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記》第三章1:學知不足

【原文】

雖有嘉餚,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是故,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

《學記》第三章1:學知不足


【解釋】

旨,美好的味道。

至,最高。

善,美好。

學,學習。

困:貧乏;自己因為不懂道理而辦事有困惑。

《學記》第三章1:學知不足

【譯文】

.即使有了美味的菜餚,不去品嚐,就不會知道它的味道之美;(同樣,)即使有了崇高的的道理,不去學習,就不能知道它的作用。所以,只有通過學習才能知道自己的淺薄,只有實際的擔任教學工作,才會真正感到新的困惑。

《學記》第三章1:學知不足

【解讀】

第三章說的是從事學習與教育,才懂得謙遜,才懂得人需要終身學習。

古人有“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勇若怯”的說法,很多人都無法懂得。以為,大智之人卻若愚一般,大巧之人卻若拙一樣,大勇之人卻與怯等同,謙和淡定,低調清虛,一定是虛偽。這些“很多人”大體上是未能去真正的親歷學習或親為教授的,所以站在遙遠的距離之外,根本無法體會和理解“大智”“大巧”與“大勇”的境界。

讀的書越是多,視野越是開闊,就越發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山外有山”,不斷萌發更新知識的激情,就越發會靜下一顆心來,澄心默思,自然而然進入無外無我的讀書境界。哪裡有什麼莫名其妙能夠擾亂得了他呢?

把自己明白了的,能夠傳授給他人,與自己讀書治學實在是兩回事。除了對於所教授的內容要確認要熟悉,不能“大(dà)夫”讀成“大(dài)夫”,不能將曽氏父子混談成一個姓曾的,以外,那還需要有“傳播”技巧。而僅就前者,就需要有“戰戰兢兢,如履薄冰”的認真勁頭才行。因為,把一個章節十數字,講出兩個小時,要有考據的結果,要有引申的結果,要有聯想的功夫。一個章節在手,須得左右逢源,要翻遍天下書,可能才能說得他人明白懂得。當初孔子老師,僅僅回答一個“何謂仁也”,該組織了多少“因材施教”的經典答案啊。

近日,組織一個活動,好有幾人還沒有開鑼就萌生退意,除了有客觀原因,更多的還有開卷便知深淺,暗裡掂量一下,好像攬瓷器活的功夫還需要磨礪。自知之間,多少“教然後知困”的驗證啊。

嘉魚會議上,有人激烈的提出“孔子民主思想”的新說。主持是某名校博導,一個十分倜儻的教授,很是淡然的問道:“你的觀點,有經典來支撐嗎?請一一列舉。任何觀點,不是一拍腦袋,就可以成立的。”

那人愣是被倜儻主持的氣度,弄得半天不知所云,真的是語無倫次。其實那人也不簡單了,雖然不是出身名校,但是大小也是一教授了。那種會議,不夠資格,怎麼能夠上那長途車呢?而夠資格了,也就夠資格“知困”了。很正常!

因此,身邊那個低調示弱的人,應該是你最需要學習的人,明白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