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特斯拉Model 3 周產能達到 5000 台

海外|特斯拉Model 3 周產能達到 5000 臺

電車匯消息:沒錯兒,正如你看到的那樣,特斯拉實現了周產 5000 輛 Model 3 的目標。

7 月 2 日,馬斯克發了這樣一條推文:

7000 cars, 7 days

7 天 7000 輛車

海外|特斯拉Model 3 周產能達到 5000 臺

Model 3 產能實錘正式落地。

但是,不要誤會了,這個 7000 輛不只是 Model 3 的產能,而是 5000 輛 Model3+2000Model S/X 的產能數據。馬斯克在內部郵件中是這樣寫道:

Not only did we factory gate 5000 Model 3’s, but we also achieved the S & X production target for a combined 7000 vehicle week!

我們不僅實現了周產 5000 輛 Model 3 的目標,加上 Model S/X,我們這周實現了 7000 輛的生產目標。

在郵件中,馬斯克也向員工表示祝賀與感謝:

We did it! What an incredible job by an amazing team. Couldn’t be more proud to work with you. It is an honor.

The level of dedication and creativity was mind-blowing. We either found a way or, by will and inventiveness, created entirely new solutions that were thought impossible.

我們做到了,如此艱鉅的任務,如此令人驚訝的團隊,我馬一龍很榮幸和諸位一起工作。

我們的創新精神和奉獻精神很贊,同樣的,我們找到了一種方法,通過我們的意志力和創造力,創造了這麼一個我們原以為不可能做到的全新解決方案。

隨著馬斯克在 Twitter 上的推文,Model 3 產能疑問正式畫上句號。

此前,關於 Model 3 產能傳言不斷,一面是特斯拉員工不斷爆出的 Model 3 產能達到 5K 的消息,一面是一反常態對產能緘口不言的馬斯克,讓人們對 Model 3 的產能狀況更加好奇。

先梳理一下這兩天發生的事

7 月 1 日,一名特斯拉員工發了一張圖,並這樣寫道:

海外|特斯拉Model 3 周產能達到 5000 臺

why would you doubt us?

你們為什麼質疑我們?

同時艾特了馬斯克、特斯拉和華爾街日報。別有意味啊(隨後這條推文被作者刪除)。

隨後,在半個小時之後,這名員工又發了一條:

Wow 5k/w reached??? Either way I’m so amazed at the hard work and tenacity. This is what America is all about!

5K 的周產目標達到了???我被這種辛勤和堅持感動了,這就是美國精神!

海外|特斯拉Model 3 周產能達到 5000 臺

從圖片中,可以看到一面「Model 3 5K Club」的橫幅,上面密密麻麻的佈滿了 Fremont 工廠員工的簽名。

同時曝光的還有工廠內的照片以及一輛擋風玻璃上標有「5000th」的 Model 3,預示著最後一週第 5000 輛 Model 3 的下線,同時也告訴人們,特斯拉完成了它的承諾。

海外|特斯拉Model 3 周產能達到 5000 臺

海外|特斯拉Model 3 周產能達到 5000 臺

第 5000 輛 Model 3

再早一些,回溯到 6 月 30 日晚上 9 點,一名特斯拉員工發推特說 Fremont 工廠有搖滾演出。嗯,6 月 30 日,也就是特斯拉衝擊周產 5000 輛目標的最後一天。

海外|特斯拉Model 3 周產能達到 5000 臺

時間線再往前延伸,6 月 24 日,同樣是由特斯拉員工爆料,特斯拉電池達到周產 5K 的生產水平:

在三月的時候我們沒能達到周產 2500 的生產目標,但是我們在 6 月達到周產 5000 的目標,感謝辛苦工作的特斯拉團隊。

海外|特斯拉Model 3 周產能達到 5000 臺

除此之外,彭博社的預測數據也從側面佐證 Model 3 產能有達到 5K 的潛力。前天,彭博社關於 Model 3 的預測數據為 3398,但是昨天這個數據變為 4533:

海外|特斯拉Model 3 周產能達到 5000 臺

(6 月 30 日數據)

海外|特斯拉Model 3 周產能達到 5000 臺

(7 月 1 日數據)

至此,馬斯克做出的承諾兌現了,算是給投資人和用戶們交了一份不錯的答卷。

但是,在產能實現 5K 之後,還是會有新的疑問產生:Model 3 的產能是否能夠穩定,這般提速生產出來的產品安全性以及質量又是否可靠。

馬斯克自己在郵件中這樣寫道:

with the widespread productivity gains throughout Tesla and the new production lines spooling up, we are on track to reach 6k/week for Model 3 next month

隨著生產能力的提高,以及新的生產線的加持,我們有望在下個月做到周產 6 千輛。

關於這一點,可能還是要打一個問號。

自動化進展艱難前行

自動化是特斯拉避不開的話題,實現完全自動化是馬斯克的執念,經歷過過早推行自動化的慘痛經驗,馬斯克暫時放棄了完全自動化:

是的,完全自動化對於特斯拉來說就是一個錯誤,老實說,這是我的錯,人工還是不可替代的。

海外|特斯拉Model 3 周產能達到 5000 臺

但是到了第一季度財報會議上,馬斯克的說辭又變成這樣:

Our automation strategy is key to this and we are as committed to it as ever.

我們的自動化生產戰略對此(Model 3 的產能)至關重要,我們也一如既往地致力於此。

根據華爾街日報的報道,特斯拉之前曾花費 8 千萬-9 千萬美金建立了一個自動倉儲系統,可以將零件送至工廠內指定地點,最終這個項目失敗了,該項目的某些組成部分成為特斯拉創建這條帳篷內生產線的一部分。

在最開始,特斯拉使用機器臂來安裝 Model 3 的座椅,但是在固定座椅螺栓的操作上,機器速度緩慢且速度不一致。一個月前,一位公司負責人說,這個程式被修改了,機器將座椅搬移到指定地點,然後由工人安裝螺栓和精密電子儀器。

海外|特斯拉Model 3 周產能達到 5000 臺

特斯拉工程師正在對該傳感器進行重新編程,使其正常運轉。現在,有一個人專門負責對裝置進行重啟。

對於這樣的操作,馬斯克自己都在感概:

One of the biggest mistakes we made was trying to automate things that are super easy for a person to do, but super hard for a robot to do

我們犯的最大的錯誤之一就是試圖將那些對於人來說非常簡單但是對機器來說非常難的事情進行自動化。

Model 3 生產質量成謎

自動化生產除了讓生產可以更加高效之外,也面臨著質量問題。此前 CNBC 報道說特斯拉生產大量有缺陷的零件,良品率不是很高,需要進行重新加工。特斯拉官方予以否認,稱員工可能混淆了返工和再製造的區別,同時說特斯拉的每輛車都經歷過嚴格質量把控,要經歷 500 多項檢查和測試。

關於這次生產的 Model 3 質量如何,還是要等到大批量交付,用戶反饋後才能得知。截至目前,特斯拉之前交付的 Model 3 好像並沒有爆出什麼大的問題。

海外|特斯拉Model 3 周產能達到 5000 臺

除此之外,在越來越急迫的生產需求與生產壓力之下,Fremont 工廠的員工流失率也比較嚴重。有員工說每天需要工作 10-12 個小時,有時候一週上 6 天班,有時候主管也會加入流水線生產。

伴隨著員工不斷流失,同時也不斷有新的員工加入,馬斯克在內部郵件中曾說每週要招募 400 個工人來推進 Model 3 的量產,同時希望員工可以做到每天三班倒,保證生產線 24 小時運轉。

一位在特斯拉工作 4 年的技師稱在這裡工作的人呆的時間並不是很久:

Everyone I talk to has only been here for two weeks, a month, and those people don’t last long

我之前聊過的每個人大多隻在這裡待兩週或一個月,大多數人待不長久。

海外|特斯拉Model 3 周產能達到 5000 臺

Fremont 工廠新員工在上崗之前,會有三天的培訓,包括一天的計算機模擬練習來保證他們工作安全,一天時間的實地操作指導。

對此,汽車製造專家 Harbour 說,通常車企會在員工正式上崗之前,給他們培訓幾周以適應自己的工作。大量新員工的加入可能會對車輛生產質量造成影響,因為新員工無法很熟練的上手工作或者無法覺察可能出現的生產問題。

如何在新舊員工交替的情況下保證產品的生產質量,對於特斯拉來說,這是一個需要解決的問題。

在發給員工郵件的最後,馬斯克是這樣寫的,來感受一下:

I think we just became a real car company …

我想我們剛剛成為了真正的汽車公司…

文章摘自 電車匯 20180703 發自北京

文章主要內容引自 GeekCar


分享到:


相關文章: