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问杨仪2个问题后,心中大喜:诸葛亮命不久矣,我坐等胜利

(说历史的女人——第249期)

在三国中诸葛亮曾有过两个冤家对手,不过一个是盟友,一个是敌人。盟友者乃东吴周瑜,此事发生在赤壁之战前后,诸葛亮和周瑜是难得一遇的高人,两人虽为盟友,却在对抗曹操之后,各为其主谋利益,斗智斗勇,最终周瑜被诸葛亮斗败,“三气而亡”。(当然此一节是《三国演义》中的情节,并非史书所载,正史中的周瑜器宇恢宏,文武兼备,当然也不是诸葛亮所能气死之人。)今日,我们所言,以《三国演义》为蓝本。虽然诸葛亮气死了周瑜,但是俗话说一物降一物,诸葛亮也遇见了自己的克星,那就是敌人司马懿。

司马懿问杨仪2个问题后,心中大喜:诸葛亮命不久矣,我坐等胜利

诸葛亮和司马懿的对决,不管是在演义中,还是正史记载中,都至关重要,因为它都关系到了三国历史的走向。且说刘备死后,刘禅继位,诸葛亮做了丞相,统揽军政大权,那么诸葛亮主要干了什么呢?仔细来看,说白了就是一件事:北伐。

诸葛亮北伐也是三国时期的大事件,因为诸葛亮的北伐虽然是一国行为,但是牵动的却是魏蜀吴三国的神经。诸葛亮北伐对象是魏国,但同时也联盟了东吴,不过诸葛亮和东吴之间的配合已经不像赤壁之战时那么默契了。而这种情况的发生也可以理解,因为当年赤壁之战时,刘备集团和孙权集团面临的是生死存亡,所以双方的联盟自然是齐心协力格外坚固,而今,已经是今非昔比。刘备集团强大了,有了自己的地盘,建立了自己的国家,和东吴方面,虽然是盟友,但同时也是潜在的敌人,或者说魏蜀吴三国的格局已经发生了变化,三国彼此之间的关系全靠利益牵动。比如樊城之战时,东吴看到蜀汉发展太猛,因此就掉头和魏国结盟去了。再比如虽然东吴方面抢夺了蜀汉的荆州地盘,但为了长远发展,诸葛亮还是派人和东吴进行联盟。通过这些事件,就能看出,一切都是利益的驱动。也正是利益决定了魏蜀吴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能稳定地鼎足而立。

可是到了刘禅时期,魏蜀吴三国的关系变得已经更加微妙,尤其对于蜀国而言,最为严峻。东吴方面有长江天堑作为屏障,可进可退,而江东本来也很富足。魏国则地域辽阔,民多兵足,实力最为强大。可是蜀国相比而言,就显得有些不堪了,一是蜀国地域偏狭,二是比较贫穷,三是窝在山里根本发展不起来,甚至说难听点就是等着别人强大了来灭掉。那么蜀国怎么办?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杀出去,就像当年刘邦一样。可是杀出去容易吗?不容易!因此诸葛亮的北伐政策,对于蜀国而言是救国之路,但是蜀国老百姓来说却是过重的负荷。可是负荷过重也没办法啊,不征兵,不征粮,怎么打仗呢?所以诸葛亮也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司马懿问杨仪2个问题后,心中大喜:诸葛亮命不久矣,我坐等胜利

诸葛亮的北伐可以说非常辛苦,一方面是蜀国内部的反对声音很高,另一方面是蜀国老百姓对于这样长期的军事负担也确实承担不起,第三个方面最为重要,那就是魏国方面派出的统帅司马懿是个硬骨头,老奸巨猾,太难对付。因此诸葛亮一次又一次的北伐,结果都是无果而终,或者以败而终。但是诸葛亮不屈不挠的精神倒是令人敬佩,他矢志不移,继续北伐。到了最后一次时,他和司马懿之间的对决就更精彩了。

这一次诸葛亮准备很充足,而且根据一些信息来看,他是做了长期战斗的准备,因为他还计划在五丈原搞军垦屯田,自足自给。这次一开始是司马懿方面丢了渭南寨栅后,司马懿就令全军都退守城中,拒守不战。那么司马懿为什么要拒守不战?说实话,在这里司马懿还是很高明的。因为他对自己的部将说了一句话,即:“孔明若出武功,依山而东,我等皆危矣;若出渭南,西止五丈原,方无事也。”结果呢,诸葛亮果然屯兵五丈原。那么这里就又凸显了诸葛亮的一个短板,即缺乏出奇制胜的冒险精神,而是行军布阵,皆按部就班,规规矩矩。而诸葛亮追求稳中求胜的这种军事策略,却恰恰救了司马懿。

此后,诸葛亮派遣将士轮番去叫阵,甚至辱骂司马懿,可是不管怎么骂,司马懿都是高挂免战牌,拒不出战,一副你有千条计我有老主意的架势,搞得诸葛亮很没脾气,也没办法。诸葛亮一看叫阵辱骂都不行,就灵机一动干了一件令人啼笑皆非的事:

司马懿问杨仪2个问题后,心中大喜:诸葛亮命不久矣,我坐等胜利

诸葛亮写了一封信,又准备了一套色彩十分艳丽的妇女衣服装在盒子里,然后派杨仪作为使者给司马懿送了过去。杨仪就把盒子和书信送到了司马懿的营帐,司马懿打开盒子一看——在这里我们得佩服司马懿的心理素质真的好,因为他心中大怒,或者已经怒火中烧,但是他面上却笑呵呵地说:“孔明把我看作妇女啊!”不仅如此,司马懿还按照诸葛亮在心中要求的那样——诸葛亮在信中说:“今遣人送巾帼素衣至,如不出战,可再拜而受之。”——在众将面前面不改色地把那件艳丽的妇女衣服穿在身上。

司马懿穿上妇女衣服后干了一件事,即司马懿问杨仪2个问题后,心中大喜:诸葛亮命不久矣,我坐等胜利!那么司马懿到底问了杨仪2个什么问题呢?第1个问题是:“诸葛亮的饮食和睡眠怎么样?”杨仪一听,这么家常的问题,想也没想就如实说道:“丞相日理万机,睡眠很少,一天吃饭也很少,不过数升。”司马懿听了后,接着问第2个问题:“诸葛亮的工作怎么样?”杨仪说:“我们丞相凡事必亲力亲为,处罚超过二十的事务都亲自来处理。”

司马懿问杨仪2个问题后,心中大喜:诸葛亮命不久矣,我坐等胜利

​司马懿听罢叹息一声说:“吃睡这么少,事又那么多,岂能活长久啊!”当时众人不解。司马懿令诸将继续坚守不战。杨仪回禀诸葛亮后,诸葛亮哀叹一声:“司马懿太了解我了!”果然没多久,诸葛亮就在五丈原病逝了。诸葛亮和司马懿的对决也总算结束了,不过是以司马懿坐着不战而胜利的方式结束,是以诸葛亮劳苦多年北伐无果的战绩结束。有人说这是人为,有人说这是天意,不管是是人为还是天意,其中总是有着令人无限感慨的情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