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長在不和睦的家庭和單親家庭,對於孩子來說哪個更好一點?

這個提問讓我想起曾經看到這幅漫畫,無論誰放手,受傷的都是孩子。

這個漫畫警示家長,你的婚姻,要麼不要孩子,鐵丁那底,有了孩子,就要對孩子不棄不離!

當婚姻有了孩子那一刻,雙方就都得拉緊繩子,盡到自己的責任。

生長在不和睦的家庭和單親家庭,對於孩子來說哪個更好一點?


只“愛”不 “教” ,離不離婚孩子都一樣

道理誰都明白,可生活未必按我們的設想去進行,雙親家庭的孩子成長未必幸福,單親家庭的孩子成長未必都艱辛,關鍵在於陪伴孩子成長的父母是什麼樣的,如果家長只“愛“不”教“,離不離婚都毀孩子。

只差一張離婚證書的婚姻並不在少數,同床異夢的夫妻也不鮮見,心裡有座墳,葬著未亡人。

認識一對夫妻,兩人結婚後都驚覺對方”表裡不一“,但又都秉著”給孩子一個完整的家“的執念,堅決不離婚,但親朋好友都勸他們離婚,因為他們的婚姻生活對孩子,真是酷刑!

夫妻倆永遠沒辦法心平氣和的說話,一說就爭,一爭就吵,男方一吵就跳腳大罵,歇斯底里的狀態,有那麼幾次,罵著罵著,就朝孩子動手撒氣,孩子才四歲,幼兒園裡談論爸爸,說”我爸成天就像瘋稱一樣……”

母親心疼孩子,帶著孩子分居另住,週末和男方過。

週一到週五,孩子天天放學後都要被母親揍一頓。孩子因為沒有立刻得到某樣東西大哭大鬧時,就會被母親打一頓。有次孩子和她對打,扇了她一巴掌。挫敗感令她渾身發抖,然後把孩子狂暴一頓,而她的孩子還不到5歲。週末和父親在一起,看似有”愛“,實則全是”傷害“,孩子吃零食刷手機,再有其它要求就要被大吼。

每次看到這個孩子,我都心疼不已,如果只”愛“不”教“,離不離婚,對於孩子成長來說,又有什麼區別呢?

生長在不和睦的家庭和單親家庭,對於孩子來說哪個更好一點?


離異家庭最怕孩子成“復仇”工具

單親家庭在社會中也算是普遍現象了,單親家庭中孩子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難道都是婚姻破裂引起的嗎?在我看來,固然有一定原因,但關鍵原因還是離婚雙方把孩子當做”復仇“、”發洩“的工具,讓孩子失去安全感。

親戚為了能離婚,淨身出戶,女方獲得房子、孩子以及男方提供孩子的學費、生活費。但母親死活不讓父子相見,在孩子面前把父親說成一坨屎。

搞笑的是,母親以自己打工照顧不了孩子為由,把孩子寄宿在朋友家好幾年,我不陪伴,我也不讓你這臭男人陪伴,死活不讓孩子見父親,父子只好偷偷相見,父親又在孩子跟前各種抱怨前妻。

孩子小學五年級了,膽心怯懦,走路永遠走低著頭,說話聲音像蚊子——我要是這個孩子,有對畫風清奇的父母,我特麼早就瘋了。

生長在不和睦的家庭和單親家庭,對於孩子來說哪個更好一點?

這種方式對待孩子的離異男女不在少數,但也有不同的。

有個高中男孩,陽光樂觀,禮貌愛笑,非常討人喜歡,誰都想不到,這樣性格的孩子,竟然出自離異家庭。

小學三年級孩子父母離婚,孩子判給母親。母親平靜的告訴孩子,離婚的原因是”我和你爸爸性格不合,為了不爭吵,決定以後不住在一起了,但我們對你的愛沒變……”

她從未在孩子跟前說過爸爸一句壞話,就連抱怨都不曾有過。爸爸對孩子最常說的是,你媽很愛你,我很感謝她,只可惜我們不是好朋友了……“

爸爸每週都來看望孩子,會和媽媽一起開家長會,媽媽下班之後會陪著孩子一起瘋,孩子覺得一切都沒變,爸媽不在一個屋子住,但爸媽在他身上的愛一點也沒少。

生長在不和睦的家庭和單親家庭,對於孩子來說哪個更好一點?


父母是一門學科

所以我認為,孩子健康快樂成長,不在於生活在雙親家庭還是單親家庭,而在於父母是什麼樣的人,會不會、懂不懂正確的愛孩子。

在家庭教育中,愛孩子是教育孩子的基礎和前提,沒有父母之愛的孩子,往往是有人格缺陷的,但如何正確的”愛“愛孩子?那是需要做父母的不斷學習,唯有學習,才能讓對孩子的“愛”變是有意義、有價值,有作為。

魯迅曾建議興辦師範學堂的同時也要舉辦”父範學堂“,提出愛孩子也是一門學問,家長光有身份是不夠的,還要有職稱,有知識。

生長在不和睦的家庭和單親家庭,對於孩子來說哪個更好一點?

有時想想,養孩子是為了什麼呢?是”養兒防老“還是是”養兒啃老“,無論哪一種,都不是當代父母養孩子的初衷,我朋友圈曾被這樣一個回答刷屏:

為了付出與欣賞,不求孩子完美 ,不用替我掙臉,更不用幫我養老,只要這個生命 健康存在,在這個美麗的世上走一遍、看一遍,讓我有機會與他們同行。於是告訴自己,換一種方式愛孩子,只要他們健康、快樂、足矣。

說的多好聽啊,大道理講的多唯美啊!但多少父母只是說說罷了,唯有行動起來,知行合一,才能培養出”(身心)健康快樂的孩子。

所以,對孩子來說,什麼樣的家庭並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他有一對真正懂愛的父母,尊重他、愛他、教他、管他、陪伴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