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術中這位醫生爲何一直寫字?原因溫暖了無數人……

這幾天,不少人的朋友圈被這樣一張紙片刷屏,上面寫著“你不要緊張,我就在你身邊”“手術結束了,你很棒”……一句句話,看了讓人心頭一暖。

手術中這位醫生為何一直寫字?原因溫暖了無數人……

一張紙,一支筆,幾句溫暖的話,緩解了患者面對手術的緊張情緒,也給我們帶來滿滿的感動,讓我們感受到人與人之間真摯的情感之美。

“以往做手術,都能與患者直接交流,這一次有點棘手。”

第一次面對聾啞患者,王春有些措手不及。這時,他注意到手術的巡迴護士葉旭霞拿著一張紙,寫下“打麻醉的時候人不能動,有一點痛正常的”,並把這張紙展示給即將接受麻醉的小徐看。

這給了王春啟示,他把紙接了過來,考慮到小徐是近視眼,他還特地找了一支粗芯簽字筆。

對於臨床經驗豐富的王春和同事們來說,這次手術很小,但這一次,王春尤其細心地觀察著小徐的一舉一動,甚至表情的變化。

手術前,王春寫下“如果有什麼難受的地方,你把左手抬起來”示意小徐。手術開始後,面對戴著帽子、口罩的醫生,小徐的眼睛不停地轉動。考慮到這可能是因緊張情緒導致,王春隨即在紙上寫下:“你不要緊張,我就在你身邊”,遞給小徐看。這讓小徐臉上不安的表情有了些舒展。

手術中這位醫生為何一直寫字?原因溫暖了無數人……

溫暖的問候

“感覺還可以嗎?”

“現在有點不舒服,我已經加了藥,一會就好。”

“手術結束了,你很棒。”

“回到病房需要平躺6小時。”

……

幾乎在每個環節,王春都給小徐寫下了鼓勵和叮囑。

手術很成功,就在小徐即將離開手術室時,王春還把本該由護士做的“醫囑”工作也做了——用文字告訴小徐回病房後要平躺6小時,如果下肢出現逐漸麻木的感受也屬正常。

小徐的家屬在手術後對王春表達了感謝,因為這個暖心舉動,緩解了小徐第一次接受手術的緊張心情。據瞭解,只要住院觀察兩天後,小徐就能出院了。

但王春說,他只是做了讓患者能平復心情的“舉手之勞”,沒想到成了“網紅”,大家的稱讚,讓他覺得有些不好意思。

在同事眼中,他是個把家庭看得很重的人,只要有空都會陪伴在家人身邊。

這些暖心字條同樣令人感動

半夜趕去手術把女兒留家裡

醫生爸爸暖心字條感動網友

手術中這位醫生為何一直寫字?原因溫暖了無數人……

2016年6月4日上午,這張落款為爸爸的暖心字條,在臺州醫務人員中廣為流傳。

王恩說,平時他們夫妻都在家時,女兒都是一個人睡的。但是,只要他們其中一人不在,女兒就不敢一個人睡。“兩三年前,她和媽媽在家,媽媽也是半夜去做手術,結果女兒醒了,因為害怕,一直哭到媽媽回家。”

像這樣沒辦法陪著孩子入睡的醫務人員,不止王醫生一個。

醫生護士就是這樣,在患者和家庭之間,往往會選擇治病救人。所以,向所有兢兢業業忙碌在崗位上的醫護人員致敬。

孩子往醫生桌上放了兩個東西

朋友圈刷屏了

6月19日上午,正好是毛思紅醫生坐專家門診。因為習慣對每一位病人都儘可能全面地仔細檢查,耐心解釋,時常拖延下班時間。

手術中這位醫生為何一直寫字?原因溫暖了無數人……

字條上寫著:

醫生:

你好,我家小朋友覺得你中飯未吃給我們看病,一定要給你買個麵包,可自己又不好意思自己給你,放你桌上,請查收。

2018.6.19

落款沒有姓名。

寥寥數語,讓毛思紅內心頓時溫暖開來,不禁對家長和孩子的舉動心生敬佩。收下了這袋麵包,但他沒捨得吃,晚上帶回家把這件事告訴了自己的孩子。

“小朋友,謝謝你的麵包,謝謝你的善良,你給予了我們一直堅持下去的勇氣,願你以後健康成長,在正能量的世界裡,一直暖心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