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经营敌不过1篇自媒体文章 莎普爱思营收下滑4成

导读

“白内障,看不清,莎普爱思滴眼睛。 模糊滴,重影滴,黑影滴,有点痛,坚持滴,滴滴滴。”

这个广告你可能再也看不到了。自从去年底有自媒体怼莎普爱思后,莎普爱思营业收入下滑,连带着广告也停播了。


6月6日,第23个全国“爱眼日”。莎普爱思走进社区,为老年人免费检测白内障,普及眼疾病和康复知识。

然而,莎普爱思这番公益行动,对自身品牌和经营的促进作用微乎其微。受2017年年底的1篇自媒体报道文章影响,莎普爱思2018年一季度主要财务指标下滑4成,且负面影响究竟会持续到什么时候难以预测。

缘何一个拥有30年发展历史的企业,却敌不过一篇自媒体报道文章呢?

自媒体文章致业绩下滑

5月25日,浙江莎普爱思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莎普爱思”)披露了《关于上海证券交易所对公司 2017 年年度报告的事后审核问询函的回复公告》。

公告中显示,2018年第一季度,莎普爱思滴眼液营业收入9014.95万元,同比减少40.49%,相比2017年第四季度减少45.68%;销售量319.18万支,同比减少38.17,环比减少45.53。

30年经营敌不过1篇自媒体文章 莎普爱思营收下滑4成

图片来自莎普爱思公告

针对营业收入、销售量和生产量大幅度下滑的原因,莎普爱思解释称,下跌的主要原因系2017年12月份自媒体等对公司生产的芐达赖氨酸滴眼液提出质疑,使得公司品牌的美誉度受到影响所致。

因文章引用资料详实,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引来中国经济网、凤凰网等大众媒体争相转发,最终引起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的重视,要求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及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的有关规定,督促企业尽快启动临床有效性试验,并于3年内将评价结果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药品审评中心。

而针对虚假宣传问题,在经过3个月停播广告之后,今年3月份莎普爱思广告复播,删去了此前的“模糊滴、重影滴”等内容,保留了“关注眼健康 适用于早期老年性白内障”广告语。

30年经营敌不过1篇自媒体文章 莎普爱思营收下滑4成

值得注意的是,在莎普爱思的营业收入中,滴眼液占比高达73.05%。也就是说,公司对单一产品依赖程度非常高。

目前莎普爱思正在按监管部门要求,实施和推进苄达赖氨酸滴眼液一致性评价工作。如果无法按照国家食药监总局的要求在3年内完成,该产品将不能继续生产销售,对公司生产经营将造成重大影响。

在一篇自媒体文章面前,莎普爱思这样一家拥有30年发展历史的企业,竟然表现得如此脆弱,让人无限唏嘘。

品牌先行还是销售先行

与其说自媒体拷问的是莎普爱思产品疗效和虚假宣传问题,不如说拷问的是企业发展观问题。即: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到底该品牌先行,还是销售先行。

30年经营敌不过1篇自媒体文章 莎普爱思营收下滑4成

在很多企业,通常会设立营销心,“营”即品牌建设,“销”即市场销售。企业设立营销中心的本意是,品牌和销售同步进行,互为支撑。

奈何在实际经营过程中,品牌是花钱部门,销售是挣钱部门,且在企业成长期,销售情况好坏决定着企业生死存亡,所以很多时候营销两张皮,各做各的,甚至品牌让位于销售。

殊不知,忽视品牌的急速狂奔,极易出现问题,使企业所有的辛苦努力毁于一旦。在莎普爱思事件上,一篇自媒体的文章,便使品牌美誉度轰然倒塌,让企业品尝到了忽视品牌建设的苦果。

“品牌先行首先意味着合规经营,合规是品牌的生命线,也是企业稳健发展的防火墙,在莎普爱思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出企业合规文化的缺失,品牌建设意识的淡薄。”中国经济传媒协会金融与产业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柴永强表示。

30年经营敌不过1篇自媒体文章 莎普爱思营收下滑4成

据了解,“合规”不是生搬硬造的词,它是根据巴塞尔协议规定的“合规风险”概念,衍生出来的关于银行如何规避此类风险的管理方式的一种界定。当企业出现合规风险时,这种风险性质更严重、造成的损失也更大。

企业合规经营,是企业品牌建设的第一步,好处在于,能够保证一个企业产生出惊人的企业效率,同时可以避免出现企业覆灭的风险。

一位美国学者曾提出长寿公司的五个共同点:一是对自己周围的环境都非常敏感;二是有凝聚力,员工有较强的认同感;三是宽容的;四是在财政上是比较保守的;五是都能够长期坚持合规经营。

以此为参照,我们或许可以理解为何国内的长寿公司显得凤毛麟角了,很多企业的覆灭是因为不合“规矩”导致的,在“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的错误思想指导下,一心谋取眼前利益,疏忽品牌建设,难免会有自食其果的一天。

30年经营敌不过1篇自媒体文章 莎普爱思营收下滑4成

当找到“品牌先行还是销售先行”这个问题的答案以后,亡羊补牢,犹未晚也。

本文为铑财原创,如需转载请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