濰坊市峽山區「1126+」戰法:打贏失能貧困人口脫貧攻堅戰

全國脫貧攻堅戰打響後,濰坊市峽山區立足貧困人口實際,全力解決失能貧困人口民生保障辦法,創新完成“1126+”戰法,讓失能貧困人口不僅經濟收入達標,“吃、住、醫”得到全面解決,實現了貧困人口一個不落的共奔小康路,共享新時代社會主義成果。

一、直擊脫貧難點

濰坊市峽山區“1126+”戰法:打贏失能貧困人口脫貧攻堅戰

二、創新“1126+”智慧醫護養老戰法

脫貧攻堅戰打響後,峽山區黨工委、管委會主要領導同志就深入基層搞調研,把失能半失能貧困人口脫貧解困工作擺到了重要日程。制定的政策措施既要有效長效又不能總依靠政府財政,既要發揮社會力量又不能撒手拋給社會組織。經過半年的考察、實踐,先後研究出臺了《峽山區關於深入推進精準扶貧健全完善特殊困難群體幫扶救助體系的意見》《峽山區進一步加強失能群體救助體系建設工作的意見》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創新“1126+”智慧醫護養老救助體系,全力解決了有錢辦事、有人管事,讓失能貧困人口得到最大受益問題。

濰坊市峽山區“1126+”戰法:打贏失能貧困人口脫貧攻堅戰

首先成立“1”支愛心基金,由政府牽頭,先後有271教育集團、優渥有機農業有限公司等注入資金,成立1億元“助老扶困”慈善基金,採取“留本付息,合同捐贈”的方式,每年利息部分(約200萬元)全部納入智慧醫護養老平臺統一管理使用。凡到集中供養機構集中供養的,吃飯、住宿、醫療全部免費,對重度失能貧困人口每月補貼3600元,其中平臺中心補貼2800元、個人自付720元;對中度失能貧困人口每月補貼2600元,其中政府補貼2080元、個人自付720元(個人自付部分目前不需要個人交納,五保戶自付為零;非五保貧困人口,全部由社會、企業、個人捐助的愛心資金解決)。由於貧困戶多年生活在農村,有抽菸、飲酒的習慣,不願到集中供養機構,怕受管制的,我們採取居家護理的辦法,對採取居家護理的費用同樣由平臺中心全額補貼,對重度失能貧困人口每月護理60個小時,平臺補貼1200元,對中度失能貧困人口每月40個小時,平臺補貼800元。

第二個“1”是一處智慧養老平臺,即區財政投資80萬元,建設智慧養老平臺一處,集服務對象和護理員管理、實時監管、實時定位、追蹤查看、滿意度測評等功能於一體,護理員何時服務、正在為誰服務、服務項目和服務效果都在手機客戶端實現24小時跟蹤和反饋,貧困人口的家屬可以通過手機實時查看和評價,平臺結合意見反饋統一進行考核評價,確保了護理人員陽光化、高效化運行,實現了貧困人口“點餐”式享受服務。

“2”是兩家集中養老機構,即通過平臺管理中心與企事業單位合作的方式,成立綠康源、福樂源兩家集中供養機構,凡入駐集中供養機構的貧困人口,“吃、住、醫”全部由專業護理人員去辦理,目前這兩家機構可同時容納900餘人。

濰坊市峽山區“1126+”戰法:打贏失能貧困人口脫貧攻堅戰

“6”就是有社會愛心人士自行組建為民、益民等6家居家服務公司,重點是培訓專業護理人員。由於居家護理服務公司的介入,使失能貧困人口得到了全方位的照顧和護理,生活狀態和精神面貌得到極大改善,貧困戶實現瞭解放勞動力外出打工(貧困戶家中有一需要照料的病人,另一人就不能外出),解除了家庭“陰雨天氣”的困境(家庭成員一回家就看到病人或不能自己的殘疾人心情壓抑)。

“+”是除貧困戶以外社會群體中需要照料的失能人員,費用為個人承擔70%,平臺補貼30%,讓全區民生事業得以長遠健康發展。

三、脫貧解困成效顯著

作者系山東省濰坊市峽山區扶貧辦主任 王仲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