区线上渠道下单后,出货的库房也在这里。这是本钱结构最好的形式,线下的零售能够掩盖仓储的本钱,线上的毛利简直直接变成了赢利。这也是最精准的形式,有满足供应链把控才能和用户运营才能的大平台才玩得起来。

盒马鲜生实体店以自身为仓储,引入天猫线上流量以期转化成利润。而京东到家利用自有强大物流系统,以小区周边各大超市为“仓储”,简直是突破了生鲜的特性限制好吗?全品类生鲜通过京东到家从超市的冷库到京东冷链运输系统到客户的冰箱,京东实现自身零库存、零损耗,价格不要太亲民好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